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灌注桩工安全技术交底

钻孔灌注桩工安全技术交底

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表
单位名称: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四工区编号:交底日期:
注:交底人应为项目技术负责人。

班组安全技术交底表编号:交底日期:
注:交底人应为班组长
交底文稿——钻孔灌注桩
一、旋挖钻机灌注桩施工前的安全交底
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禁止酒后作业;非作业人员或项目管理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2.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和其他安全防护用品。

3.作业人员精神、视力、嗅觉、心脏、血压、四肢必须正常。

4.挖桩前应对现场环境进行调查,掌握地下管线位置、埋深和现况,地下构筑物(人防、古墓等)的位置,掌握现场周围建筑物、交通、地表排水等情况,以免影响挖桩施工。

5.旋挖桩施工前,作业队必须接受项目部的安全技术交底。

6.旋挖桩的作业队必须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有效及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7.进场的施工设备必须具备检测合格证、质量安全合格证等相应证件。

8.所有旋挖桩施工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荷总值必须要小于总配电柜所能承载的总值。

9.现场机械设备必须要保证“一机一闸一漏”,所有用电设备必须保证好接地接零保护。

10.作业前,必须整理好地面机械的缆线,严禁成堆堆放和就地随意铺设,必要时,要进行架空处理。

11.现场如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第一时间向现
场管理人员或工程负责人报告,知道异常情况接解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12.现场如需动火,必须经过项目经理或工程负责人文字审批。

13.旋挖桩施工前,钻孔场地在旱地且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大于1m时,应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更换软土,夯填密实。

14.各作业人员必须应遵守我项目部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5.各施工班组现场应设防火负责人,负责本班所在区域的防火工作,并要经常检查、督促本班组人员做好防火工作。

16.施工区域内不准赤脚、赤膊,不准穿拖鞋、高跟鞋,高处作业不准穿破底鞋和带钉易滑鞋。

17.严禁擅自损坏、拆除、移动安全防护装置、警示牌、安全标志。

二、旋挖钻机灌注桩施工中的安全交底
1.钻机座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

修通旱地位置便道,为施工机具、材料运送提供便利。

2.钻孔场地在陡坡时,应挖成平坡。

如有困难,可用排架或枕木搭设工作平台,机底枕木要填实,保证施工时机械不倾斜、不倾倒,以免发生倒塌事故。

3.用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旋挖钻孔机、电焊机等机械设备须有出厂合格证。

4.各种机械高速运转的裸露部位必须加设防护罩。

5.现场如需用到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防护罩必须安全有效;外壳必须有接地或接零;橡皮线严禁破损使用。

6.电焊机必须有可靠的防雨措施;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一、二次线接线处应有齐全的防护罩;配线不许乱搭、乱拉,焊把绝缘良好。

7.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应配置绝缘手套,绝缘靴,防护服等。

8.各类焊接用气瓶有明显的色标和防震圈,不准在露天曝晒;乙炔气和氧气瓶距离必须大于5米;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回火防止器;皮管应用夹头紧固。

9.旋挖钻机的钻具具有一定的刚度,在钻进中或其他操作时,不产生移动和摇晃,钻具安装应符合生产厂家的标准。

10.现场如是松散易坍塌地层,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稳定,
必须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向孔内投入护壁泥浆或稳定液进行护壁,以免造成坍孔事故。

11.埋设钢护筒时,护筒内径应比桩径大20公分,还需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或筑岛时还应高出施工地面20至30公分,护筒周围不宜站人,防止不慎跌入孔中。

12.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钻机安装后
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

就位完毕后,施工队伍应对钻机就位进行自检。

13.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
当的泥浆比重,以免出现故障,影响我项目部的施工进度计划。

14.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以免钻孔偏斜,影响旋挖桩质量。

15.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如发现沉降现象应立即停机,待采取措施处理完好后再继续作业,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以免出现物体打击等事故。

16.作业工程过程中,如发现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马上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后再钻,以免出现坍孔。

17.当钻机出现卡钻时,严禁强提强扭,使钻杆或钢丝绳超负荷或疲劳断裂,造成物体打击。

18.应经常检查转向装置的灵活性,及时修理或更换失灵的转向装置,选用适当粘度和相对密度的泥浆,并适时掏渣,以免出现梅花孔,从而影响成桩质量。

19.旋挖桩施工过程中,不应使用弯曲严重的钻杆,要求各节钻杆的连接和钻杆与钻头的连接丝扣完好,以螺丝套连接的钻杆接头要有防止反转松脱的固锁设施,以免造成外杆折断,出现物体打击事故。

20.当需要爬上桅杆作业时,必须要系好安全带,不得携带工具
攀爬,当必须携带工具时应放在工具袋里,避免打击到桅杆下面的作业人员。

21.各种用电设备和现场照明线路必须由专业持证电工架设,采用TN-S系统三相五线制,必须配备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

22.所有施工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施工用电设备必须专人使用,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自用设备的负荷、地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作业人员擅自使用电气设备,不用时必须切断电源。

23.配电系统必须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表喷涂好标准的安全色,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内部设设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选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24.检修前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检修,非检修人员一律不允许启动或转动机械。

25.检修场地严禁吸烟,以防油烟起火。

26.各台旋挖钻机必须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当有人在维修设备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设备检修”的标识。

27.作业过程中,严禁嬉戏打闹,下班时退场必须有序进行,严禁排挤、踩踏等不良行为。

28.下雨前或每日下班前应做好防雨准备,以防雨水冲走砂、打湿水泥等。

29.终孔后,必须将孔口进行钢管围护,做好显眼警示标志,护
筒上加盖钢筋网片。

三、混凝土灌注安全防护措施
1.灌注砼桩时,施工人员分工明确,统一指挥,做到快捷、连续施工,以防事故的发生。

2.灌注砼时,减速漏斗的吊具、漏斗和吊环均要稳固可靠。

泵送
砼时,管道支撑确保牢固并搭设专用支架,严禁捆绑在其他支架上,管道上不准悬挂重物。

3.护筒周围不宜站人,防止不慎跌入孔中。

4.导管安装注意:导管对接必须注意手的位置,防止手被导管夹伤。

5.砼浇注过程中,砼搅拌运输车倒车时,指挥员必须站在司机能够看到的固定位置,防止指挥员走动过程中栽倒而发生机械伤人事故。

轮胎下必须垫有枕木。

倒车过程中,车后不得有人。

6.吊车提升拆除导管过程中,各现场人员必须注意吊钩位置,以免将头砸伤。

7.拆卸导管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注意防止扳手、螺丝等往下掉落。

拆卸导管时,其上空不得进行其他作业。

8.导管提升后继续浇注混凝土前,必须检查其是否垫稳或挂牢。

9.泥浆池、桩孔周边必须安装警示灯,挂警示带,设安全标志。

10.场内要设泥浆池,泥渣要及时用车运走。

浇筑砼期间,泥浆
要及时回收,不得把泥浆排放在路面上或污水管道内。

四、环保及文明施工
1.施工中对于管线设施予以保护,认真做好防护工程。

2.施工中对于围挡、警示灯、宣传标语标牌等安全、文明施工设施予以保护,防止破坏。

3.施工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必须从制定的出入口进出,场内限速
5km/小时。

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维持现有道路畅通。

4.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污水、固体垃圾及噪声震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不在现场燃烧各种有毒的物质,有可能存在溢油、漏油的位置都要设置接油盘。

5.施工现场应设有垃圾箱,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各种垃圾、废油、废渣、废砂浆及废混凝土,泥浆不得溢出;
6.电焊用的电焊头不得随意抛弃,必须统一集中收集后处理。

7.场内布置“三整齐”即:工具堆放一头齐;各类周转材料、构配件分类堆放整齐;临时设施搭设、消防设施安放整齐。

8.“四清”即:工完场地清;活完脚下清;当日作业当日清;机械台刷洗清。

9.“四不见”即:不见零散建筑材料、构件、工具等;不见杂物、烟头纸堆;不见剩灰浆、刨花、废铅丝短管等;不见电线随地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