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工艺标准格式范本

施工工艺标准格式范本

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版本:第1版文件编号:JGSZ-JS-2010-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市政道路和公路的桥梁桩基中粘土、粉质粘土、杂填土和含少量砂、石粘土层及岩石持力层,无地下水或地下水位低,桩径(或边长)大于1m,孔深40m内的人工成孔灌注桩基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2.0.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0.5《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2.0.6《钢筋焊接验收规范》2.0.7《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50/5027-2004 )2.0.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2.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10《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JGJ94-2008)(JGJ106 —2003 ) (JGJ T93-95 ) (JGJ18 —2003 ) (DB(CJJ2-90 ) (JTJ041-2000 )2.0.1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A1499 )2.0.13《硅酸盐业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1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15《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2.0.1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1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3施工准备3.1材料要求3.1.1水泥:宜采用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3.1.2砂:特细砂或细砂含泥量不大于5%。

3.1.3石子:粒径为5-32mm卵石或碎石;桩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径不大于50mm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于2%。

3.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3.1.5外加剂应通过试验选用,粉煤灰掺合料按试验室的规定确定。

3.1.6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3.2主要机具设备3.2.1 一般应备有三木搭、卷扬机组或电动葫芦、手推车或翻斗车、镐、锹、手铲、铁锤、风镐、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低压12v、100W )、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木辘轳、钢爬梯、安全帽、安全带等)。

322模板:①48 X3.5钢管、扣件,弧形工具式钢模二块拼装。

卡具、挂钩和零配件。

木板、木方,8号或12号槽钢等。

3.3作业条件3.3.1人工开挖桩孔,井壁支护应根据该地区的土质特点、地下水分布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进行井壁支护的计算和设计。

3.3.2开挖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

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

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通风、安全设施准备就绪。

3.3.3修筑施工便道和出碴道路。

3.3.4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3.3.5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

测定高程水准点。

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复核手续。

3.3.6按设计要求制作钢筋或预扎好钢筋笼。

3.3.7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桩底以下0.5m左右。

3.3.8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关重要,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4施工操作工艺4.1工艺流程图下一循环_桩基石方开挖----- -----------________ F ~桩孔验收钢筋笼制作吊装浇注前检查I 丁—! ―钢筋验收—桩基砼浇筑—桩基检测4.2场地平整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准备场地,布置排水沟,修筑出碴道路,同时对施工用水、动力供应、砂石料场、拌合机位置、钢筋加工场地,施工便道作统一的安排。

4.3放线定桩位及高程431平面控制:开工前首先对设计图纸提供的桩位坐标进行设计复核,在复核无误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外业测设工作,根据业主提供的勘测资料进行复测,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定点;再用仪器测出相邻桩间距和纵横轴线上桩位间偏差进行校核,若能满足规范要求,则确定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依据布置十字骑马桩,施工过程中每下挖2米就用骑马桩恢复桩位中心,用垂球对桩位及孔直径、垂直度进行校核,待桩挖至设计标高后会同监理对桩孔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检测。

432高程控制:对业主提供的高程基准点进行复测,在保证基准点正确无误的情况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方便施工的原则,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施工现场。

桥长3000m以上按二等水准测量,桥长1000〜3000m 按三等水准测量,桥长1000m按四等水准规范要求进行施测,利用已测设的闭合水准路线上就近点将各孔高程进行控制,孔底高程用钢尺测量孔深后根据孔口高程计算孔底标高。

4.4桩基土方开挖桩基土方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成型,挖孔顺序依据土质、桩孔布置形状及工程进度而定。

垂直取土由井口设置转盘轱辘,用人力摇动轱把或电动葫芦垂直提升吊桶至井口后,再用人力将吊桶提至孔边2m以外堆放,再集中挖掘机装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

开挖桩孔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及孤石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中间部份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按设计桩直径有效地控制开挖桩孔的截面尺寸,每节开挖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在0.5〜1.0m为宜。

4.5安装提升设备第一节桩孔成孔以后,第一节砼高出地面200〜300mm设砼护圈, 防止杂物及地表水流入孔内。

在砼护圈上架设垂直运输支架。

支架有:木搭、钢管吊架、木吊架或工字钢导轨支架几种形式;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支架搭设好后在上方搁置木枋,满铺三色布形成防水雨棚,确保雨水不进入桩内。

见下图。

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电动葫芦或穿卷扬机的钢丝绳,选择适当位置安装卷扬机。

如果是试桩和小型桩孔,也可以用木吊架、木辘轳或人工直接借助粗麻绳作提升工具。

4.6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和通风机461在安装滑轮组及吊桶时,注意使吊桶与桩孔中心位置重合,作为挖土时直观上控制桩位中心和护壁支模的中心线。

铁皮吊桶图462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12V、100W )、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

桩口上设围护栏。

463有杂填土桩孔深大于6m,无杂填土桩孔深大于10m时,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

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

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视观察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呼应,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6.4当地下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

地下渗水量较大时,吊桶已满足不了排水,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程水泵沉入抽水,边降水边挖土,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

应日夜三班抽水,使水位保持稳定。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采用统一降水的措施,再进行开挖。

465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应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人。

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

吊运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

4.7砼护壁施工4.7.1 土层和地质条件较差部份,挖孔桩施工采用开挖一段即浇一段砼护壁,每开挖1m衬砌1m,衬砌护壁厚度为15〜25cm或按设计(详见附图),护壁的施工应在挖至支模深度后,及时扎筋、支模并浇筑砼,护壁拆模强度应达到1MPa以上。

拆模后继续进行上述施工,依次循环进行直至稳定基岩。

注意每次混凝土衬砌浇筑前都要将内模定位一次,以保证桩的垂直度和水平位置。

为防止桩孔土体塌滑和确保施工中操作安全,回填土层、杂土层、残坡积层按500〜800mm —节垂直下挖。

若施工中出现涌土、涌砂时,每节护壁高度按500mm 施工,并随挖、随验、随浇砼,并视情况采用有效措施对护壁做临时支撑,确保施工安全。

4.7.2护壁施工采用圆台形工具式内板模拼装而成,上下各设一道环形支撑,模板用0.8mm 厚铁皮加工制成,模板上口直径按设计桩径+2cm,下口直径增大100mm。

4.7.3护壁砼浇筑:人工浇筑,人工捣实,混凝土强度一般按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按C20,坍落度控制在100mm,确保孔壁的稳定性。

4.7.4为了减少地面及地下水对护壁的侧压力,在涌水大的土层等透水层护壁处埋©48X3.5的钢管泄水孔,每节护壁设3个,均匀分布在护壁上。

挖孔、护壁及泄水见示意图。

护壁钢管泄水管4.8桩基石方开挖4.8.1 土方段开挖完成进入稳定基岩段用空压机带动风镐及人工的配合进行石质段桩孔开挖(稳定基岩段不设护壁)直至符合设计要求报有关单位人员对桩基检测和和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用5cm厚C30砼封底, 以防孔底基岩风化。

当开挖中遇到岩石较坚硬也可采用钻机钻炮眼小药量电引爆的浅孔爆破施工,爆破后再采用人工清凿继续开挖,以这种方式循环进行施工。

4.8.2开挖扩底部分桩底可分为扩底和不扩底两种情况。

挖扩底桩应先将扩底部位桩身的圆桩体挖好,再按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扩充成设计图纸的要求;扩底部分为岩石时应按设计图纸尺寸要求剔桩边槽,边向下凿打边复核桩周边位置尺寸,对超出验收标准的护壁进行修打。

4.8.3检查验收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扩头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

做好施工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4.9钢筋制作安装4.9.1进场钢筋按品种、规格、型号分类堆放整齐。

并加垫木方和覆盖,避免钢筋锈蚀,钢筋检验合格后设置标识牌。

4.9.2所有钢筋下料不得用氧割或高温切割,下料长度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超过规范允许范围,在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数量不超过总量的50%,相互错开长度不小于35d,钢筋加工时确保钢筋弯曲半径,弯钩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加强箍筋在预先制作的加工平台上弯曲成形,其它钢筋用弯曲机制作,①》16的钢筋,按设计采用螺纹套筒机械连接,箍筋与主筋用点焊,螺旋筋接头绑扎搭接。

4.9.3钢筋在钢筋房根据各桩成孔深度制作,运送到桩孔旁,在桩孔位上绑扎钢筋成型,用10T手动葫芦或汽车吊缓慢沉入桩孔内。

494钢筋用手动葫芦沉入桩孔内后校核其中心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校核定位符合要求后将钢筋胧上口作好加固措施,以防砼浇筑时钢筋骨架位移。

桩基钢筋笼吊装图4.9.5钢筋笼安装放置至桩孔内后,报有关单位人员对桩基钢筋笼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浇筑桩基混凝土。

4.10桩基砼浇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