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3.2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2.原则: 合理用地。
依法合理用地是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以 依法合理使用土地为重要特征的科学用地观, 是科学发展观的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主题 中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就必然要求合理用 地、依法用地。
中国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治理
3.构成比例:
国家颁布的城乡主要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标准: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住宅区
(2)商业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 街道两侧。 区位: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 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形成原因:位于市中心,交通 便利,消费人口、流动人口多。区位特征:位于 市中心,城市商业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 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茂密;内部存在 着明显的分区。 外围商业区——形成原因:距市中心较近,通 达度好,人口稠密区。区位特征:中心商务区外 围、交通干线两侧或干线交汇处。
曹妃甸工业区
上海化学工业区规划总平面图
(4)其他功能区: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 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 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 小,或是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功能区。
行政区
文化区
4.功能分区原则:
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地的经 济效益;
二、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址
1.要符合城乡规划中对土地使用的要求, 并兼顾与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
2.要与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对于影响 环境卫生极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 应避开城市的水源保护地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 风地带以及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保护区;
3.要与城乡现状相衔接。
我国核电项目选址在 沿海地区的原因:
3.掌握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
能力目标:
1.能够判断某一城市或村镇的用地是否合 理;
2.能够判断某一城市或村镇规划中的项目 选址是否合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合理用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尤其是经济因素 的影响;
2.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 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
二、选择: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控制性详细规 划的内容包括( ABD)
A.规定土地使用性质 B.规划控制要求 C.布置总平面图 D.市政管线规划 E.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 规划设计
2.对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为(ABCE )
A.用地条件 B.选型 C.朝向 D.空气质量 E.群体组合
2.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址:要符合城乡规划 中对土地使用的要求,并兼顾与其他建设项目的 关系;要与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对于影响环境 卫生极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应避 开城市的水源保护地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 以及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保护区;要与城乡现状 相衔接。
3.土地利用原则:合理用地。
2.划分:
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 有其他功能。
济南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发展“一脊两翼”
3.类型:
(1)住宅区: 面积和形状:面积最大(40%~60%),团 块状。
地位: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 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 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后居 住区和工厂分离,形成住宅区;因经济收入、消 费水平而分化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4.功能分区原则: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 片,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
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 方面的要求。
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 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 的需要。
高考链接
(2008年山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 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C)
三、解答:
1.简述功能分区的原则。
答案: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 地的经济效益;
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 方面的要求;
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 时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 象的需要。
2.下图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
海南城乡土地利导用入差异新及课其优化策略探讨
基于对海南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揭示出城乡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城乡土地利用效率的 区域差异特征。提出海南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利 用优化与管理创新策略是: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革新理念和管理体制,探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资 源管理创新途径;②通过完善土地市场配置机制,确立 农民作为土地产权的主体身份,保证农民土地交易和经 营的合法利益,提升农村生产力;③政府应通过加大农 村土地整理力度,扶持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城 乡经济发展。
主要分为:
(1)利用它的空间营造生存发展场所;
(2)利用它的生产功能,获得各种生活、 生产物质。
工业建筑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思考
比较城市和村镇建设用地类型,它们存在哪 些关系?
答 案
在用地分类上,城市比农村多一项“特殊用 地”,差异不大。但在每一种用地中,城乡的用 地内容差异较明显。因为城市人口、物质及生产、 生活活动都十分集中,所以在用地内容上也较农 村更为丰富。
中 心 商 务 区
外 围 商 业 区
(3)工业区
工业集聚的原因与意义:现代工业生产专 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强,共用 基础设施。
面积、形状:较大部分,环状或带状,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为了寻求低成本、大空 间的经济效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趋向于沿 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运输量大)。
南港工业区规划图
难点:
能够描述一个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区结构特点。
一、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利用
台 州 市 路 桥 区 分 区 规 划
1.土地利用类型
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 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 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 是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的过程 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 地利用类别。
类别名称
占建设用地的 比例/%
居住建筑 用地
工业建筑 用地
道路广场 用地
公共绿地
20~32 15~25 8~15 8~15
村镇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类别名称
居住建筑 用地 工业建筑 用地 道路广场 用地 公共绿地
占建设用地 的比例/% 30~70
6~20
9~19 2~6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现状分布
思考
在现代城市的各大用地中,关工业用地 的比例将逐渐降低,请简单分析其原因。
————《资源科学》(2007年06期)
你能说出某一地方的城乡土地利用与 功能分区情况吗?
第二节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利用 城市规划中的项目选址 城乡规划中的功能分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一个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区结 构特点;
2.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尤其是经 济因素的影响;
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
局的工厂是( A )
A.建筑材料厂 B.化肥厂
C.冶炼厂
D.电镀厂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
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 B)
A.① B.② C.③ D.④
3.某市在城市主干路东侧一块平坦的空地上, 拟建一个小区,规划实施方案见示意图。 请你评析一下该方案的优缺点(不考虑相关经济技 术指标问题)。
2.巴西利亚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答案:巴西利亚的各功能区功能清楚,布局 力求完整连片;亲近自然,注重环境保护;个功 能区之间联系方便,且避免互相干扰;功能区的 空间组合充分考虑到城市的需要,形成有特色的 “十”字形空间形态。
课堂小结
1.土地利用类型:利用它的空间营造生存 发展场所;利用它的生产功能,获得各种生活、 生产物质。
答案:(1)空间组织比较清晰合理,住宅朝 向好。
(2)小区主要绿地、步行、水景系统纵其南北, 位置适中。
(3)幼儿园、物业管理中心位置适中。 (4)主要出入口不要开在城市主干路上。 (5)地下车场出入口离小区出入口太近。 (6)在住宅楼间布置停车场,对居民干扰大。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解析:5题“当地1月平均气温3℃”→南方地 区,图中农作物有油菜,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 江中下游地区。
6题该地种植结构的变化具有城郊农业特色, 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巩固训练
一、填空: 1.在用地规划中必须坚持___“__合__理__用__地__”__ 的原则。 2.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 是__城__市__的__发__展__现__状__和__城__市__自__然__环__境__状__况____。
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 面的要求。
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 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 的需要。
巴西利亚
思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你认为巴西利亚良好的人居环境与其明确 的职能定位有什么关系么?为什么?
答案:有关系。巴西利亚作为巴西的首都, 将自身的职能定位在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尤其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环境的美化,仅有少 量的工业布置在郊外。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解析:东南亚地区 是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
(2008年全国文综)张某承包了0.5公顷 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 温3℃。
5.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