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
兑镇小学程艳琴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
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
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
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当孝心这个原本应该是每个人基本道德的东西被提出时,我们必须反思这个社会怎么了。
最年轻博士、神童张炘炀不想北漂,逼迫父母给他在北京全款买房;留学生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刺伤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学研究生,深圳市公务员廖某因“家庭矛盾”殴打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当孝道不在,道德沦丧的时候,有人竟妄想用“孝子培养工程”“批量生产”孝子,难道孝子能像女娲造人一样,一口仙气就能吹出来的?
从十月怀胎到养大成人,无不渗透父母的心血和汗水,这其间有“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百般呵护和疼爱,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千遍叮咛和牵挂,有“不为己身苦,常怀儿女忧”的万种柔情和眷顾,这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的情和爱比海还深、比天更高。
饮水要思源,知恩当图报。
作为沐浴父母无限关爱的儿女该怎样回报呢?唯有孝,才能无愧于双亲。
父母对子女的爱像路一样长,子女对父母的爱像筷子一样长。
反思一下,在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只说了两个字——“色难”。
就是说给父母一个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有人说,自己让父母衣食无忧,还安排他们出国旅游,到最好的医院体检,还算孝顺吧?孝敬父母,必须对父母和颜悦色,让父母感到愉悦。
就像《礼记.祭义》上说的:“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子女侍奉父母,只有和颜悦色的面色最难能可贵。
人的脸色,是由心决定的。
子女对于父母,必然有深切笃定的孝心,由此才会有愉悦和婉的面容。
凡事都可以勉强,惟有面色不大容易伪装,因此说最难,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可以说是
真孝顺了。
至于说父兄有事,做子弟的帮忙代劳,子弟有酒饭,请父兄共享,固然是应当提倡的,但并不困难,不可以以此来判断孝顺与否。
给父母一个好脸色都做不到,其他的所谓“孝行”又有多少是发自内心呢?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回想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本什么也没有。
落生以后,只是赤条条的光净身,连一根线也没带来。
父母也不嫌我穷,也不是因为儿对父母很好,确是欢喜之至,对我这样真诚,毫无贪图心,可说完全是真的。
不料想儿子长大成人,嫌父母穷,没给他置下房子地。
你想自己一文钱也没带来,却怎么也能长大成人,没受着饥饿呢?
怀抱三年擦屎刮尿,父母也不嫌我脏。
父母老了,吐痰流涕,你嫌他脏,对吗?
小孩若是哭一声,父母会察颜观色,说我的孩子饿了,或者是冷了,赶快给他奶吃。
抱在怀中暖暖,给他穿上点衣服,不转眼珠地瞅着,恐怕小孩受屈。
儿子大了,害怕同学们看见自己衣衫破旧、满脸皱纹的母亲,把家人说成了“隔壁邻居”,这对吗?怨恨父亲没有万贯家财,没有给自己更显赫的身份,你有过这种想法吗……
经常把父母放在心上。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每日考虑养亲悦亲,还算不得尽孝,还要爱惜精神,不敢随便毁伤。
不要犯法,还应该种德报亲,做出保身
修身的孝。
你要是行为不好,人们会认为你父母不好。
这不是给父母丢脸吗?
有人说我父母对我不好,我很难孝顺。
父母对自己好,孝顺不难。
对自己不好,孝顺才是真的呢。
必须要父母对自己好才孝顺的话,那是在做生意。
再说还有比大舜更难的吗?大舜的父母和兄弟在他上房修理屋顶时放火烧他,在他下井淘井时拿石头盖他。
可是他无怨无悔,只是责备自己不能感动父母而已。
你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多久给他们打一个电话?你是否个性刚强,不良爱好很多,让父母忧虑?你是否因贫穷就不养父母?你是否对待爱人、朋友超过对待你的父母?你有没有向别人讲过父母的短处?你是否在每次吃到美味佳肴时都想到父母?甚至你是否为非作歹,令父母日夜忧虑悬心?
如果一言一行,总是考虑着是否给父母丢脸,是否对得起父母,方才叫做是孝顺。
孝敬父母不光是说在嘴上的,更是发自内心的,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的。
别让伪孝绑架了父母。
时下很流行一句话:“百事孝为先”,以孝为先的理念看起来是对“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的最好诠释,其实如今的孝道蕴含着大量的功利化色彩,孝道成了某些人作秀之道。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的“事父母能竭其力”无疑是说,儿女对父母的孝敬要竭尽所能,孝道也要量力而为,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
如果对待父母连基本的看病就医都无法保障,而为了一时的政绩和名声去尽所谓的孝顺,这样的孝顺是否经得起推敲?
如果把孝敬父母这样最基本的人之德行,也沾上发着铜臭气之霉味,把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披上厚重的功利化外衣,这样的孝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而是一种官员作秀,更是某些商人之伪孝,应当给予彻底弃之为好。
警惕孝的名义被滥用。
深圳公务员廖某,将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其带孩子的父母打伤。
此事经媒体曝光,所激起的后果,则为廖某始料未及。
除了舆论谴责,10月27日,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特意给当地媒体写了一封信,论及道德建设。
这么一来,廖某别无选择,10月30日,在政府与媒体的关注之下,廖某向父母下跪道歉,并向公众致歉。
有人质疑廖某道歉的动机:假如不是市委书记写信,政府出面干涉,他会深情道歉吗?要知道,当他“打母咬父”的丑闻曝光,他对媒体的态度,颇有些敷衍和不屑呢。
还有人质疑,廖某向父母赔礼道歉,乃是天经地义,如此兴师动众,大张旗鼓,诸如“深圳文明办、关爱办相关负责人特地探访”等,难道不是在滥用孝的名义,打造精神形象工程?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
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时,我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
当节假日时,我就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
因为我妈妈工作的原因,我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她在一起。
但是在父母过生日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礼物,让他们开心。
为了实现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在学校好好学习。
当父母因工作繁忙时,我就自煮饭,做些家务活,以此来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生病时,像他们关心我一样,我会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
当我和父母发生争吵时,我便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我就会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道歉。
时常会和父母在一起讲个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学习放心。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
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
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
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
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
孝敬父母原来就这么简单。
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
我又何了而不为呢?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健康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感恩是有意义的。
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
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
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
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