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能力倾向及测量

职业能力倾向及测量

• 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生活着土人,他们不愿意被外人打 扰,一天,一个探险家到了岛上,被土人抓住,土人的祭 司告诉他,你临死前还可以有一个机会留下一句话,如果 这句话是真的,你将被烧死,是假的,你将被五马分尸, 可怜的探险家如何才能活下来?
• 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 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 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 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 工人付费?
• 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天平一只,如 何只用天平称三次将140克的盐分成50、 90克各一份?
• 答案:
• 两次弄断就应分成三份,把金条分成1/7、2/7和 4/7三份。第1天给他1/7;第2天给他2/7,让他找 回1/7;第3天再给他1/7;第4天给他那块4/7,让 他找回那两块1/7和2/7的金条;第5天,再给他1/ 7;第6天和第2天一样;第7天给他找回的那个1/7。
2.多重能力倾向测验
• GATB:普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 ,简称GATB),最初是美国劳 工部队从1934年利用了10多年时间研究制定的。 它是对许多职业群同时检查各自的不适合者的一 种成套测验。由于这套测验在许多国家被广泛使 用,因而倍受推崇。后来,日本劳动省将GATB 进行了日本版的标准化,制定成《一般职业适应 性检查》(1969年订版)。这套测验主要是实现 对许多职业领域中工作所必需的几种能力倾向的 测定。它由15种测验项目构成,其中11种是纸笔 测验,其余4种是操作测验,两种测验可以测定9 种能力倾向。
• 门萨中国入会的必须条件:

1。禁止在中国进行政治犯罪。

2。年满18周岁。

3。在门萨中国官方网站提交申请,并通过统
一安排的门萨入会测试。
测试一下你的智力吧:
• 拣豆子
• 在测评人面前一个碗里混放着红豆和绿豆,再给两个 空碗,要求你在10分钟内把红豆拣到一个碗,把绿豆 放进另一个碗。
• 分蛋糕
研 个体能力以一两种为主并 彼此无关的原 操作、材料内
究 兼备几种能力。特殊能力 始能力所构成 容和成品三个

越精,一般能力越多,一 的。大多数能 变项构成的, 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就 力可分解为七 像一个由长、
越大
种原始的因 宽、高三个纬
素……
度组成的方块
另外:20世纪90年代,美国彼特·沙洛维和约翰·梅耶把“情绪智力从人类的智慧中分 离出来,并把它界定为人的社会智能的一种类型。
等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思维是 智力的核心。
• 从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新的概念引起了人们 的广泛兴趣,那就是“情绪智力”。
• 情绪智力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和新罕布尔大学 的梅耶于1990年提出的。
• 所谓情绪智力就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 行为的能力”。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典型题目
• (1) 15 18 14 20 13 22 ( ? ) 24
• A.12 B.11 C.10 D.9 • (2)做一面国旗要3种颜色的布,问做三面国旗要
用几种颜色的布?
• A.9 B.7 C.5 D.3 • (3)哥白尼地动学说( )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
来任何一种学说可以与它比拟 • A.震撼 B.冲击 C.震动 D.撼击 • (4)事件排序 ①.受到嘉奖 ②.技术革新 ③.捐献
• (三)多项能力与职业意向测验:选取和社会大多数职业活 动有密切关系的六个纬度进行测评……
1.特殊性倾向测验
• 鉴别个体在某一方面是否具有某项潜能的工具 • 这类测验最初是为了弥补智力测验的不足而编制
和使用的,最早出现的特殊能力测验是机械能力 倾向测验。主要包括四大类: • 机械倾向性测验:明尼苏达空间关系测验、贝内 特机械理解测验 • 文书能力测验:明尼苏达文书测验、一般文书测 验 • 心理运动能力测验 • 视觉测验
除此之外,营养状况、个人的爱好、兴趣等对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影响。
(四)、职业能力倾向及测验
• 能力倾向:一种潜在的与特殊的能力(尚未接受教育训练前 就存在的潜能)。它与经过学习训练而获得的才能是有区别 的。
• 职业能力倾向:指与个体成功地从事某种工作有关的能力因 素,是一些对于不同职业的成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贡献的 心理因素。
刘备的情商
•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后裔,但家世没落,靠织席贩屦为 生。出身卑微,却在乱世中杀出一片天地。这于刘备 的高情商有很大关系。面对失败,刘备从未灰心;面 对强者,刘备有着非同一般的忍耐力。
• 三国创业时期,刘备没有固定的“革命根据地”,屡 败屡战,投袁绍,依刘表,败新野,走江陵,丧妻抛 子,几次陷于绝境。但是,刘备同志从来没有被困难 吓倒,更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追求和理想,每次都能 于失败中重整旗鼓。刘备同志历经千难万险,熬到赤 壁之战后,先借荆州,后夺益州,再取汉中,三分天 下有其一。正确面对困难,主动适应环境,积极调整 心态,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在培养情商方面,刘 备确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 情绪智力包括一系列相关的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可 概括为三个方面:
– 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 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 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地 激励行为。
• 情绪智力的高低则用“情商”来衡量。
• 讨论: • 你能举出几个情商高的历史人物吗? • 听说过“厚黑学”吗
– 才能是指多种能力的结合。 – 天才则是能力的独特结合,是多种高度发
展的能力的结合。
•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教授用一种量化的标准 来衡量天才,它认为,智商如果达到140分以 上,就是天才。
• 放松一下:你了解门萨吗
• 门萨(mensa)是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的名称, 于1946年成立于英国牛津,创始人是律师贝里尔 和科学家韦尔。他们有意为聪明者建立一个社团, 通过充满挑战性的社团活动而使参加者的高智商 获得承认和不断提高,并分享彼此的成功。该俱 乐部最大特色为以智商为唯一入会标准 。
3.多项能力与职业意向测验
• 六个维度:
• 语言理解和组织能力
• 概念类别能力
• 数学能力
• 抽象推理能力
• 空间推理能力
• 机械推理能力
• 范例
阅读P89 职业能力倾向与典型工作
• 公务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 考察内容: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数量关系 • 判断推理 • 常识判断 • 资料分析
厚黑学
• 创始人为民国初期李宗吾,于1917年所提出之学
说,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 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列举了曹操、刘备、 孙权、司马懿、项羽、刘邦等人物为例,试图证 实其厚黑学而列举当中各人之脸皮厚薄与心地黑 白如何影响他们的成败。虽然厚黑学原本是李宗 吾以嘲讽手法提出的戏谑性学说,但却意外引发 热烈回响,几乎成为现代显学中的一种,也使李 宗吾成为厚黑学宗师。厚黑学从某个角度反映了 人性黑暗自私的一面,然而也反映了人们的处世 之道。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一种测量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或活动潜在 能力的评估工具,具有诊断功能和预测功能,可以判断一个 人的能力优势与成功发展的可能性,为人员甄选、职业设计 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一)特殊性倾向测验:这个测验是系列式的,包括四大类 和多个小测验,是国外企业常用的职业能力倾向性测验。
• (二)多重能力倾向测验:主要用来测量与某些活动有关的 一系列心理潜能,能同时测定多种能力倾向。
• 1977年吉尔福特根据 智力测验研究结果的 因素分析,提出了如 右图所示的智力三维 结构模型。
(二)能力结构的理论
–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同时考虑 到了智力信息加工的内容、操作和产物, 这不仅有助于智力测验研究工作的深入, 也有助于发现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 对因材施教也是有助益的。
(三)能力的影响因素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 其次,能力和知识、技能又是密切联系的。
• 一方面,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在 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另一方面,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 技能的水平。
• 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 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 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
(二)能力结构的理论
心理学家对人类能力的结构提 出了许多假设,较有代表性的为三 种理论模型:二因素结构论、群因 素结构说、智慧结构论。
能力结构理论
定义
对能力结构因素的研究
类型 二因素结构理论
群因素理论ຫໍສະໝຸດ 智慧结构理论英国-斯皮尔曼
美国-塞斯登 美国-吉尔福特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能力是由许多 智慧因素是由
(一)能力的概述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 联系。
– 首先,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
• 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 技能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按活
动方式不同,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智力活动)。
(一)能力的概述
灾区 ④受到好评 ⑤.节约资金
• A.2-1-5-3-4 B.2-5-1-3-4 C.2-4-5-3-1 D.3-4-2-5-1
• (5)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同 时,作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介的生产劳动, 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人们在加工 自然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 系,并由此形成民族的、阶级的、家庭的等复杂 的社会关系。可见,
(二)能力结构的理论
• 塞斯顿用因素分析法求得智力由七种因素构 成,被称为群因素论。
• 他把这七种因素称之为七种基本心理能力:
– (1)词的理解力 – (2)语词运用能力 – (3)计算能力 – (4)空间知觉能力 – (5)记忆能力 – (6)知觉速度 – (7)推理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