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的本质与实现路径

论文的本质与实现路径

学术论文的本质与实现路径
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邰永林
(2016年1月18日)
为什么要讨论论文的本质,是因为我在参加全省法院学术论文评选时看到大家所犯的两个重要错误而有感而发。

在我和禹会区法院李庆同志交流时,其很受启发,论文很有改观,获全国法院第二十七届学术研讨会三等奖,但还有问题。

两个重要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东西,论证自己的东西,以致忽略了大师观点的叙述,也即我在《全国法院学术论文撰写技能培养与指导》一书中所常常强调的,必须与学者对话问题。

也即没有把大师的观点叙述透,没有把学者研究的历程描述清楚。

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我的观点新,就OK。

其实不是这样的,是对学术论文本质的一个误解。

大师牛顿还承认,我们只不过站在前人肩膀上更进一步。

如何体现站在前人肩膀上,就是在一篇论文中将大师研究观点逐一阐述。

把学者研究状况研究清楚了,才能讲自己的。

典型的如中国社会科学刊登的《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一文,花大篇幅来叙述国内外大师对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的研究,然后才讲自己的观点,以及与大师观点不同之处。

二是不知道反思,或者仅
仅反思自己知道的一点东西。

为什么,原因有很多,关键是对通说不清楚,对大师的观点不清楚,也即是第一个问题没讲清楚,很难对其进行反思。

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清楚学术论文的本质与任务。

尽管没有学者专门研究学术论文的本质与任务,但结合个人实践,个人认为学术论文,特别是应用型学术论文,其的本质和主要任务有:
第一,反思类。

也即用实践新情况、新问题反思通说、反思上级单位制定的政策、反思上级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或者是探究事物的本质。

前者的例子俯首皆是,如每年一度的全国法院学术论文,无不是以实践来反思上级政策、反思上级解决问题的思路。

典型的如一等奖论文《论“统一裁判尺度”在基层法院的实现路径——以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微观运行为视角》、《透视撤诉率: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失效——以法院∕法官的行动选择为视角》、《合同无效认定路径之反思与重构——以强制性规定区分为视角》等,均是以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政策制定。

第二,弥补类。

即现存制定存在不足,需要制度填塞。

典型的如一等奖论文《权利保护与漏洞填补:行政诉讼紧急审理程序的建构》、《对于完善刑事瑕疵证据补救制度的思考——以某中级法院普通刑事案件判决为样本》、《司法涅槃的重要场域:民事宣判程序的现状检讨及构建思考》等,这些
确实是作者发现了现存制度之漏洞而写的文章,其意义非常重大。

如行政诉讼紧急审理程序,我们确实没有,实践中又需要。

此类文章很有价值和意义。

第三,检验类。

即对重大司法原则、立法制度的检验。

通过考察实践运行之特征以促进制度之完善。

典型的如一等奖论文《可预见性与确定性:合同法上可得利益赔偿的规则选择》、《公司担保规则的司法续造——基于145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十年回首:对法官遴选制度的检视与修正——基于对东部地区基层青年法官司法能力的调查分析》、《正当程序原则在行政诉讼中适用的困惑与出路——以最高法院所发布九个权威案例为核心的调研》、《超越理论纷争:公平责任一般条款的司法适用——以100份侵权案件判决书为分析样本》等,均是对重大司法原则、司法政策的一个检验,在考察司法实践过程来促进制度不断完善。

第四,直攻类。

即直接就大家公认的重大疑难问题进行研究。

问题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重在研究的方式、方法。

典型的如一等奖论文《论民事诉讼中日常生活经验法则不当运用问题》、《债务性质未定前提下执行夫妻财产的实践乱象与出路民事二审裁判方式的缺陷与重构》、《从粗放到系统:论司法公信力评估体系的构建》、《人民法院民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之探索——以统一法秩序的司法立场为视角》等。

上述论文直接就重大问题来论述,着实令人佩服。

第五,本质类。

即探究制度的本质,其难度和深度令人敬佩,该类文章较少,需较深的理论功底。

典型的如一等奖论文《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决定书的效力及其瑕疵救济——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

这是最令人佩服的一篇论文,多年后读来,依然让人钦佩。

第六,综述类。

即对某个制度变迁进行综合叙述,该类文章获奖,特别是大奖较难,但也有出乎人意料的,典型的如一等奖论文《超越个案:诉讼批复答复的价值解析与功能优化——以我国三十年来行政诉讼批复答复的实证考察为视角》。

这类文章也有很高价值,奠定了该课题的基础。

一起从观念改变开始。

当大家意识到学术论文的本质和基本任务之后,再写论文,我深信,那意境和重点就会更加突出和集中了,获得大奖的机会就会与日俱增,指日可待。

学术论文的本质以及完成本质的路径与形式项目内容示例
学术论文的本质在于反思反思通说/
上级政策
思路/解决
问题的思

实现本质的路径与方式6类
反思类检验类弥补类直攻类本质类综述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