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管棚超前支护技术
三活瓣跟管钻具的组成 钻头活瓣结构
1.连接偏心钻头和钻头体的横销只起到悬挂钻头的 作,不承担扭矩,避免了销子的变形、折断所造 成孔内事故;
2.目前国内采用的偏心跟管钻头需要转动175°左右 才能实现钻头的张敛,而这种类型钻头的钻头体 正转一个很小角度(8°左右)即可使钻头直径增 大到设定的扩孔直径,钻头收回时,反转一个很 小角度即可使钻头直径缩小到设定的直径,减少 了钻头收回时被卡住的概率;
地质勘查
管棚加工与制作
浆液制作
管棚设计
建
测
钻钻
立
量
机孔
工
定
定与
作
位
位清
室
孔
插
注隧
入
浆道
管
加开
棚
固挖
设备材料准备
准备工作 安装管棚
套管定位
一节套管钻完 钻孔
安装下节套管
取出套管
孔深到位 退钻
继续钻孔
钻机移位
下一孔位
水
水泥
水泥浆池
注
浆
泵
稀释水玻璃
混 三通 合 器
钻孔注浆
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夯管法、顶管法、钻孔等。但 钻孔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成孔方法。随着钻探设备的专 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管棚专用钻机也应运而生。但管 棚钻进为近水平钻进,性质上与勘探钻孔有所不同, 对钻孔方向(空间位置)的精度要求很高,终孔测量一 旦发现孔斜或超出设计允许偏差,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 海 王 星 ” 跟 管 系 统 如 图 2-9 所 示,这种系统的内外管系统基本和 “土星“跟管系统相似,内管定心 是通过回转内管(3),借助一个螺 旋伸缩接头(8)和套管在潜孔锤外 部的带有凸台(7)的套筒(6)一 齐向下移动,使凸台座落在套管(4) 底部套管靴(5)内的台阶上。此时 将潜孔锤(1)挤向一侧,并实现偏 心钻头(2)的扩底钻进,偏心钻进 进入套管并能提到地表。为防止套 管靴内部磨损,其内部在与凸台相 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耐磨环。
掘进φ50-φ180mm 之 间,有学者将管棚支护按管径分类为小管棚和大管 棚,小管棚管径一般在φ30-φ50mm,大管棚管径 介于φ89-φ159mm,工程中多用φ108mm的钢管, 环向间距以不大于3-5倍管径为宜。管棚钢管的选择 根据计算结果和技术经济因素分析,对于支护条件 要求较高的松软地层,应选取φ127mm钢管,土体 凝聚力较高的粘性土,可选取φ89mm钢管,一般 土层在多数情况下选取φ108mm钢管。
(3)环槽效应:掌子面爆破产生的爆炸冲击波传播和爆生 气体扩展遇管棚密集环形孔槽后被反射、吸收或绕射,大大降 低了反向拉伸波所造成的围岩破坏程度及扰动范围。
(4)确保施工安全:管棚支护刚度较大,施工时如发生塌 方,塌碴也是落在管棚上部岩碴上,起到缓冲作用,即使管棚 失稳,其破坏也较缓慢。
根据采取的加固措施对周围地层特性和应力分 布的影响,可将超前支护分为地层改良法和预支护 法。地层改良法就是提高开挖面周围地层土的特性 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注浆、土壤加固、排水和地 层冻结等;预支护法就是在隧道开挖前,先超前对 围岩进行加固,以增加围岩的自稳能力,并使开挖 面周围应力干扰达到最小的方法。超前支护方法主 要包括:管棚法,机械预切糟法,预衬砌法,水平 旋喷注浆法,超前小导管法,超前锚杆法、冻结法 等等。其中管棚法、水平旋喷注浆法、小导管法等 支护方法同时也改良和加固了地层。
就是把一组钢管沿开挖轮廓外己钻好的孔中打 入地层内,并与钢拱架组合形成强大的棚架预支护 加固体系,支承来自于管棚上部的荷载,通过钢管 的梅花形布置的注浆孔加压向地层中注浆,以加固 软弱破碎的地层,提高地层的自稳能力。管棚注浆 是一种长距离超前支护方法,超前距离长,刚度较 大,适用于掌子面不能自稳、含水的地层,控制地 表沉降、防渗止水的效果较好,施工工艺要求较高。 如将管棚注浆与小导管补充注浆法结合,除具有大 管棚的特点外,能够防止管棚下方三角土体的塌落, 这种长短结合的预支护效果更为理想。
管棚钢管直径范围一般为φ70-180mm,我们 可将管棚支护按管径分类为小管棚、中管棚、大管 棚。小管棚管径一般在φ32~50mm范围内,多采用 管径为φ42mm的钢管,管长以3.5-5m为宜,环向 间距一般取0.3-0.4m,水平搭接长度1-1.5m。中管 棚管径一般在φ50-φ89mm范围内,管长一般不超 过20m,环向间距一般取0.3-0.4m,水平搭接长度 1-2m。大管棚一般可选用φ89-φ159mm的钢管, 常用管径φ108mm,管长以不超过40m为宜,钢管 一般分节长4m或6m,以丝扣连接,丝扣长不小于 150mm,环向间距一般不大于3-5倍管径为宜。
根据国内外的施工实践,综合我国目前地下工程 管棚支护应用的实际案例,管棚支护可适用于:软弱 砂土质地层、砂卵砾石地层,膨胀性软流塑、硬可塑 状粉质粘土地层,裂隙发育岩体、突泥突水段、断层 破碎带、塌方段、破碎土岩堆地段、浅埋大偏压等地 质和地下水丰富条件的地下构筑物施工的支护,隧道 进出口段开挖的支护,也多应用于地铁等穿越城区的 地下工程的开挖预支护,可作为穿越既有建筑物、公 路、铁路及地下结构物下方修建隧道的辅助方法;作 为隧道洞口段及修建大断面隧道施工的辅助工法及作 为其他施工的辅助工法,也常用于浅埋但不宜明挖地 段或浅埋隧道情况下,地表有建筑物、或隧道接近地 中结构物时等对施工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工程等。
潜孔锤跟管钻具按钻头能否改变直径可分为两 大类:即钻头变径跟管钻具和钻头不变径跟管钻具。 钻头变径跟管钻具目前主要有单偏心变径跟管钻具、 双(三)偏心变径跟管钻具和径向变径跟管钻具等 结构。除单偏心变径跟管钻具属于偏心跟管外,其 余结构的钻头变径跟管钻具由于钻头翼瓣在张敛的 过程中沿钻具中心轴线是对称的,因此应属于同心 跟管钻具。钻头不变径跟管钻具均采用内外钻头结 构,一般套管需要回转,此类钻具属同心跟管钻具。 相对来说钻头变径跟管钻具使用的比例较大,约占 市场使用的95%,这都是由它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
前苏联的资料表明,砂岩在注浆后的强度可增 加50%-70%,粉砂岩和泥质岩增加2-4倍,而岩石 强度的增大可使支护荷载减少2/3 -4/5。
实践表明超前支护体系能够有效地限制地面沉 降,并全面地保持自然地层在稳定状态下开挖隧道。 研究表明地面的整个沉降量的30%-40%和地下地层 的整个沉降量的40%-50%是在一般的支护开始发生 作用之前发生的,超前支护对地面沉降有30-35% 的抑制效果,对隧道顶上地层(拱顶)沉降有40%的 抑制效果,所以,加固掌子面前方的地层对抑制地 面沉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超前支护技术作为加固 地层、稳定拱顶及掌子面、减少地表沉降的辅助施 工工法,己经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3.单偏心跟管钻头—Ⅱ型的扭矩是通过在钻头体上 设有一肾形的长圆孔和在偏心钻头上设有一肾形 的长圆轴的配合来传递的;
4.易于实现较大的变径要求。
管棚钢管钻孔一旦出现孔斜或超出设计允许偏 差,会妨碍邻近钢管的钻设,造成洞体形状参差不 齐,支护效果不好等结果;若钢管下沉到一定程度, 开挖时还需要切除,造成间隔增大,易坍塌。为此, 钻进时可采取中压给进、中等转速、中等循环液量 钻进;钻孔平面误差径向应控制在20cm内,角度误 差小于1°以免因孔径过大而造成管棚钢管偏斜和向 下弯曲。在实际施工中水平钻孔弯曲一般较难避免, 因此除提高管棚定位精度外,可再给以适当的上抬 量(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定),以补偿部分钻孔下垂量。
角度过小,将可能导致管棚远端下垂至隧道开挖 幅员内影响后期施工;相反,角度过大,管棚离开挖 幅员距离过大,管棚下方的三角土体坍塌给洞身开挖 支护带来很大困难,还应根据管棚钻机工作室空间大 小,以及钻杆长度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小管棚外插
角常取5º-15º,中管棚常取2º-8º,长管棚多取1º-3º。 钢拱架支撑一般用工字钢,或工字钢与格栅钢架间隔 使用,间距一般不大于1米,特殊情况下需加密。
常规的沿隧道开挖轮廓线等间距设置管棚的方法 是不科学的,应针对不同情况合理设计。钢拱架布置 间距根据塌方体的松散与开挖难易程度及施工效果, 可在40-80cm范围内调整选择,特殊情况下需加密。 根据对工程实例的地质条件、工程断面尺寸、埋深等 影响因素的总结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经验结论,可 用于地下工程支护的施工依据:
掘进距离取决于管棚深度
超前支护技术是指在隧道开挖之前,通过向掌 子面前方地层里注浆、冷冻、打入钢管、钢板、锚 杆等技术措施在隧道横断面上形成一个拱形连续体, 使其加固开挖面前方地层,同时利用其支撑力保持 前方土体的稳定,减少地表沉降量的技术总称。
研究表明,围岩注浆加固可提高其强度和变形 模量,从根本上改善围岩的变形规律,
管棚支护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钢管直径、长度、 间距、仰角、水平搭接长度、钢架间距、注浆参数等, 当需要增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时,可在管内设置钢筋 笼而后用水泥砂浆填充。我国《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规定:管棚用钢管直径宜为φ70-φ127mm;钢管中 心间距宜为管径的2-3倍;管棚长度应根据地层情况 选用,不宜小于10m;纵向两组管棚的搭接长度应大 于3m。管棚支护参数可按工程类比法确定,并在施 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常规回转钻进——硬质合金(刮刀、牙轮等)钻 进; 常规风动潜孔锤钻进; ODEX法——风动潜孔锤跟管钻进; 双动力头跟管钻进; 长螺旋跟管钻进;
——
孔锤通过焊在套钻头和潜管 靴(3)内壁上的三个凸块 (4)来控制中心。当偏心 钻头向下伸出套管靴时,凸 块处于控制潜孔锤位置,这 时实现偏心扩孔钻进,套管 同时跟进,当钻孔完成钻具 往上提拉时,凸块位于控制 钻头体位置,且有一凸块嵌 入钻头体凹槽,偏心钻头即 可进入套管并提出地表。
(1)梁拱效应:先行施设的管棚,以掌子面和后方支撑为 支点,形成一个梁式结构,二者构成环绕隧洞轮廓的壳状结构, 可有效抑制围岩松动和垮塌。
(2)加固效应:注浆浆液经管壁孔压入围岩裂隙中,使松 散岩体胶结、固结,从而改善了软弱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增 强了围岩的自承能力,达到加固钢管周边软弱围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