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液化工厂项目建议书篇一:135万方液化LNG项目建议书45×10Nm3/年天然气液化项目项目建议书7二0一二年八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天然气气源来自中石油管输天然气,拟建装臵的年处理气量45?107Nm3 。
二、编制原则1、采用先进的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充分利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洁净能源的消费,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2、采用国内外先进可靠的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国内制造。
3、为使拟建装臵安全可靠、容易操作和维护,将采用成熟的、可靠的预处理工艺技术进行设计,使得流程简单、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易起动、易操作、维护方便。
第二节项目背景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加之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LNG的供应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发展要求。
第三节投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能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20XX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位居世界第二。
目前,天然气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已达到45%,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
在能源消费大国中,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的比重最高,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而天然气的比重最低,仅占总量的3%,只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煤炭作为高排放能源,其使用已经受到许多限制。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开始逐步取代煤炭甚至燃料油。
根据全国能源发展总体纲要,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中,天然气所占的比例要从20XX年的3%上升到20XX年的6%,相当于翻一番。
20XX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778亿立方米,而 20XX年天然气消费量为1100亿立方米,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2100亿立方米。
20XX年底天我国天然气消费缺口近4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600亿立方米。
近几年,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对天然气需求更多,导致连续几年“气荒”,影响了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
表1-1中国未来天然气的供需预测表亿立方米管输天然气由于受到气源、地理、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已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
如此巨大的天然气用量和天然气市场,仅靠管道输送是难以覆盖的。
经过液化处理的天然气LNG凭借其运输方式灵活、高效、经济等优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液化天然气的体积只有同量气体体积的1/625,因而其液化后,可降低贮存和运输成本。
以LNG的形式储存天然气几乎是唯一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多年来天然气市场开发经验表明,天然气用户的特点是初期用户少、用户分散、用气量小,仅仅依赖天然气管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天然气的规模化发展。
特别是对于那些地方经济发展迅速,但比较分散且地形复杂难以铺设管道的县级城市,采用液化天然气技术可以满足其对能源的迫切需要。
LNG单位体积的燃值相当于汽油的水平,可作为民用、发电和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
一辆49立方米LNG槽车每次可装运天然气2.9?104标准立方米,能满足1000辆汽车或56万户居民一天的用气量。
因此,发展储运方便、使用灵活的液化天然气,克服了管输天然气弊端,加快了天然气市场的建立。
天然气液化工厂用大容量槽车将LNG运至天然气急需的地区或企业,将改变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加大能源供给量,并提高自身盈利水平。
第四节项目范围一、45?107Nm3 液化天然气装臵第五节结论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结论1、建设天然气液化装臵可使天然气像汽油一样贮存及运输,解决了长距离输气管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难题。
2、本装臵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均由国内制造,这对于降低工程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是有利的。
3、目前石油及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天然气销售市场良好。
4、本项目为环保型项目,其效益体现在液化天然气燃烧无硫及铅排放,是公认的清洁能源,故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篇二:LNG项目建议书5.0万m3/日天然气液化项目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青岛中即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编制单位:青岛东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十一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天然气气源来自于河南中原油田,拟建装臵的日处理气量5.0万m3。
二、编制原则1、采用先进的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充分利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洁净能源的消费,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2、采用国内外先进可靠的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国内制造。
3、为使拟建装臵安全可靠、容易操作和维护,将采用成熟的、可靠的预处理工艺技术进行设计,使得流程简单、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易起动、易操作、维护方便。
第二节项目背景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加之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LNG的供应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发展要求。
第三节投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能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20XX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位居世界第二。
目前,天然气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已达到45%,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
在能源消费大国中,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的比重最高,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而天然气的比重最低,仅占总量的3%,只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煤炭作为高排放能源,其使用已经受到许多限制。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开始逐步取代煤炭甚至燃料油。
根据全国能源发展总体纲要,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中,天然气所占的比例要从20XX年的3%上升到20XX年的6%,相当于翻一番。
20XX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778亿立方米,而 20XX年天然气消费量为1100亿立方米,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2100亿立方米。
20XX年底天我国天然气消费缺口近4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600亿立方米。
近几年,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对天然气需求更多,导致连续几年“气荒”,影响了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
表1-1中国未来天然气的供需预测表亿立方米管输天然气由于受到气源、地理、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已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
如此巨大的天然气用量和天然气市场,仅靠管道输送是难以覆盖的。
经过液化处理的天然气LNG凭借其运输方式灵活、高效、经济等优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液化天然气的体积只有同量气体体积的1/625,因而其液化后,可降低贮存和运输成本。
以LNG 的形式储存天然气几乎是唯一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多年来天然气市场开发经验表明,天然气用户的特点是初期用户少、用户分散、用气量小,仅仅依赖天然气管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天然气的规模化发展。
特别是对于那些地方经济发展迅速,但比较分散且地形复杂难以铺设管道的县级城市,采用液化天然气技术可以满足其对能源的迫切需要。
LNG单位体积的燃值相当于汽油的水平,可作为民用、发电和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
一辆49立方米LNG槽车每次可装运天然气2.9?104标准立方米,能满足1000辆汽车或56万户居民一天的用气量。
因此,发展储运方便、使用灵活的液化天然气,克服了管输天然气弊端,加快了天然气市场的建立。
天然气液化工厂用大容量槽车将LNG运至天然气急需的地区或企业,将改变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加大能源供给量,并提高自身盈利水平。
第四节项目范围5.0万立方米/日液化天然气站工程第五节结论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结论1、建设天然气液化站可使天然气像汽油一样贮存及运输,解决了长距离输气管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难题。
2、本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均由国内制造,这对于降低工程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是有利的。
3、目前石油及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天然气销售市场良好。
4、本项目为环保型项目,其效益体现在液化天然气燃烧无硫及铅排放,是公认的清洁能源,故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篇三:lng项目建议书赣榆协鑫LNG气电基地项目建议书20XX年5月14日一、赣榆概况赣榆地处黄海之滨、海州湾畔、苏鲁交界,总面积1514平方公里,辖15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15.6万,境内山区、平原、沿海各占1/3,拥有62.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
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创新型城市试点四大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融合。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三年跻身百强县,五年跨入江苏沿海县市中间行列,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港口牵引,工业主导,创新驱动,城乡统筹”四大战略,深入推进沿海开发,大力实施“实力赣榆、生态赣榆、和安赣榆”建设,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县、全国农业百强县、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最具投资潜力奖”、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特色县等称号。
二、赣榆港区概况(1)赣榆港区总体规划情况赣榆港区是连云港港新开辟的港区,位于连云港区北侧海州湾内,绣针河口与龙王河口之间,北邻山东省日照市。
20XX年3月《连云港港总体规划》获交通运输部及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连云港港将形成由湾内连云港区、湾外北翼赣榆港区和南翼徐圩、灌河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格局。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于20XX年获交通部及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规划中明确提出“近期赣榆港区以服务于后方精细化工、临港加工工业等临港工业起步,远期逐步扩大腹地物质中转运输服务的规模,以液体散货和散、杂货运输为主,并预留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空间”的港口功能定位。
根据《连云港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赣榆港区规划港口岸线北起苏鲁交界秀针河口,南至赣榆县境内龙王河口,全长20.3公里,可形成码头陆域79.8平方公里,建设170余个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
(2)赣榆港区现状发展概况20XX年12月25日,赣榆港区起步工程码头实现开港运营。
起步工程共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包括建设形成6350米的东防波堤(形成对港区北侧来向风浪的有效掩护)、5万吨级进港航道(有效航宽170米,设计水深-11.0米)以及3个15万吨级通用泊位和1个1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
码头后方陆域利用5万吨级进港航道疏浚土抛填形成。
20XX年赣榆港区在开港第一年,其起步工程三个通用码头就实现589万吨港口吞吐总量。
主要货种包括红土镍矿、木材、钢坯和木薯干等。
1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正在建设从码头到前方罐区的液化品管廊架,预计于今年8月份可实现车船直取。
(3)赣榆港区建设计划根据《连云港港赣榆港区总体规划》,赣榆港区规划形成柘汪作业区和海头作业区。
到2030年前,赣榆港区主要建设柘汪作业区,共可建设形成13.8公里岸线,形成50余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届时所有码头泊位总体年通过能力达到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