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高孔硅藻俗称硅藻精土或改性硅藻土,是两亿多年前海洋里的藻类生物石化后形成矿产品,需要通过选矿提纯,主要的选矿方法有三种,选出的产品用法也各不相同,我司选出的高孔硅藻专用于水处理,未改性前是一种高纯度天然矿品。
特点:
(1)物理吸附作用:
硅藻的平均粒径9-20微米;
硅藻的平均孔径450纳米;
硅藻具有超强的吸附力,把超细微粒物质、色度、有毒有害物质和气味吸附到硅藻表面,下沉并与水体分离。
(2)物理絮凝作用
由不导电非晶体二氧化硅的硅藻壳体和超导的硅藻纳米微孔组成,可在硅藻表面形成不平衡
电位和外墙电位,在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被快速静电聚合(物理絮凝)并沉淀。
(3)生物载体作用
高孔硅藻在活性污泥中达到1%浓度时,每立方米达2-6万m2的比表面积。
(高孔硅藻每克
约30m2比表面积,当占比达到20%时,每立方米污水中有1千克高孔硅藻,总比表面积就
有2-6万m2),用高孔硅藻作生物载体,微生物在硅藻巨大的表面积上繁殖。
技术原理:
高孔硅藻通过专利技术改性后变成工业化产品高孔硅藻高效净水剂和高孔硅藻生物载体。
在
处理污水时,加入微量高孔硅藻高效净水剂,在高速搅拌下,硅藻表面的不平衡电位能破坏
污水中电离子圈,并中和悬浮离子的带电性,导致胶体颗粒和胶团结构的ξ电位减少或为零。
从而达到胶体颗粒脱离的目的,促使水中的污染物快速物理絮凝、沉淀。
同时加上高孔硅藻
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巨大的孔体积和较强的吸附力,把超细微粒物质吸附到硅藻表面,形
成链式结构,瞬间下沉与水体分离。
经过高孔硅藻处理后出水水质中的悬浮物、细菌、重金
属离子等超细微粒得到去除,清水向上溢出。
由高孔硅藻和污染物形成的污泥,回流至生物
处理池循环处理。
高孔硅藻生物载体每克30m2的比表面积,使每立方米水体中生物载体的
比表面积达到2-6万m2。
微生物附着在高孔硅藻生物载体上,无需在水体中捕捉碳源,以硅
藻表面聚合的污染物为食料迅速繁殖,污水浓度变化对其繁殖影响极小,能保持相对稳定的
数量,且形成了更高的去除效率。
优势创新:
(1)在污水处理中以无毒无害的硅藻物理吸附和静电聚合代替30%-70%以上有毒的化学絮
凝剂,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
(2)用硅藻纳米微孔作生物载体使微生物在硅藻表面富集的碳源上繁殖,有效去除有机物、总磷和氨氮等,使生化系统对污染源的去除率提高20%以上;
(3)硅藻具有自身脱水的功能,脱水时只需极少量另加絮凝剂,污泥量很少,可减少20%-50%的污泥量。
用途:
用于预处理等处理单元和河道治理的混凝絮凝,效果好、成本低、有利于污水和污泥后续处理、更环保;
用于生化处理等处理单元的生物载体,每m³克形成2-6万m2的比表面积,是天然的活性污
泥完美结合的载体,不仅容易操作、调控,而且有效能提高生化处理单元的负荷和出水水质,减少污泥量。
不仅仅是高孔硅藻高效净水剂,很多类似的新型净水材料的出现是环保行业的福音,也给更
环保、更经济、更高效的治理模式提供的更多的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