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政治最新练习试题

2020年高考政治最新练习试题

2020年高考政治最新练习试题第I卷(48分)1.右边漫画中,主人公A.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B.犯了经验主义错误C.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犯了教条主义错误十届全国人大会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国内和外企业两税统一,税率25%。

内外资企业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回答2~3题。

2.企业所得税是①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②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种③以经营活动的营业额为征收对象的税种④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种重要税种A.①②B.①④C.①③D.①③④3.十届全国人大会五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才使内外资企业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合法竞争。

这说明A.有法必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B.国家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表决权D.有法可依才能够确保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工商银行的A股股票2020年正式上市,股票价格由最初的3元多,上涨到5元。

2020年3月成为上海交易市场恒生指数的重要参数。

回答4~5题。

4.我国政府批准中国工商银行上市发行股票的目的是A.减少金融风险B.筹集社会资金C.获得额外收益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5.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信用卡,信用卡给人们带来多种便利。

下列对信用卡认识正确是A.利用信用卡取款、存款是一种消费行为B.利用信用卡消费和结算是一种支付行为C.利用信用卡结算和查询是一种投资行为D.利用信用卡贷款消费是一种流通行为在互联网上写博客当今成为流行之事。

各界人士纷纷“开博”,甚至政府部门也不甘寂寞,竞相投入博客之中。

局长开博,厅长开博。

回答6~7题。

6.政府部门和政府的官员在网上开设博客①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②有利于发挥民主监督的职能③能够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④有利于了解民意,发现问题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一搏客写道:网络的自由和开放性,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接近于本真状态,这种本真状态使人们脱下“虚假”的外衣。

脱下“虚假”的外衣,有利于做到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③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律师作为法律从业人员.有为委托人辩护的权利,但是必须维护法律尊严。

律师作伪证,违背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D.对人民负责原则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文学中,这种以物拟人写法反映的哲理是A.物质不能脱离意识而存在B.物质的具体形态由于意识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的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多样性10.为建设主义新农村,我们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发晨,针对长期以来城乡分离的局面.有专家大声疾呼:中国要第三次“解放农民”,农民的第三次解放就是给农民以国民的待遇.给农民以国民的待遇需要保护下列权利中的①平等就业权和选择职业②消除现存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③遵守职业道德④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④11.中国政府对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输华商品实行零关税待遇,支持这些国家加快发展。

这一做法①表明税收是调节对外贸易的手段②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③是国家实施经济职能的体现④表明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圣经》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们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要将“马太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国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C.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D.努力提高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职业道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3.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32分)图9 2002-2020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注:2020年我国粮食价格上涨26%。

2020年粮价继续上涨。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

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的1/8,第三产业的1/4。

材料一 2020年中央组成多个调研组走村入户对13个省进行调研。

调查结果是: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办事不公、以权谋私、不按规定处置土地等问题突出。

一些地方的农村财务比较混乱,不公开,农民意见很大。

材料二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

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一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表一说明什么问题?(6分)(2)分析“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对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0分)(3)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政治措施。

(8分)(4)材料二给了我们哪些认识论方面的启示。

(8分)14.经过各级政府的艰苦努力,“愁欠薪、怕工伤、无社保、工作不稳定”,这些农民工传统的四大闹心事儿初步得到解决。

2020年两会开幕之际,有农民工通过人大代表寄语两会,坦露他们新的四“忧”:一忧工作需要“充电”,二忧子女教育质量,三忧家乡基础设施,四忧父母医疗保障。

他们急切渴望“公共财政的阳光尽快照耀到农村”。

(7)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政府应怎样让“公共财政的阳光尽快照耀到农村”?(12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农业部近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包装标识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农药与添加剂使用、动植物疫病防治的执法司法工作。

(8)有人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因此粮食生产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越低,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

请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分析这种观点。

(8分)答案1. B2.B3.D4.D5.B6.B7.A8.B9.D 10.D 11.C 12.B13.(1)从2020年起,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业基础得到加强。

(2分)粮食价格上涨,粮食求大于供。

(2分)比较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基础还不够稳固。

(农业基础还须加强)(2分)(2)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2分)随着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必须保护耕地。

保证粮食生产,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2分)②红线可以遏制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无序扩张,促进工业走新兴工业化道路。

(2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三大产业合理发展(2分)③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分)(3)①正确行使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利用。

(3分)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立法机关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保护耕地提供法律依据。

(1分)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1分)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对违法土地法要求的给法律制裁。

(1分)③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防止以权谋私、不按规定处置土地。

④公民权力与义的统一。

农民真正行使监督权,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时保护好耕地。

(2分)(4)规律是可观的,(1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2分)违背客观规律,就要失败。

在土地问题上应该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1分)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分)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

是从实践中得到的真理性认识。

应该记住这一历史教训,用它指导我们的实践。

(2分)14.(7)政府:①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财政支农支出预算的执行,保证资金投入及时足额到位;②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发挥财政集中资源和调控分配的重要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③认真履行文化职能,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同时,加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④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

(1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8)事物总量保持不变,但内部构成要素的结构和排列次序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发展现代农业,要学会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以此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分)量变只有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才能保持事物原有的性质,要坚持适度原则。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