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福建卷试题和标准答案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福建卷试题和标准答案

2011年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3.“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

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
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 ,已知引力常数G,半径为R 的球体体积公式334V R π=,则可估算月球的
A .密度
B .质量
C .半径 D.自转周期 答案:A
解析: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公式2224=Mm πG m R R T 可推出2
3=πρGT ,选A。

14.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 的左下方。

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 点射
入玻璃砖,在O 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

若入射点
由A 向B 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 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
屏上陆续消失。

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
的光分别是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 .增强,紫光 D .增强,
红光
答案:C
解析: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入射角增大则反射光的强度增强;紫色光的折射率最大,发生全反射的
临界角最小,最先发生全反射。

选C 。

15.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5:1,电阻R=20 Ω,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
小灯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

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现将S 1接1、S 2闭合,此时L 2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u=202si n(50π)V
B.只断开S1后,L1、L 2均正常发光
C.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答案:D
解析: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应为u=202sin(100π)V,A错误;只断开S1则L1、L2均不能正常发光,B
错误;只断开S2后,负载电阻变大,原副线圈电流变小,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C错误;若S1换接到2后,电阻R电压有效值为4V,R消耗的电功率为42/20=0.8W,D正确。

16.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v2>v1,则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B
解析:t1时刻小物块向左运动到速度为零,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t2时刻前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之后相对静止,故B正确;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t2~t3时间内小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

17.如图,足够长的U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与PQ平行且间距为L,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

金属棒ab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ab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当流过ab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则金属棒ab在这一过程中
A.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2ν
B.下滑位移大小为qR BL
C.产生的焦耳热为qBLν
D.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
22
sin B L
R
ν
θ
答案:B
解析:变金属棒ab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由v-t图像的面积可知,金属棒ab在这一过程中运
动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1
2
ν;由电量计算公式
Δ
==
φBsL
q
R R
可得,下滑的位移大小为
qR
s
BL
=,选项
B正确;产生的焦耳热Q=I2Rt=qIR,而这里的电流I比棒的速度大小为v时的电流
BLv
I
R
'=小,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