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数学教学语言的优化 汪一鸣

浅谈数学教学语言的优化 汪一鸣

浅谈数学教学语言的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学语言的功力。

尤其是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学生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再加上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数学教学语言的优化。

那么,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优化应注意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数学教学语言必须规范
1.字的读音要正确。

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

另外,在教学中多音字的读音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
2.关键词句要精确
数学语言中有很多叙述性的语言,它们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

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

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

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简,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生动有趣,违背了科学性,或者不适当地“删”、“添”定义、定理或法则中的字句,如:为了突出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把“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成
“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使部分学生误以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除了垂直距离,还有非垂直距离;或者随意“挪用”一些相近概念,如:把-a2都读作“负a的平方”,把sin2x读作“sin平方x”,这样会使学生得出多种结论,即根据你的读法学生会写出多个表达式,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


3.数学用词要准确。

教师对有关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

例如,“对应角相等”与“角对应相等”,“切线”与“切线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又如,“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这类语言就缺乏准确性,把“线段的中点”讲成“在线段中间的点”也不够准确。

二、数学教学语言必须精练
教学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要力求精炼,不罗唆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洁地进行概括,并且能有的放矢。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

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送最大的信息。

例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
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

再如,我们在判断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的时候,正弦在一、二象限符号为正,三、四象限符号为负;余弦在一、四象限符号为正,二、三象限符号为负;正切在一、三象限符号为正,二、四象限符号为负。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说成“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

三、数学教学语言应具有逻辑性
数学语言中“有一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虽有些枯燥,但是紧紧地抓住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数学教学从揭示主题开始“步步生花,丝丝入扣”,要让学生目不转睛,跟着你思考、探求,最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靠的也是逻辑性。

违背逻辑的语言,会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困惑。

1.数学语言的逻辑性要讲究根据。

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部活动,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是通过实物教具、学具或实例,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概念、法则、性质等,并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

二是以旧引新,引导学生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去类比类推,掌握新知。

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让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纸做的平行四边形,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折、剪、拼,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很快发现能拼成长方形,通过讨论,又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这样,学生不仅理解这一公式的含义而且明白了公式的由来。

2.数学语言的逻辑性还应做到严谨。

语言的逻辑性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材料。

因此,教师讲解时的语言不能模棱两可,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且具有说服力。

恰当地运用数学的专业术语,为学生提供思维严谨、步骤清晰的模仿范例。

当然,逻辑的严谨性又使得数学教材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教材中对教学内容往往是以结果的形式来呈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作好还原工作,并在教学中进行讲解的时候注重启发性,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等,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四、力求幽默风趣
1.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的语言变得风趣、诙谐,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教师的一句妙语、自编一个顺口溜,会让学生在一笑中放松紧绷的思维,在品味中调动积极思考的弦索。

例如我们在教过平面图形后说世界上的图形千千万万,端端正正数正方形,四平八稳显端庄;上窄下宽是梯形,脚儿蹬开,有如钢梁铁架;扭腰变态是平行四边形、不是东倒就是西歪;身材苗条是长方形,横也顺眼竖也好看,圆是世界
汪一鸣
2011年11月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