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资料第7章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s)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资料第7章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s)
第2年
60000 24000 36000 24000 6000 30000 6000
第3年
60000 24000 36000 24000 6000 30000 6000
合计
180000 72000 108000 72000 18000 90000 18000
(1) 销售收入(销售量×10) (2) 销售成本(销售量×4) (3) 贡献毛益(1)-(2) (4) 固定性制造费用 (5)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成本 (6) 固定成本(4)+(5) (7) 税前净利
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成本按成本性态不同可分为:
(1)固定成本(Fixed Cost) (2)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3)混合成本(Mixed Cost)
固定成本(Fixed Cost)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
范围内,不受业务量的变动的影响而保 持不变的成本。
如: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劳动保
采用完全成本法,不论是产成品、在产品还 是已销商品,其成本均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 动成本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
3.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职能式)
销售收入(销售数量×单价)
-销售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销售毛利 -期间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息税前利润 *或:销售生产成本
例题:某企业最近3年只生产一种甲产品,资料如下 (单位:件): 项目 期初存货量 本期生产量 第 1年 500 8000 第 2年 500 8000 第 3年 1500 8000 合计 500 24000
本期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8000
500
7000
1500
9000
500
24000
500
甲产品每件售价12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5元,固定 性制造费用24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总额 25000元。
护费、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按直线
法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固定成本的种类
固定成本按是否受管理当局的影响分为:
(1)酌量性固定成本 (Discretionary Fixed Cost)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 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也 称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 如:广告费:职工教育经费;技术开 发费;
第三步:编制完全成本法下的收益表
序号 项 目 第 1年 60000 0 48000 48000 第 2年 60000 0 56000 56000 第 3年 60000 14000 40000 54000 合计 180000 0 144000 144000 (1) 销售收入(销售量×10) (2) 销售成本 (3) 期初存货成本 (4) 本期生产成本 (5) 可供销售产品成本(3)+(4)
变动成本
(Variable Cost)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
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
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
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的种类
(1) 酌量性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 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 成本。 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 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 售佣金;
(2)约束性固定成本 (Committed Fixed Cost)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 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也称承诺性固定成本。由于约束性固定 成本与企业的经营能力有关,因而也称 为“经营能力成本”、“能量成本”。 如: 按直线折旧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房屋和设备的租金; 不动产税金;财产保险费
(四)合同认定法
在合同、契约以及管理制度的计费中
明确分别规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四、成本性态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范围”的局限性 (二)“成本与产量之间完全线性联
系”的假设,不可能完全切合实际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二、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12000
56000 28000 25000 3000
4000
72000 36000 25000 11000
4000
192000 96000 75000 21000
税前利润差异分析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差额 7000-7000=0 3000-0=3000 11000-14000= -3000
(7) 税前净利(3)-(6)
49000
7000
49000
0
49000
14000
147000
21000
第三步:编制完全成本法下的收益表
序号
(2) 销售成本
项 目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96000 84000 108000
合计
288000
(1) 销售收入(销售量×12)
(3) 期初存货成本
(4) 本期生产成本 (5) 可供销售产品成本(3)+(4)
=销售数量×完全成本法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贡献式)
销售收入(销售数量×单价)
-变动成本(变动性生产成本+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
=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
=息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销售数量×(生产+销售管理)单位产品成本
注意:贡献毛益具体分为制造贡献毛益(生 产贡献毛益)和产品贡献毛益(总营业贡献 毛益) 制造贡献毛益=销售收入-产品生产变动成本 产品贡献毛益 =制造贡献毛益-销售管理变动成本
合计
288000 120000
(1) 销售收入(销售量×12) (2) 销售成本(销售量×5)
(3) 贡献毛益(1)-(2)
(4) 固定性制造费用 (5)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成本
49000
24000 25000
63000
24000 25000
168000
72000 75000
(6) 固定成本(4)+(5)
第七章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性态的意义
(一)成本性态的涵义 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也称为成本 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 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二)成本性态的意义 成本性态分析 1.是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前提条件 2.为进行本量利提供了方便 3.是正确制定经营决策的基础
第一步: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成本资料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成本 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成本合计 4
变动 成本法
4
完全成本法 第1年
4
第2年
4
第3年
4
0
0
4 8
0
3 7
0
6 10
第二步:编制变动成本法下的收益表
序号 项 目 第1年
60000 24000 36000 24000 6000 30000 6000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1 高低点法 2 散点图法 3 最小二乘法
(二)工程研究法 (三)账户分类法 (四)合同认定法
(二) 工程研究法 (Engineering Approach)
又称工程分析法、技术测定法
(Technique Determine Approach) 工程研究法是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 法来研究影响各有关成本项目数额大 小的每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直接估 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 成本分解方法。
(2) 约束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 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其单位成本受 客观因素决定,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 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 如:直接材料成本
(三)混合成本(Mixed Cost)
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受业务量影响,但 其变动幅度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混合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 的成本。 混合成本的类型 (1)半变动成本 (2)半固定成本 (3)延伸变动成本
(三) 账户分类法(账户分析法) (Account Analysis Approach)
账户分务量之间的依存关 系,从而确定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分解 方法。 账户分类法的基本做法是: 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的具体内容, 判断其特征是更接近于固定成本,还是更 接近于变动成本,进而直接将其确定为固 定成本或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法产生以后,人们将传统的成本计 算模式称为“制造成本法” ,也称为完全成 本法 。 由于完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产 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所以,这种成本计算模 式又称为“吸收成本法” (Absorbing Costing )。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2.存货成本的估价不同
通常,“贡献毛益”前未加任何定语,则指 的是“产品贡献毛益”。
通用规律:
在完全成本法下
1.当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期末=期初); 息税前利润(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2.当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期末>期初); 息税前利润(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3.当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期末<期初); 息税前利润(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一、 变动成本法与 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变动成本法的涵义(Variable Costing )
所谓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 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固定性制 造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完全成本法
(Full Costing )
原因: 第一年:存货量无变化,差额为零; 第二年:增加了1000件存货,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比 变动成本法的存货多吸收了3000元(1000×3)的 固定制造费用。 第三年:减少了1000件存货,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 1000件所含的3000元(1000×3)的固定制造费用, 进入了利润表的成本中,所以比变动成本法减少了 3000元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