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十一文言文阅读(课时2)习题1一、(2018·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广汉①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
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
尤善为钩距②,以得事情。
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③,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④,皆知之。
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⑤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
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
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
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
至冬当出死,豫⑥为调⑦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注释】①广汉:即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
②钩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
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
参,同“三”。
④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
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⑤穷里:隐蔽的里巷。
⑥豫:事先准备。
⑦调:治办,办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或.夜不寝至旦或:__________(2)广汉将.吏到家将:__________(3)又素.闻广汉名素:__________(4)即开户.出户:__________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7·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
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①。
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
除②大理评事,迁寺丞。
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
②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居数月,改参知政事。
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
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
”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
”事遂息。
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③之,中立自经死。
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
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
”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③育在政府,遇事敢言。
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
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辩者,职也。
顾力不胜,愿罢臣职。
”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
”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
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
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
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
”帝数欲大用,为谏官刘元瑜诬奏育在河南尝贷民出息钱。
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
④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
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
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
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④。
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阻,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选自《宋史·列传五十》,有删改) 【注释】①致仕:在官任上退休。
②除:授予官职。
③中:陷害。
④忤(wǔ):违逆,不顺从,不和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盗诚.无足虑者诚:__________(2)因构狱.以危法中之狱:__________(3)育论辩不已.已:__________(4)育取可行者固.行之固: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力不胜,愿罢臣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第②④两段用哪些事分别表现了吴育的什么品质?请分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6·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
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
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
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
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
”允济即谴左右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
”妻家叩头服罪。
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
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
若遇盗,当来告令。
”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
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夜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
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
政绩优异,远近称之。
(选自《旧唐书》,有改动) 【注释】①牸(zì)牛:母牛。
②庵:小草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诣:____________(2)具.言所以具:____________(3)妻家不知其故.故:____________(4)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毕:____________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用了哪些事例表现张允济政绩优异?请分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2015·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承拙斋家传[清]张惠言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
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先生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
补学生员。
九试于乡,不得举.。
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
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以娱目。
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
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
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
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
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
保吾天,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指趣如此。
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
濒行,命之曰:“行己有耻,立身之大端也。
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教之也。
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
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释】①侷武:空间逼仄、狭小。
②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九试于乡,不得举.举:______________(2)客有至者,则延.入延:______________(3)常语.学者曰语:______________(4)于身心何所益.益:____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2014·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
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