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一轮备考复习计划(有文本稿)
高中历史一轮备考复习计划(有文本稿)
增强对新材料和新知识的了解。
(6)跟踪练习:精选典型基础题目、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高考
模拟试题,通过跟踪训练,检测落实当堂学习效率,既落实基础又
逐渐熟悉接近高考。
a
23
2、 选择突破口——没有材料教学的课,是不合格 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注重学科特色,以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为主,特 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解 决问题的能力为重中之重。
稳扎稳打 提高高考文综(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高中历史一轮备考复习计划
a
1
教学目标的确定缺乏有效性。随意扩大复习 范围和难度(或遗漏知识点),重点不突出 等。 复习课教学只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简单再现,即 “炒冷饭”。教学内容缺乏归纳和整合,教学 效率低。
“填鸭式”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缺 少师生互动和生成性发展,缺少学法的指导。 学生的学习收益差。
有了知识储备这一特点,又可以通过小问题形成训练学生自主组织
答案的能力。
(3)探究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
形式出现,也是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精讲点拨的重点,注重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落实。
(4)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训练学生的动手组织能力和对知识的
整体把握能力。
(5)知识拓展:主要通过教师提供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a
8
3.精心制定高三一轮复习计划。
第一学段;
2012年4月——2012年12月完成必修的一轮复习
第二学段:
2013年1月至一模前,完成选修部分内容,回扣 必修内容,迎接一轮复习检测.
a
9
4.注意知识体系的整合
➢必修内容之间横向整合 ➢不同版本之间整合 ➢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
a
10
(1)必修内容之间横向整合 三本必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轮复习 在分析问题的背景、影响类问题时,应引导学 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横向联系的思维习惯, 实现知识在一定范围内的整合。如:对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期产生的政治、思想影响的 分析,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原因的分析, 对工业革命产生影响的分析等。
a
30
3、合理应用。用题方式不拘泥于考试,教学中问题
目标可以用,课堂提问可以用,个别辅导可以用, 要从方式上用活每一个题,对重点知识可以从不同 角度设题,由一题变多题,真正领会掌握历史知识。 可适当布置书面作业,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能力发展的层次、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水平等。学生 处理题目的过程中不提倡依赖教材。
强化“史从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的观念和基本方法。要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 分析、提取与整合处理能力,培养对材料中出现的 新的观点的敏感性,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
a
24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阅读材料,思考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无论是 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损害。战 后,西欧各国百废待兴,他们纷纷实行社会改革, 调整政策,发展社会经济。
a
17
3.加大落实力度 讲题、题海≠读书
学案—小问题的形式出现 上课+不落实=0
学案—默写、小组检查、抽查、必查 布置作业+不检查=0
学案、一轮复习材料——教师反馈、错题本、 好题集锦本
a
18
(4).构建网络抓联系
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教材中大量的史
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 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抓 “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
a
5
具体来看:
以“文明史”为思路 农耕文明
纵向 工业文明
横向
政治文明 经济文明 精神文明
a
6
以“现代化”为主线
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等) 经济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市场化等) 思想文化现代化(包括理性化、科学化等) 社会生活现代化(包括城市化、服饰现代化等)
a
7
以“全球化”为理念 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 相互关系; 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社会进步所产生的 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 机遇和挑战;
a
11
(2)不同版本之间整合 高考考查范围是各版本教材共有的内容,我们 据此对不同版本予以整合。如对罗马法的讲授, 《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各 版本共有的内容,而《阿奎利亚法》仅岳麓版 教材有,这种内容,我们根据授课需要予以略 讲或不讲。
a
12
(3)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 选修的很多内容是对必修的补充和深化。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例,第1课《走向民 主政治》与必修一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中,都对梭伦改革有所涉及,在复习《雅典城 邦的民主政治》“从君主制到民主制”一目时,
“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通过形成完 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阶段的整体 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解 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如复习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时可抓住四个点:
(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殖民
扩张——世界市场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
(容易题求全对,一分不浪费;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
枪;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保
证卷面“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a
29
2、精选题目。一轮复习除必要的单元过关考试外,课
堂教学中也需要大量的题目,精选、精评至关重要。选 题要注意三个方向:一是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三类: 一类是纯粹的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比例不易过大;一 类是对教材知识的变通,是改头换面后的“新”题,比 例可以稍大些;一类是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有关联的题 目,这三类所涉及的知识都应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二 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内容,包括基本方法和基本 能力,尤其是培养创新意识,能从合适的知识点切入设 题、选题。三是史学理论应用方面的内容,要从教材运 用史学观点评判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中得出规律,学 会迁移,由此及彼,以题目的形式加以落实。
—— 维克多·雨果
原因3: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源 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 (历史、思想基础)
a
27
四、系统规范做练习
a
28
1、训练原则。一是适当做题,要有数量,但不能以练
习代替复习。同时,所选题目一定要准确、典型,不能
见题就做。要总结答题方法,研究以往的高考题,从中
得到启示,比多做多少题都有益处。二是分析错因,错
。。。。。。
a
2
我们对有效复习进行的探索:
1、明确目标定方向 2、扎扎实实夯基础 3、循序渐进提能力 4、系统规范做练习
a
3
一、明确目标定方向
a
4
1.备考复习指导思想
以课标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 依托,以新课程试验省份07—12高考试题为参照, 构建高考复习体系。
2.强化“三主线一理念”的复习思路 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 以“全球化”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渗透, 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做 好2013年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
a
22
1、创新设计——以学案为依托,针对高三复习特点,在新授课学
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学案主要以以下六部分内容构成:
(1)复习目标和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基础知识和
能力要求的不同重难点复习要求。
(2)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根据高三复习课特点,改变了新授
课时填空的形式,变成以小问题的形式出现,既符合高三学生已经
材料2: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 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原因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20世纪50
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
济联系加强(根本动因a )
25
材料3 二战后的西欧,面临来自东方
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以及来自西 方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欧洲
政治家清醒地意识到,长此以往,欧
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要重振欧 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
原因2: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 威胁,保障自身的安全,无法单独抗 衡,只有走向联合。
a
26
材料4:“总有一天,到那时,……, 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 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 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 洲的友爱关系……”
a
16
2.依据对学情的分析,降低复习起点,加大课堂容量,进度不能 太快,依据学案,将复习问题细小化:
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我们依据对课标的理解,将 基础知识设计为5个小问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是在什么条件下诞生的? (2)简要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发表对人 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样的特殊条件下爆发的?简要概括其成 立概况。 (4)巴黎公式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他在政权建设、经济、其他 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最后失败? (5)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巴黎公社运动留给我们怎样 的经验和教训? 以逐层推进的设问,引导学生细密梳理基础知识,准确把握主干 知识体系。
题分析的作用不仅仅是使学生弄清一道问题,而是要通
过错题分析,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特别是要求
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举一
反三,使认识上一个新台阶。三是总结规律和技巧,文
综试题的特点是长题不难、难题不长,答案精而不长、
全而不多,做题要做到“三个一”(一张卷子一支笔、
1—2分写一句话、每一句话保证得分),牢记“三,高考也不仅仅考查 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近几年高考考查能 力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些能力需要在不断的 复习、经常的练习中逐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