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表格整理电子教案

中国古代史表格整理电子教案

汉代:商运活跃。
唐代:商旅来往频繁(政治上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
宋代: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益州
宋元:商业空前繁荣。
明清:会馆、商帮出现(晋商、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对外
开通海外丝绸之路。
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闭关锁国
“海禁”政策
市的发展
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当面交易。
汉代:有专门管理机构,市内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界限分明。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刀耕火种
铁力牛耕形成
西汉:牛耕开始普及
(一牛挽犁)
东汉:二牛抬杠
汉代生产工具:大镰、曲柄锄、楼车、
曲辕犁
犁耕基本定型
水利、
灌溉工具
李冰——都江堰
郑国——郑国渠
王景治黄河
灌溉工具:戽斗、翻车
立井水车(北方)
筒车(南方)
水转翻车
风力水车
手工业
纺织业
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材料:麻、葛;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王夫之:“循天下之公”,唯物论思想。
其他思想
礼乐文化
老子:本原是“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庄子:“齐物”、逍遥
韩非子: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改革变法“事异则备变”。
魏晋时期,思潮流行,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冲击儒学。
道、佛、儒三教并重
具有早起启蒙作用,为后世反专制的思想家提供理论武器。
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
唐代: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宋代:汴京、临安。
清代:苏州、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思想
儒家思想
孔子:仁、礼、德治、人本思想、教育的方法、“六经”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仁义、君舟民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秦朝:“焚书坑儒”
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轻徭薄赋;
中国古代史表格整理
夏、商、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元
明清
政治
政治制度
奴隶制
奴隶制走向崩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步建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㈠夏朝:“家天下”制度由夏朝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㈡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结合。
㈢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秦代: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元代:青花瓷。
明代:五彩瓷。
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康熙、雍正)。
经营管理
官营手工业为主
民营手工业受鼓励,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产生,三种形式并存
田庄手工业出现
民营兴盛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商业
国内
商代:商业有初步发展。
西周:贝骨和铜币(早期货币)流通。
春秋战国:商业得到良好发展,出现商业中心。
南北朝:“草市”形成,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唐代;“草市”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宋代:①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监管。
③宋代草市已具备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④形成商业街;
⑤有夜市、晓市和庙会。
明清:商业区繁华。
城市发展
战国:商业城市开始兴起。
汉代: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形成。
地方:郡县制。
监察制度:中央是御史大夫,郡是御监史。
汉代:
中央:中外朝制
地方:郡国并存(汉初)
州、郡、县
监察体制:中央是御史大夫;地方是州刺史。
唐代:
中央:三省六部制
地方:道、州、县
监察:御史台,监御史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民族:羁縻府州制
宋代:
中央:二府三司制
①增设“参知政事”
②设枢密院(枢密使)
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即理,“宇宙”、发明本心
3、王阳明:灵明、“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
李贽:否定儒学正统权威、“理”在日常生活中、“童心说”、“真心”。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君臣平等;工商皆本;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大害,君而已
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
南北朝:
灌钢法发明
宋代:有煤做燃料的记载。
陶瓷业
新石器时代:彩陶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
商代到东汉:由陶向瓷过度。
东汉:青瓷
南北朝:
白瓷。
唐代:陶业:唐三彩。
瓷业:制瓷业已经纺织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青瓷、刑窑白瓷);
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宋代:五大名窑:河北定窑、和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山西耀州窑。
文化
文学
《诗经》:《风》、《雅》、《颂》;孔子、现实主义、儒家经典
楚辞:屈原、浪漫主义
《离骚》
汉赋:①汉初:借物抒怀、意境深远。②汉武帝:气势恢弘,辞藻华美,讲究排比。③东汉后期,小赋兴起,意境更清新活泼。
代表作: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后期:杨雄、班固、张衡
唐诗主要代表人物:
影响:巩固统一,巩固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主流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确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朱理学
1、二程:天理的核心是仁、孔颜之乐
2、朱熹:理比气先、格物致知、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道统论”、正君心
作用:束缚思想,强化专制,扼杀欲求,压抑生活,阻碍科学。
强调品德气节,有利道德修养,中华民族精神,继承民本,传播国外。
商代:商代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汉代:纺织技术高超(素纱襌衣),通过丝绸之路行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规模大、分工细)。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纺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元代: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明清: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机工)。
冶金业
新石器时代:铜器出现
(小件工具;地区:黄河流域)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春秋:人工冶铁开始。
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汉代:鉄业官营制度。
开始用煤炭做燃料。
供风形式也发生革命性变化:自然鼓风——人力皮囊鼓风—蓄力鼓风——水力鼓风(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③设三司(三司使)
地方:路、州、县
监察: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
元代:
中央:省院制
地方:行省制
监察机构:御史台
明代:内阁制
清代:
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都察院(监察)
世官制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经济农业土地制度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逐渐瓦解
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
(商鞅变法)
封建土地私有制
(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均田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