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5.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
情境| 任务| 成果| 资源| 评估情境:
情景导入:同学们,小丽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爸爸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妈妈吃了1块,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揭示课题: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任务:
1、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
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小丽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爸爸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妈妈吃了1块,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揭示课题: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教学新知
1.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同分母分数加法
课件出示教材104页的例1
问题1:同学们,小丽正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早餐,观察图,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有关计算。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问题5:观察下面式子,谁来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归纳,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交流后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减法,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减。
2、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问题6:观察例1和例2,谁来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培养学生的动口、动脑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3、完成目标检测 P106页做一做1,2题。
1、计算。
51+53
= 1211-129= 1-3
2= 4-1= 7-3= 4+2=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独立完成目标检测题。
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本节课目标检测试题的数量和内容可具体调整。
4.总结
问题7: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自主举手回答。
三、板书设计
5.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例2
资源:
软件:Powerpoint演示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