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干扰措施

抗干扰措施

抗干扰技术
在电路设计当中,抗干扰占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一切的电子技术当中,都是重点。

(或许你会说你是玩单片机的,感觉没这方面的必要,其实是因为数字电路就两种信号,一个高电平,一个低电平,本身就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能,而模拟信号是连续的,容易被干扰,这也是现在的产品都数字化的原因之一,但是玩单片机的就不玩模拟信号?加点抗干扰技术以防万一也没错吧!)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要放大一个微弱的信号,当电源不是很好,有较大的纹波,经常4.5V到6V之间跳,工频信号又很强,你的电路有没有什么防护措施,你想想,当这个信号到最后,还是你想要的信号吗?打个比方,如果唐僧身边没有那么多能干的徒弟,菩萨,神仙,他到得了西天吗?那些妖精就是干扰源,徒弟什么的就是抗干扰措施,当然唐僧自身也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抗干扰技术。

(请各位懒人直接跳到最后的总结)
理论上来说,抗干扰分为3个方面:1、干扰源。

2、传输途径。

3、敏感原件。

也就是我们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按照优先考虑的顺序,也是如上的1、2、3。

你要是能把干扰抑制在源头,扼杀在摇篮里,那就不用其他的措施了。

但是干扰源来自四面八方,说不定自己后院还起火(比如运放的自激振荡),所以3个方面都是需要加强的。

一般来说,电源的干扰时最普遍的,所以电源做得好就是一切的基础,尽量降低电源的纹波系数,电容可以滤去交流信号,因此在一些用运放的地方电源和地端可以并联10uF、1uF、0.1uF的电容,以滤去不同频率的波。

小电容通低频,大电容通高频,但注意电解电容不要正负极接反了,那样也会产生噪声。

再就是布线时,电源线和地线要尽量粗点(减小导线的电阻),避免90°折线;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用不同的电源,;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避免使用公共地线;最多模拟地与数字地仅有一点相连,信号连接时,可用光电隔离,防止互相干扰。

接地线越短越好,避免地线形成环路。

在传输途径上下功夫,各模块之间连接线尽量短,远离干扰;高频信号传输可使用同轴电缆或多芯屏蔽电缆,对可能的干扰源输出线进行滤波,产生噪声的导线与地线绞合,信号地线、其它可能造成干扰的电路的地线分开,敏感电路加屏蔽罩(屏蔽罩是要接地才有用的),把干扰源围闭在屏蔽罩内也是允许的。

隔离也是常用的,隔离分变压器隔离,继电器隔离,光电隔离,光电隔离比较常用。

有的继承电路
而加强自身的抗干扰性能,大部分是靠原件本省的性质和所用的材料等等,我们自己难以决定。

总而言之,想要抗干扰,可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减小纹波。

各个模块的电源可以和地之间用不同的电容
相连。

2、在信号线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使用滤波电路。

3、各级模块相连的信号线尽量短,也可以用同轴电缆相连。

4、使用屏蔽盒屏蔽各个模块,或者干扰源。

5、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使用不同的电源,信号之间使用光电隔离。

6、布线时,避免地线成环状,接线尽量短,但避免交叉、飞线。

各种模块布局
时分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分开。

电源线与地线要尽量粗一点。

原件排列
要紧凑,使用覆铜区,并接地,吸收高频干扰。

运放周围可以用很宽的地线包围。

7、发热明显或对热敏感的元件,可加散热片或风扇。

8、尽量用贴片式的不用直插式的,不要用底座,直接焊在板子上(现实不允许)。

采用抗干扰强的元件。

本文主要用于竞赛,更多的抗干扰技术还需大家自己查阅。

若有不足之处,请即使提出,我会尽快改正。

何俊达 2011年7月1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