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论】中学排名利大于弊——论据整理

【辩论】中学排名利大于弊——论据整理

1、不在学生中公开名次,并不代表不排名次,所排名次由学校内部掌握,这样有助于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才可分层指导,才能因材施教。

2、我方认为公开名次对我们是有利的,这样可以刺激我们的积极性,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

名次排出来后,我们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己成绩的升降,真正了解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安排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3、老师可以每次把考得好的同学名单排出来,把考的不好的同学名单按姓氏排出来或者不排,这样就不会让考得差的同学感到难堪了,同时也能让自己清楚地认识到与高分同学的差距,然后再加倍努力争取“榜上有名”。

4、我方认为在现行的高考考试制度下,排名次也是在进行素质教育。

我方不认为排名有伤自尊,不利于成长。

我方认为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排名次利大于弊。

因为这时候学生的心理已经逐渐成熟,排名次不仅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做到知己知彼,还能够增加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同时排名次也能锻炼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学习成绩也不可能总是“位列三甲”。

中高考都需要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任何竞争都有一个三六九等的顺序,如果连成绩排名之痛都不能经受,那将来走上社会还能坦然面对人生更大的挫折吗?我方觉得只要我们广大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排名,如何面对一时的挫折,找出失败的原因,就能争取下次和将来在学习上和事业上取得更好的名次,有更多成就。

5、根据我国教育现状,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全部考生都录取还不现实,因为不能满足所有学生上大学的愿望,学生们最终都不得不面对高考这道关。

所有的学生都深深了解,在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过程中,最终还要根据考试成绩优胜劣汰。

对于学生、家长和老师来说,想要了解学生在周围环境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成绩排名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6、济南对不排名就进行过试验,发现不少学生对考试不排名并不支持,济南校园里不乏质疑和反对之声。

济南胜利大街小学四年级某学生说,学校早在几年之前就实行了素质成绩单,把考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一般等几个等级。

考试成绩在85分至100分的都被评为优秀。

他说:“可是,我还是想知道我到底考了多少分,毕竟一个等级里有15分的差距,我想知道我跟同学的差距。

”在济南一所中学,学校也早把各科成绩都换算成A+、A-、B+、B-等级次,看不出具体考试分数。

该校学生说,尽管如此,家长看了成绩单后还是会找老师询问真实分数和名次,同学们也会私底下打听。

在采访的十几位中学生里,除两人表示无所谓之外,其他人都不同意取消成绩排名。

7、人民网记者在某中学抽取了60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6.7%的学生“希望公布名次”,而选择“不希望公布名次,也不想知道排名”和“希望知道名次,但不希望公布名次”的仅各占5%。

8、不公布学生的成绩,可能会让某些同学过于盲目自信、自满,而公布了成绩后,就能让每位同学确切地知道自己在班级里所处位置,成绩比较是一种竞争压力,这样能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水平。

9、公布成绩可以使同学们在学习上有竞争意识,争取更好的成绩。

10、如果公布名次的话,就可以知道在班上还有哪几个对手还没有…搞定‟,可以激励我们继续努力!使我们有一个比拼的大舞台,这样我们更有动力继续读好书。

毕竟以后中考是以名次进重点中学的,差1分就是一个名次,就可能与好学校甚至高中失之交臂!所以我们现在排一下名对我们是有好处的,能够早些体会竞争的感觉,在竞争中成长提高!11、我方相信同学之间的情谊是深厚的,毕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大家是不会因为成绩差而看不起一个同学、疏远一个朋友的,同学们,我说的没错吧?12、排名公布出来,对成绩好的同学是激励,下次要更好;对成绩不好的同学也是一次促进,正所谓知耻而后勇。

13、每次考试排名总是有个先后,对此不闻不问是一种逃避,是对自己的学习的不负责任。

如果是第一名当然高兴,如果是最后一名也必须要面对。

现在还是在学校里,以后有了工作,在公司里,老板当众批评你,你怎么办?如果你的业绩倒数第一,你能以保护自尊为由拒绝业绩公开、拒绝老板辞退你吗?当然不能。

所以早些接触排名,从现在开始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才对。

14、如果公布成绩,对于家长来说,可以尽快了解学生的成绩,更好的教育孩子。

如果不公布,家长有可能频繁地往老师那里打电话,影响老师正常的工作。

15、成绩的高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为什么不学会正确对待分数,而只是一直选择回避呢?这难道不是心理脆弱的表现吗?16、既然排名在各个学校中都存在,说明这种方法肯定对促进学校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成绩、能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17、佛山三中对100名教师、家长和两个初中班、两个高中班的213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共有97名教师家长和159名学生“赞成排名”,分别占调查人数的97%和74.7%。

18、排名最重要的是刺激学生的上进心,使排名靠前的学生继续保持,鞭鞑排名靠后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习好是一种特长,有了特长就应该表扬,值得鼓励。

而名次排在前面,就是对学生所作努力的一种充分肯定。

许多同学表示,“在排名较前的时候,即使没有受到别的表扬,也相信了自己的能力,增长了信心,肯定了自己。

更会加倍努力,以保持现有的成绩”。

19、排名靠前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

有时候自己在学习上想放松,就会想到许多同学正迎头追赶。

人人都想有好名次,都把你作为目标,自己绝对不可以松懈,于是就坚持下来了。

由此可见,排名能使学习好的学生产生不断保持的动力。

20、排名对成绩居于中下游的学生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

排名,能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是什么水平,在哪个层次,还有什么欠缺,离别人还有多少距离。

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见别人排在自己的前面,同学们自然就会产生不甘落后、赶超别人的心里。

事实也的确如此,就是在排名靠前的同学要保持,排名靠后的同学不断赶超的情况下,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整体的学习氛围也好了。

21、苏联的教育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校把学生分成三个班,教师以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学生的分数:第一种是每次考试后,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公布,并根据机会均等原则加以对比(即排名);第二种是每次考试后老师不公布成绩,只是个别通知,每个学生只把成绩与原来比较;第三种是每次考试后,老师把成绩全部公开,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比较。

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师发现,第一种方法效果最好。

因为这个班中,人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考得差的学生知道是由于自己不够用功,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比另外两个班融洽。

第三种方法效果最差。

许多学生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并对老师产生不满。

22、某学校一直都有排名。

学生的成绩,一般比市平均分高7——10分。

在1997年的一次期末考试中,该中学取消了排名,结果学生的成绩只比市平均分高了4分左右。

没有了排名,同学们就不清楚自己在哪一个层次,那就像一个人蒙着双眼比赛跑步,连对手在哪儿都不知道,又怎么能赛出好成绩呢?。

由此可见,排名对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确实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23、排名可以令学生从小适应激烈的竞争。

在21世纪,各方面都人才济济,竞争已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排名可以让学生尽早面对竞争,学会竞争,在竞争的环境里成长,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

有竞争就会有失败,但我们能在竞争中磨练自己。

排名便能让我们提早学会适应竞争,等于开了个进入社会的“学前班”。

24、电视上曾采访北京某家公司的经理。

他说自己以前在农村小学读书,没有抓得很紧。

后来到了县城上中学,成绩不太好,名次总是倒数。

一开始,他感到伤心、徘徊。

但后来,他明白到了自己处于竞争中,再不努力就会更加落后。

于是奋起直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赶了上来。

在后来的学习中,他始终名列前茅。

工作后,由于经验不足,他做事总是被别人抢先。

面对同事间的竞争,他把学生时代的竞争精神投入到工作,经过长期奋斗,终于有所成就。

此外,有不少成功人士身上的实例告诉我们:读书时候进行的排名,能让学生从小得到锻炼,形成不怕失败,敢于竞争的良好心理。

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每个人在今后参与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产生积极的作用。

25、排名对于帮助学校制定政策,改善管理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是由于通过排名,学校能更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情况。

学校能通过排名了解哪些学生有进步,有了多大的进步,及时给予他们奖励,以鼓励他们的进步,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学校还能清楚每个学生的大致水平,也可以了解老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哪种教学方法,哪种管理制度更适合帮助学生的提高。

通过这些资料,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制度,改善政策上的不足。

26、如果不排名,学校就无法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管理不利。

几位名校校长大都赞成排名,并表示采取排名后,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对学校安排教学工作极其有利。

每次考完试后,学校都会针对学生的成绩以及排名情况开会,进行分析,共同商讨改进的方案。

学校通过排名的情况制定政策,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学生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27、吉林省表示高考知道排名后填志愿,吉林省根据省人大代表的建议和部分考生家长的要求,省招生办和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成以上被访者赞成高考成绩排名公布后填报志愿。

28、学校通过各年级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排名,既能及时了解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对老师和学生同时产生竞争压力,进而推动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

29、我觉得考试需要排名次。

就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及早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对症下药”,使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就家长而言,也能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

30、名次暂时落后而“破罐子破摔”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应该学会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反思自己的学习,让这次的失利变为今后学习上的动力。

31、排名次也许会伤害到一部分学生的自尊,但是,让学生接受一些这样的心理考验也是有必要的,关键是自己的心态要好。

32、如果学校总想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害怕他们受伤,怕伤了学生的自尊,担心他们遭遇挫折,那么将来残酷的社会竞争会无时无刻对他们形成潜在的压力。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过多的保护实际上会害了他们。

因为他们已经慢慢地走向成熟,但心理上却因过多的将就,而失去了一次次尝试挫折的机会。

33、一味的回避,会使孩子在突然的小小挫折面前失去自我,也难成大器;而从失败和挫折中走向成功,反而会让孩子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也就更容易成就大事业!34、排名次或许会出现对方辩友所说的现象,但对方不妨看看今天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已经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择优录取,已经成了这个社会进步不可动摇的机制,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和选拔,我们应该正确地去看待“名次”,用健康的心态去接受“名次”,而没有理由拒绝“排名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