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脱氮工艺概述

污水处理脱氮工艺概述

2020/3/16
c 反硝化反应:
63 N 2 C 3 O H 硝 H 酸 6 N 还 2 2 原 O C 2 菌 4 O H 2 O
6 总反2 N 应3 C 式为3 O O :H 亚 H 硝 3 N 酸 2 3 C 还 2 3 原 O H 2 O 菌 6- O
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
是有荷兰Delft 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 一种新型脱氮工艺。 指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直接以NH4+为电子供 体,以NO3-或NO2-为电子受体,将NH4+、 NO3或NO2-转变成N2的生物氧化过程。
发生的反应为:
厌氧氨氧化的化学计量方程式:
2020/3/16
2020/3/16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b)混合液中有机物含量不应过高:硝化 菌是自养菌,有机基质浓度并不是它的增殖限 制因素,若BOD值过高,将使增殖速度较快的 异养型细菌迅速增殖,从而使硝化菌不能成为 优势种属。
(c)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是20~30℃,15℃ 以下时,硝化反应速度下降,5℃时完全停止。
2020/3/16
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菌,生长率低,对 环境条件变化较为敏感。温度、溶解氧、 污泥龄、pH、有机负荷等都会对它产生影 响。
2020/3/16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a)好氧环境条件,并保持一定的碱度:
硝化菌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用于生长,必须氧化大量 的NH3和NO2-
在硝化反应过程中,释放H+,使pH下降,硝化菌对pH 的变化十分敏感,为保持适宜的pH,应当在污水中保 持足够的碱度,以调节pH的变化,lg氨态氮(以N计) 完全硝化,需碱度(以CaCO3计)7.14g。对硝化菌的 适宜的pH为8.0~8.4。
4、生物膜内自养脱氮工艺 ( CANON)
2020/3/16
SHARON工艺
将亚硝酸盐氧化菌 NOB 从反应器中淘洗掉,使反应器内 AOB 增 长速率大于 NOB 的增速率,通过确定合适的污泥停留时间,通过排 除剩余污泥的方式将反应器内的 NOB 逐渐淘洗出去
2020/3/16
2020/3/16
N 3 1 . 0 O C 3 O 8 H H H 0 .0 5 H 7 O 6 2 N 0 5 . 4 N 2 C 7 0.2 7 26 2 . O 4
从以上的过程可知,约96%的NO3-N经异化过 程还原,4%经同化过程合成微生物。
2020/3/16
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a)碳源:能为反硝化菌所利用的碳源较多,从 污水生物脱氮考虑,可有下列三类:一是原污水中所 含碳源;二是外加碳源,多采用甲醇(CH3OH), 因为甲醇被分解后的产物为CO2和H2O,不留任何难 降解的中间产物;三是利用微生物组织进行内源反硝 化。
(b)pH:对反硝化反应,最适宜的pH是6.5~7.5。 pH高于8或低于6,反硝化速率将大为下降。
的 程
呈胶体态的悬浮物及有机物,一般能达到排放 标准。

三级处理(tertiary),也称高级(advanced)处理:
是在一级、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难降解的有
机物、氮、磷等营养性物质进行进一步处理。
2020/3/16
城市污水经传统的二级处理以后,虽然 绝大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物被去除了,但还 残留微量的悬浮固体和溶解的有害物,如氮 和磷等的化合物。氮、磷为植物营养物质, 能助长藻类和水生生物,引起水体的富营养 化,影响饮用水水源。
2020/3/16
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c)DO浓度:反硝化菌属异养兼性厌氧菌,在无分子氧 同时存在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的条件下,它们能够利 用这些离子中的氧进行呼吸,使硝酸盐还原。另一方面,反 硝化菌体内的某些酶系统组分,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够 合成。
(d)温度:反硝化反应的最适宜温度是20~40℃,低于 15℃反硝化反应速率最低。为了保持一定的反硝化速率,在 冬季低温季节,可采用如下措施:提高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 间;降低负荷率;提高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
2020/3/16
太湖的富营养化
2020/3/16
2020/3/16
2020/3/16
2020/3/16
氮的生物去除原理
2020/3/16
氮的生物去除
废水中的氮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 四种形式存在。
(1) 生物脱氮机理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 氨态氮转化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其中包括硝 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2020/3/16
2020/3/16
传统脱氮工艺
2020/3/16
传统脱氮工艺
将含碳有机物的去除和氨化、硝化及反硝化在三个池中独立进 行。
2020/3/16
传统脱氮工艺
有机物去除和硝化过程两个生化反应在一个系统中进行,就三 段式生物脱氮工艺简化为两段式生物脱氮工艺
2020/3/16
传统脱氮工艺
2020/3/16
2020/3/16
新型脱氮工艺
2020/3/16
2020/3/16
新型脱氮工艺
生物脱氮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理论的认识,产生了 一些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下面几种主要的新型脱氮工艺
1、半硝化工艺(SHARON) 2、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 3、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 SHARON –ANAMMOX)
水解 RCH 2CN O H O H 2O H RCOH N C3H OO 细菌分解 RC2 C HO N O O 2H R HCO C C 2 O N O3H O
2020/3/16
b 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将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
24 N 32 H O 亚 硝 2酸 2 N 4 菌 O H 22 O H 2N 2O 2O 2 硝 酸 2 菌 N3 O
2020/3/16
厌氧氨氧化菌的微生物特征
• 厌氧氨氧化菌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其细胞壁中缺乏肽聚糖,同时具有 蛋白质的S层和厌氧氨氧化体。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过程中,随 着富集量的增加,污泥外观颜色会逐渐呈现出猩红色。
• 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倍增时间较长(约为lld),所以其在培养过程中需要 有效的生物质在系统中停留。
2020/3/16
Contents
1
污水处理分类与方法
2
氮的生物去除原理
3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4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2020/3/16
2020/3/16
污水处理分类
一级处理(primary):也叫初级处理,该过程
只能除去废水中的大颗粒的悬浮物及漂浮物,

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二级处理(secondary):一般可以除去细小的或
2020/3/16
自然界anammox菌的发现
2020/3/16
2001年12月,生化学 家Marcel Kuypers在 黑海85-100m深处发现
了厌氧氨氧化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发生厌氧氨氧化的前提条件是氨和亚硝酸 盐同时存在,且不存在氧。
•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氧供应不足或电子 供体有限,常常发生氨氧化成亚硝酸盐或硝 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的情况。在湖泊底泥 和海洋沉积物的好氧/缺氧界面上,氨和亚硝 酸常常共存,它们是AAOB(厌氧氨氧化菌 )的良好生境。
2026 0/3/16 3 N 5 C 3 O O H 反 H 硝 3 N 2 化 5 C 菌 2 7 O H 2 O 6- OH
反硝化菌属异养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存 在时,它会以O2为电子进行呼吸;在无氧而 有NO3-或NO2-存在时,则以NO3-或NO2-为电子 受体,以有机碳为电子供体和营养源进行 反硝化反应。
2020/3/16
有机氮
RCH 2CN O H O H 2O H RCOH N C3H OO
(蛋白质、尿素) RC2 C HO N O O 2 H R HCO C C 2 O N O3H O
细菌分解和水解
氨氮 同化
有机氮
有机氮
(NH3-N)
(细菌细胞)
(净增长)
O2 硝化
自溶和自身氧化
2020/3/16
2020/3/16
前置反硝化脱氮工艺
80 年代后期出现了前置反硝化工艺,即将反硝化区域 设置在系统前端,通过设置消化液回流为反硝化提供硝态氮。 前 置 反 硝 化 生 物 脱 氮 工 艺 ( 简 称 A/O 工 艺 ), 又 称 MLE( Modified Ludzak-Ettinger)工艺,如图 1-5 所示。
2020/3/16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d)硝化菌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即生物固 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SRTn,必须大于其最小 的世代时间
(e)除有毒有害物质及重金属外,对硝化反应 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还有高浓度的NH4-N、高浓度的 NOx-N、高浓度的有机基质、部分有机物以及络合阳 离子等。
Straous M.等用生物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厌氧氨 氧化污泥,表明氨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分别高达82%和99%。
2020/3/16
厌氧氨氧化研究历史
2020/3/16
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Anammox)是一类细菌,属于 浮霉菌门,“红菌”是业内对厌氧氨氧化菌的俗称,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它 们可以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氨氮转化为氮气去除。它们对全球氮循环具有重要 意义,也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细菌。
2020/3/16
2020/3/16
2020/3/16
A2O脱氮工艺
内回流(硝化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