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完结版

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完结版

区域地理实习报告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姓名指导教213日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任香九(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2级本科20)摘要:旅游业是一项涉及游玩、食宿、购物、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日益显现出勃勃生机,逐渐成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之一。

加入WTO后,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

从目前青岛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较强的接待能力、充足的管理经验和良好业绩,具备长足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探讨青岛开埠之后,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了严格的城市规划,进行了交通和市政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青岛逐渐成为东方典型的欧式城市,位于胶州湾畔的区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城市旅游功能也日益凸现。

随着大规模城市的建设,城市景观和旅游业相关条件形[1]旅游业由此发端。

,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美丽的海滨旅游“全国文明城市”、城市,曾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

青岛市正以建设国际海滨旅游度假中心,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业。

1 青岛市旅游业发展历程青岛旅游产业经过了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三个阶段的发展,[1]各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的旅游产业1.1青岛的旅行社主要负责接待华,青岛旅游三点一线。

改革开放之初改革开放初期:体现劳动光荣的,侨、中国港澳同胞、中国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等。

在当时的人们来看,而以前每周工作六天,是一年中最为重大的两个节日,五一节和欢庆祖国生日的国庆节也就是办婚礼、烫头发、滑旱,根本没有旅游这个概念。

市民节假日最时髦的休闲方式,年代初基本上都得等到出差或回老家探亲。

在上个世纪80,冰、下舞厅,要出去玩玩、)(包括鲁迅公园青岛的旅游景点也远不如现在丰富,基本上就是沿海的栈桥、水族馆被业内人士称为三点一线。

八大关,1.2 上世纪90年代的旅游产业上世纪90年代:黄金周催生旅游热。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4年2月3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从当年的3月1日起,第一周星期六和星期日为休息日,第二周星期日为休息日,依次循环。

休假制度公布后,岛城陆续开始冒出了不少旅行社,并争先推出了青岛一烟台、青岛一唠山等周边景区周末游线路,市民出游的热情也很高。

这也是市民出外旅游的开端。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黄金周正式步入了人们的生活。

1.3 21世纪以来的旅游产业仅青岛旅行社的,改革开放让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成为现代旅游城市代表。

:世纪21.数量就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两家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家。

旅游市场的蛋糕做得越来越大,青岛旅游产业正由观光型为主向度假观光型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由游客数量增长型为主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青岛的旅游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岛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银海游艇俱乐部、青岛雨林谷、青岛野生动物世界等四十多个旅游大项目相继建成,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此外,青岛的婚庆游、工业游、度假游、农家游、民俗游也因奥运变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使青岛的旅游业摆脱了单一的观光游,向多样化发展,一个现代旅游城市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2 青岛市旅游资源类型及特征2.1 青岛市旅游资源分析青岛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既有得天独厚的原赋旅游资源一碧海、蓝天、金沙滩,进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海洋文化;也有沧桑的近代史留下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欧洲风格的建筑等;既有经济快速发展培养起来的知名企业,进而具有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如海尔的工业旅游,青岛啤酒的工业旅游等;也有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的各种节事旅游资源,如依托青岛啤酒举办每年一届的青岛国际啤酒节、依托良好的软硬件环境[2]成功申办2008北京奥运会帆船赛等。

总体上看,青岛的旅游资源以原赋的海滨旅游资源为主,其资源的独特性就在于海洋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整合其他的旅游资源与海滨旅游资源浑然一体,创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

其次,借助于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青岛旅游在未来应该注重对节事旅游资源的开发,继续大手笔的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借助奥运的东风开发体育节事旅游,逐步的开发高端的会展旅游展品来提升城市品牌等。

2.2 青岛市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按其资源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按资源形态可以分为有形旅游资源和无形旅游资源;按照可开发利用的程度可以分为可再生性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根据本文对城市旅游资源的分析,我们逐一对青岛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2.2.1 观光类旅游资源观光类旅游资源是青岛旅游资源的重点也是其优势所在,主要包含以下三类观光旅游资源:一是城市风光观光。

主要指的是依托青岛得天独厚的海滨旅游资源开发的海滨观光旅游资源,以海滨步行道为依托进行游览观光。

二是名胜古迹观光。

青岛沧桑的近代史留下了很多历史的见证,这里有德国的总督府旧址;有“万国建筑博览馆”之称的八大关景区;有名人故居,如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等;还有具有哥特建筑风格的圣弥爱尔大教堂。

这些都是开发名胜古迹观光的基础。

三是专项旅游观光。

专项观光旅游资源有依托青岛啤酒旧厂开发的青岛啤酒工业旅[3]依托海尔工业园开发的海尔工业旅游观光等。

游观光,2.2.2 文化类旅游资源还,既包含历史类旅游资源也包含艺术类旅游资源,文化类旅游资源包含范围很广包含民俗风情类、宗教类以及游乐主题、科学类等旅游产品。

目前,青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文化观光类旅游资源为主,具体指的是依托青岛的名胜古迹开发的名胜古迹观光旅游资源,另外开发的如青岛啤酒工业旅游、极地海洋世界科普旅游等旅游资源也是文化类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 事件类旅游资源目前,青岛开发的事件类旅游资源主要有三类:一是节庆旅游资源。

节庆类旅游资源以每年一届的中国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代表,啤[4]酒节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份举办,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喝酒狂欢。

二是体育赛事旅游资源。

青岛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赛,可以以次为契机,开发高质量的体育赛事旅游产品。

三是会议会展旅游资源。

青岛是八大国际会议城市之一,经常性的承办许多大型国际、国内博览活动,如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青岛国际时装周等行业性的国内展览会。

众多的会议会展活动给青岛带来了大量商务游客,使旅游业的淡季客[5]源得到有效补充。

2.2.4 休闲度假类旅游资源主要指的是以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省级琅哪台旅游度假区、薛家岛旅游度假区、田横岛旅游度假区及温泉旅游度假区、仰口旅游度假区等六大度假区为主休和其他旅游度假村形成的青岛中高端的休闲度假旅游资源。

3 青岛市旅游市场构成分析及现状剖析3.1 青岛旅游业市场现状旅游经济是青岛市三大特色经济之中主要的一项,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其海外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一直呈现出良好和快速的发展态势。

(见表 4-1)表 4-1 青岛市旅游业1998-2010年主要指标旅游总国内旅外汇收入国内游入境游年增游收入年增年增收入年增年增(万美客(万人客(人年份))长(%长()长(%)(亿(亿长(%) %长(% 次)次)元)元)元)0.8 60.59 10230 5.3 69.08 12.1 199547 1998 1013.58 4.4 11.414.1 81.1 71.6 11448 11.6 17.2 18 19991131227697 11.914.5 2000 23.9 23.9 88.7 14288 1285.57 13.67 260592 24.5 100.52001 16 102.8 18.2 24 17751 1519.13 323079 25 118 17.4200227 130.62 18.2 23975 35.1 29.2 417452 1795150.52 27.62003 136.8 341158 -18 -9 1654.57 18061 -25 -7 121.9 -82004 207.7 522498 53 59 28751.55 52 51 183.78 30 2157.442005 2449.03 44.3 256.68 13.52 23.4 21.1 31.0 684407 222.59 41493.122801 24.9 30.8 26.6 281.79 14.4 2006 854462 325.2 54262 26.72007 23.1 24.2 350 16.3 3257.781081475 67507 26.6 24.4400.3-25.9 385.524.010.1 800500500005 2008-26.43389.53420.28 6.4 489 55200 10.3 15.16 451.41 17.09 1000700 24.9 2009 3903.4219.68.919.64396.658.9540.07450470060100201012.5580.04由以上可知2008年,国际、国内经济波动,特别是雪灾、地震、藏独等因素影响,给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青岛旅游业同样也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涉外旅游遭遇2003年“非典”之后最为严峻的历史时期。

2009年经过一年的调整,青岛市入境旅游市场复苏明显。

2010年,全球经济回暖,青岛市积极克服旅游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世博会游客分流、周边城市奖励政策竞争、航空交通制约及山东省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偏高等不利因素影响,青岛市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截止到2011年12月,2011年青岛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已达5072万人次,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增长12.6%;旅游总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17.5%,相当于青岛市[6]GDP10%以上,已经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3.2 青岛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为了对青岛旅游业的客源市场做详细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分析青岛旅游业,也为了青岛旅游业开发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本文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有进行青[7]岛旅游的游客和目前在青岛的广大群众。

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资料及其旅游行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出游方式、出游目的、工业旅游参与情况等;第二部分是旅游体验评价,对吃、住、行、购四个方面、旅游服务质量及青岛市民素质进行满意度评价;第三部分是对青岛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