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探讨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探讨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探讨 摘要: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社会环境下的高校,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挑战与机遇,培养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越显重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党员的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高素质、高技能、高社会适应化的大学生人才新标准要求,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机制,拓展思路,打造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探讨与途径 我们知道: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要培养学生成为追求真知、坚持真理,与时俱进,以先进思想品格影响社会,引导社会的人,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要探索出一条合乎国情、民情、校情的培养模式。要培养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着重大的意义,只有我们的生力军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才能带动一大片学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复杂的国内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位取向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高校发展需要不断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是一个矛盾多发期,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各式好处,而另一方面快速经济下的快餐文化,却是现代人对物质生活的极大追求,忽略了内涵式精神文化生活,以至于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状:一味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浮躁的生活态度,仇富现象、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甚至于人性缺失,而西方敌对势力更是加紧对我们实施“西化”、“分化”、“遏制”战略,他们企图通过各种途径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这个大环境下,对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思想,并未完全定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势必产生影响。 (二)高速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高素质、高技能、高社会适应化的高标准要求。 就社会需求而言,对人才的定位不再是简简单单拥有过硬的课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融入社会的素质: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维护尊严……这些种种都对高校学生特别是作为中间力量的学生党员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从总体上看,他们精力充沛,进取心强,观念更新快,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他们也还存在不足,尤其在政治素质方面的表现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在政治的敏锐性和政治热情的持久力方面存在不足;二是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自觉性与理论学习的理解力方面存在不足;三是在党员意识培养和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方面存在不足。 (三)缺乏科学机制的高校基层党建体系以至于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工作的不到位。 1.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领导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党员教育工作者队伍不够健全、稳定。特别是高职院校,人员配备不合理,专职干部少,常常出现党政领导一肩挑想象,支部不健全,在学生党员培养工作方面压力大,担子重,从而出现党员培养教育上头重脚轻,重理论轻实践或是重实践轻理论,轻重缓急不分,一把抓现象,党员发展上重数量轻质量,党员素质不高,这势必会影响到党组织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2.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培养模式的不科学:重党课,轻党性;重政治要求,轻人格培养;重学习内容,轻学习效果;重入党前培养,轻发展后教育。这种不科学的培养模式致使部分学生党员仅仅是形式上入党,而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尚未确立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和模范意识,入党动机不纯正,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党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要求。 3.放松对学生党员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第一表现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上,针对某些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的情况不够重视,仅仅下表面功夫,未从实际中找准问题所在,如有的想通过入党来为将来谋求好的职业岗位创造条件;有的不能正确理解入党所带来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有的总希望入党能给他带来个人好处等种种入党动机不纯现象。第二在预备期党员教育培养上的忽略,致使有些预备党员错误地认为预备期只是一种形式,转到正式党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放松了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进取心有所减退,理想信念有所淡化。第三对学生党员理论教育学习重视不够,重专业学习轻理论学习,重实际工作轻理论学习,对入党时党组织指出的缺点、不足,不去努力克服,反而又添新毛病,入党之后失去了再教育的机会,有的学生就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淡忘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淡薄。 4.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党组织生活程序化、方式呆板,内容缺乏新意。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上,往往上级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很少有创新,很少考虑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点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收不到实际的效果。没能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做到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和解决问题,纸上谈兵,片面的理论教学,让教育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成效。久而久之,党员们对此类接受学习教育的机会便漠然置之,心生厌倦,更谈不上通过党这个大熔炉达到“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了。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讨与途径 江泽民同志指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 这就对高校进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面提出高要求、高标准。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代表性,防止学生入党之后的素质滑坡,给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适应新时期的新情况,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需要引起注意,并加以研究解决。 (一)加强党建,做好大学生推优入党工作。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中坚力量,我们要始终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开展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坚持党员发展原则,坚持宁缺毋滥,保证质量,严格按党员标准发展党员。二是要规范入党程序,严格把控,要指定专人负责其思想政治表现的考察工作。三是积极推行“早启动,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的措施。做到每个步骤都要重视,不忽视,认真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调研,掌握好发展对象思想动态,为党组织输送合格优秀人才把好 “进口”关。 (二)常抓理论学习不松懈,强化思想政治育人环境。 对学生党员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特别是在新形势下,要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高校学生党员抵御外界不良影响,帮助他们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思想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对于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可通过四条途径,一是过好主题式党组织生活;二是针对不同层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抓好党课培训;三是健全团支部、党团小组的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四是督促学生党员以各种形式自觉学习政治理论。 (三)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学生品性修为。 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党性修养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这六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学习,加强对各类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以培养大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习惯。 2.加强个人品格的修养。 共产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得品德优秀,一个人只有品质优秀、素质优良,才是先进的,才能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榜样。“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就是强调“德”在前,“学”在后,“德才兼备”,就是强调做人的品格。这是新时期对大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党员提出更高标准,大学生党员要不断锤炼自身的思想品德,各方面创先争优,就要做到四要: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与人为善、懂得真诚、懂得宽容和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要做遵守国纪校规,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模范;四要不断加强党内生活锻炼,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用于实践,善于总结。只有时刻注重品德的修炼,将之作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用人格的魅力以赢得大家的尊重与认可,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3.抓好专业教育学习,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圣地,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各方面素质,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作准备。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高校要履行好职责,提高教育质量,要注意增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分量,要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反映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新知识,开阔视野,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既有完善个性,又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从实践中磨砺,创新党员教育模式,重视“实践”教育。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激励和鼓舞大学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身教言传,潜移默化,用人格魅力影响大学生,培养其刻苦学习、自觉奉献的精神;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开阔视野,增强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成长为一名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成为社会欢迎、地方认可、单位满意的合格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