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的作业治疗

脑卒中的作业治疗

作业疗法必须设法打破这种协同运动模 式,逐步确立各个关节的分离运动。
进行分离运动训练应注意以下 几点:
① 避免选择过于复杂的动作和活动。
② 按照从近端到远端关节的顺序分别训 练。因为,如果没有近端关节—肩关节 的良好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无法发挥远 端关节的机能,即使远端关节—手的操 作能力再强,也无法充分应用。
首先,针对患者手的机能进行改善,设 计一些练习腕关节、手指灵活性的活动 内容。尤其是腕关节、手指的快速、应 变性动作。例如:擦黑板、擦桌子、拧 螺丝、用卷笔刀削铅笔等动作。
作业评估内容
感觉功能(浅、深感觉)
触觉、痛觉、温度觉、本体觉、实体觉
感、认知功能(MMS评定) 言语与吞咽功能 精神与心理状态
作业评估内容
2、作业能力评定 ADL评定(Barthel指数) 职业能力评定 环境评定 (相关评估见表)
评估注意事项
评估内容应与作业治疗的目的一致 评估的结果应是病人实际功能实施
作业治疗的方法
1、针对功能进行作业训练 恢复运动功能的训练 恢复感觉功能的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恢复运动功能的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分期 Ⅰ期 上肢和手无功能 Ⅱ—1期 上肢有少许功能,手无功能 Ⅱ—2期 上肢无或有一点功能,手有抓握功能 Ⅰ- Ⅱ期为急性期 Ⅲ期 上肢有功能,手有集团性抓握功能 为痉挛期 Ⅳ期 缺乏精细功能 进入恢复期
临床上训练手的抓握能力的活动项目很 多,几乎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动作都与手 的操作有关系。因此可以说,只要设计 合理,所有的日常活动、文体娱乐活动 都可以应用于手的机能训练上来。
作业活动举例
A.选择各种规格的木钉或铅笔等, 拿在手中并将其上下或前后翻转,有利 于提高手的灵巧性。另外,市场上出售 的儿童成套玩具,都含有手的捏、插、 拔、拧、转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一定 的治疗意义。
的情况而非潜能,或仅是通过交谈 所获得的印象下的结果 要避免因病人不理解治疗师的意图 而出现的功能实施失败的情况
评估注意事项
在所有测试及功能性活动中,要观察偏 瘫肢体的自发性应用情况,因为这种能 力是感觉与运动功能改善的标志
当病人恢复部分运动的自主控制时,应 及时评估病人实施选择性活动的能力
作业治疗中要考虑的因素
1.需要的功能元素,改良或适应的潜能; 2. 是否在病人的能力范围; 3. 克服功能障碍是否能达到目标; 4.完成活动的姿势、体位和方法; 5.完成活动的可接受标准;
作业治疗中要考虑的因素
6.活动的分级方法; 7. 不能完成活动,需要什么帮助; 8.采用正确的运动模式; 9.促进自发性的反应; 10.与日常生活动作相融合。
1)床应放平,床头不得抬高。
2)手中不应放置任何东西,不能让手处于 抗重力的体位。
3)最好是让患者卧床时使其身体与床边平 行,而不是象通常那样斜卧。
4)枕头大小和硬度应合适,准备一些大小 和形状不同的枕头,以支持身体不同部位。
5)不应在足底放置任何东西,
6)为防止足下垂,被服搭在框架上而避免 直接压迫患者足部。踝关节最好保持在中 立位。
5.偏瘫侧的忽略和认知障碍 偏瘫侧没有(或仅有错误)信息传往大
脑 皮层,对偏瘫侧身体缺乏注意。 运动的方向感、理解能力异常
偏瘫的运动障碍问题
6.身体呈非对称性,缺乏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原因:肌张力异常、本体感觉异常、 平衡反射异常
坐位下,身体不对称可以被引发 软瘫期患侧过分负重 痉挛期骨盆与肩带因痉挛而靠近.
制作并佩戴分指板和腕关节背伸、拇指外展 的矫形器,保持手指伸展
恢复期的治疗
一旦患者病情稳定,能够在治疗室接受系统 全面的评定和康复治疗,患者就进入了恢复 阶段。此阶段的治疗目标为: 进一步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患肢随意运动和四肢的协调性获得最大限度 的增加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为提高功能正确的运用矫形器 职业前训练以及社会心理的支持。
面上)。
针对上肢的机能训练,作业疗法有许多活动 项目可供选择,这里介绍几种以供参考,治 疗者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 最适合患者的作业活动项目。
作业活动举例
① 向前推动球体的活动:恢复初期,在 患侧肩的稳定性不够充分的阶段,可以 通过Bobath握拳(Bobath握拳:两手交 叉握拳,注意患侧拇指在外。 推球活动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急性期的训练
叉手下的过身体中线的活动 模拟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动作,如抹
桌子、擦玻璃、推椅子等
急性期的训练
(3)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 (4)保持坐位姿势:必须掌握两侧对称
的原则。 1)床上长坐位 2)采取轮椅坐位时
痉挛期训练
训练目的
预防、控制痉挛和异常运动模式的 出现和发展
强化上肢已恢复的功能
诱发上肢其它功能及手功能的出现
抑制痉挛
在针对进入痉挛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首先是 预防,应注意:
① 在训练中的放松和休息,避免急速的、过度用 力的动作;
② 在患侧上肢痉挛比较明显的阶段,避免做对手 的抓握机能要求较高的动作;
③ 避免过度使用健侧手,过渡使用健侧手或健侧 过分用力的时候,会加重患侧肢体的痉挛程度, 影响患侧的恢复。
偏瘫的作业治疗
概述
脑卒中(stroke)— 指脑血管病变后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
破裂后,造成急性脑局部循环功能障碍所致的临 床症状、体征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又 称急性脑血管意(cerebrovascular ccident,CVA)。 偏瘫—
病灶对侧上下肢体的瘫痪,所有病侧锥体束损 害所致,同时伴有锥体外系的损害
举例:持球、持棒动作
3)上肢基本动作训练:
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是由一系列独立的 动作组合而成的,多数患者最初都很难 完成一连串的连续动作,必须将活动的 各个步骤分解开来,指导患者逐一练习, 最终实现完成连续动作的目标。
以手拿起桌面上的水杯饮水动作 为例,分析上肢、手的基本功能
A.伸手向目的物(将手伸向桌面上的水杯), B.抓握(拿起水杯), C.运送(将水杯移至口边饮水), D.将目的物放置在应有的位置(将水杯放回桌
概述
分类和临床表现: 缺血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mic attack, TIA)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
出血性: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功能性运动训练:
随着患者病情进入稳定恢复期,临床上 绝大部分患者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程 度的痉挛和联合反应,如果不及时给予 抑制,会相继出现病态的肢位、姿势及 异常的运动范型,极大的影响机体机能 的恢复。
针对协同运动的训练:
协同运动多出现于脑卒中的恢复初期, 最常见于肢体刚刚出现随意运动的阶段。 表现为上肢或下肢的各个关节共同屈曲 或者共同伸展,而每个关节很难进行独 立的运动。
抑制痉挛
作业活动中对抗痉挛体位的应用 支具应用对抗痉挛(AFO、伸碗支具) 作业活动中活动量控制 感觉刺激技术 采用牵拉、挤压、快速
磨擦等方法来降低患上肢的张力。如利 用负重练习或在负重状态下的作业活动 以降低患上的肌痉挛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和改善
作业活动:例如,砂板磨、桌面上的简单游 戏,进行这两项活动时,都可以用健侧手掌 按压在患侧手掌上面,保持患侧手指的外展, 同时,前伸上肢时可以达到屈曲肩关节、伸 展肘关节的目的。砂板磨的木架可以根据需 要调节倾斜角度
作业治疗中要考虑的因素
11.选择的作业活动确实是针对患者所存 在的问题具有改善作用。 1 2.所选择的项目必须获得患者本身的认 可,只有这样作业活动才能吸引患者的 兴趣,诱发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这 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基本保证。
作业治疗中要考虑的因素
1 3.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障碍 及恢复程度、认知水平、心理因素以及文化 修养程度、社会背景和患者本人的兴趣、爱 好等。 14.讨论选择的作业活动所能收到的效果是否 与患者的治疗目标一致。 15.治疗师必须对作业活动的特点、操作程序, 以所需要的患者身体及心理机能有充分的了 解。 16.对患者的动手能力给予充分的预测
分离运动出现
Ⅳ 联带运动的完成
功能转归:
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 持续低张力状态 软瘫期—恢复期 软瘫期—痉挛期—后遗症期
功能预测
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1. 自然恢复过程 2. 对临床的康复反应 3. 治疗本身的有效性
作业评估内容
1、身体能力评定
运动功能(brunnstrom、Fugle-meyer评定) 粗大的运动功能:床上翻身与坐起、坐位能 力、站位能力、移动能力、手抓握、松开 功能、双手活动能力 精细的运动功能:手指的灵活性、运动速 度、需自发性反应的运动、双手技术
活动范围、肌力与协调能力 以正常运动模式最大程度自主地单侧或
双侧使用偏瘫侧肢体
作业治疗的目的
恢复感觉、感认知能力,或减轻障 碍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促进患者对残疾作出现实性的心理 接受与调整
改善沟通与社交技巧
作业治疗的目的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促进患者重返家庭与社区,担当有
意义的角色 帮助患者建立工作、娱乐、休息间
三偏、颅高压症状、并发症表现、伴发 疾病分离运动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痉挛 2.异常姿势反射 3.异常肌张力-肌无力和肌痉挛 4.精细协调运动丧失 选择性的上肢及手功能丧失 丧失自发性反应 缺乏双手协调和眼手协调
偏瘫的运动障碍问题
A.Bobath握手状态下在桌面上进行 B.桌面上向前滚动圆柱体的活动阶段 C.地面上推动巴氏球的活动阶段
作业活动举例
② 木钉盘活动 ③ 双手协调动作训练
例一:坐位下以患侧上肢负重,用健侧 上肢进行木钉盘、拼图等活动,通过道 具摆放位置的变化,练习身体重心转移 时的上肢支撑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