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标准物质的标定
第三节 植物药标准物质
一、概述 二、中药标准物质分类 三、中药标准物质研制要求
第三节.植物药标准物质
一. 概述
(一)相关概念
植物药:是中药材(包括进口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 以及中成药(包括进口的天然药物)的总称。
中药标准物质:我国的中药标准物质包括中药化学对照品和
中药对照药材两大类。
USP标准物质回顾
USP每周分发的标准物质超过5000瓶
USP 总部
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历史
1951年,中检所制备了历史上第一个标准物质-测 定菌苗浓度用中国细菌浊度标准(当时的名称是 标准细菌比浊管临时标准品)。 1952年中检所研制了第一个抗生素标准品-青霉素 国家参考品。 1956年首次制备乙磺酸麦角毒碱化学对照品。
>2020 >2000 678 549 202
欧洲药典
美国马里兰州 Rockville市 印度加尔各达 英国伦敦 日本大阪
USP-NF,其他
印度药典 英国药典 日本药局方 Japanese Pharmaceutical Codex 中国药典 国家药品标准
00 中药~400 抗生素~115 麻醉药~55 北京市崇文区天 坛西里2# 对照药材>600 生物标准品~200 生物制品~110 抗生素~37 其它~46
中药对照药材是我国药品检验工作中按标准规定供薄层鉴别
使用的除中药化学对照品外的另一类对照物质,即依据中国药典、
卫生部颁发的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颁布的药品标准规定,供药材及中成药薄层鉴别检验的对照物 质,一般为未经炮炙或未经化学提取的原生药材。
理化测试及生物方法试验用 具有确定特性 用以校准设备 给供试药品定性或赋值的物质
1.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分类
生物标准品(参考品) 化学对照品 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 医疗器械对照材料和标准品 体外诊断试剂标准物质和参考物质 药用辅料对照品及药包材对照物质
第一节.概述
2.标准物质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 均匀性 准确性
第二节.化学标准物质
1.分类 国际化学对照品:WHO 国家化学对照品:药典收载 工作化学对照品:一定范围内使用,非法定
2. 化学对照物质定值:
第二节.化学标准物质
(1) 鉴别试验: 纯度要求不用太高, 供IR-百分之几的杂质 低载量的TLC (2) 含量测定: 应按无水物计算或去除挥发性物质的情况下,能达 到99.5%或更高。 (3) 杂质的存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方法的选择性低,则其纯度不要求很高。 理化性质与主成分相近似的杂质,一般不会影响对照 物质的使用;性质区别较显著的杂质,即使含量极低 也不适宜作对照物质 苯妥因-含0.2%的杂质就能造成5%的uv的影响 激素类药品
机构 世界卫生组织化学对照品 协作标化中心 欧 洲 药 品 质 量 管 理 局 (EDQM&HealthCare) 美国药典委员会 Central control laboratory 英国药典委员会实验室 日本药典委员会(SJP) 地点
瑞典
品种数 221
(335种生物参考品)
用途
国际药典
法国斯特拉斯堡
第四章 药品标准物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化学标准物质 第三节 植物药标准物质
第一节.概述
标准物质:
是具有准确量值的测定标准,标准物质的采用是实 现正确测量的必要条件之一。
药品标准物质:
是药品标准规格的物质基础,它是用来检查药品 质量,具有确定特性量值,是测量药品质量的基准, 也是作为校正测试仪器和评价测量方法的物质标准。
1985年,开始研制中药标准物质,共研制 435种中药化学对照品,660种中药对照药材 。 到2008年,共研制化学对照品、中药对照药
我国药品标准物质供应品种数量统计表
化 学 对 中药化 中药对 照品 学对照 照药材 品 43 0 0 81 0 0 175 64 16 291 140 94 313 210 152 577 282 229 1053 435 660 生物标 准物质 * 114 124 132 107 111 118 132 标准物质
第一节.概述
3.药品标准物质的管理: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检所) 承担着对国家药品标准物质进行标定和管 理的职能,负责对药品标准物质原材料的 选择、制备方法、标定方法、标定结果、 定值准确性、量值溯源、稳定性及分装与 包装条件等环节进行全面技术审核和批准
《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标准物质的制备管理机构
美国药典标准物质的历史
1936年,第十一版美国药典(USP XI)收载了乙磺酸 双氢麦角毒碱等6种标准物质。 1940年,肾上腺素等13个标准物质。 1942年,USP制备了第一个磺胺对照品。 1947年,USP首次制备了性能确认用标准物质(熔点标 准品)。 1950年, 37个标准物质(3$/支 )。 1960年,158个 标准物质。 1970年, 258个标准物质(20 $/支)。 1980年, 870 个标准物质(包括NF标准物质),40$/ 每支, 44,069支。 2008年,USP可提供2100多种标准物质。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2003 2008
43 205 387 525 786 1206 2280
第一节.概述
4.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委员会 技术要求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管理办法》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协作标定技术要求》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研制报告技术要求》
第二节.化学标准物质
3.化学对照物质的包装和贮存
原则:防潮、避光、抗氧化 氮气或控制湿度 容器:玻璃安瓶-可重新封闭的容器 贮存: 低温 含水分的物质,0℃ ☆约5℃贮存
第二节.化学标准物质
4. 化学对照物质的稳定性及定期复检
根据国际药品标准物质管理的惯例,目前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不设“有效期”,由中检所 对药品标准物质进行监测 换批时限为3~4年:库存量及其稳定性 保存期:密闭 使用期:反复开启容器 稳定性监测: 时间间隔-先密后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