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融学--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课件演示(23张)
金融学--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课件演示(23张)
❖ 麦金农的推理过程很简单,实际利率的上升意味着持有货 币(注意.是M2)的实际收益上升,因而人们以货币的形式 进行内部储蓄的意愿也上升,这样,“在投资机会的一个 很大范围内,内源融资型投资也将上升”。因此,麦金农 得出了以下的投资函数:
I/Yf(rt,de)
❖ rt是实物资本的平均回报率,与投资需求正向关系。特别 之处在于,实际利率d- πe可能对投资有正面影响,即有:
2、投资效应。在金融深化的经济中,利率作为一种有效的相 对价格引导着资源的配置。一方面,储蓄者的资产选择范围 扩大了,他们的储蓄投放市场扩大了,使得在更大范围内选 择金融资产的规模、期限和风险成为可能,比较各种投资选 择的信息也更容易获得。另一方面,各种投资竞相争夺储蓄 的支配权,从而为优化储蓄的分配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金融机构单一。
4、直接融资市场极其落后。
5、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扭曲,例如将实际利率压低到 很低的水平,高估本币的币值等。
❖ 结果:这种落后的金融体制显然无法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 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相反,由于不能有效地动员和分配 储蓄,这种金融体制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巨大障碍, 使得经济增长十分缓慢。落后的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制约了金 融体系的发展。
三、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
❖ 1、低利率鼓励现期消费而非将来消费,导致 储蓄率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 2、潜在的借款者可能从事相对低收益的直接 投资,而不是将钱存入银行然后贷放给收益 较高的项目,这将降低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
❖ 3、低贷款利率鼓励借款人选择资本相对密集 的项目,而忽视比较优势原理;
一、金融抑制
❖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一般特征 ❖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政策 ❖ 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的分
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金融深化
❖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推动理论 ❖ 值得注意的问题
16.1 金融抑制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一般特征
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
2、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
(I /Y (d
) e)
0
❖ 麦金农将实际利率对投资的上述正向影响称作货币 的“导管效应” ,即货币被看作资本积累的一个导 管,而不是一种资产。
❖ 在导管效应存在的同时,货币与实物资本之间传统 的“竞争资产效应”也还是存在的。在实际利率水 平较低时,导管效应比较明显.因而投资将随实际 利率上升而增加;但是当实际利率上升到一定水平 之后,竞争资产效应将超过导管效应而居于主导地 位,此时投资将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少。
❖ 4、信贷配给恶化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加大了 整个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16.2 金融深化
❖ 麦金农和爱德华·肖认为,要打破金融萎缩和经济 萎缩的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放弃这种抑制型的金融 政策,转而采取促进金融深化的政策。
❖ 因此他们主张,发展中国家必须解除对金融资产价 格的不适当管制,实行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 自由化政策。
3、就业效应。金融自由化有助于缓解失业;
4、收入分配效应。金融自由化及其相关的政 策.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平等。
5、稳定效应。金融自由比还有利于就业和产出 的稳定增长,从而摆脱经济时走时停的局面。
6、减少因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和贪污腐化。
二、麦金农的观点
1、货币与实物资产的互补性
❖ 传统理论认为货币与实物资产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 而麦金农则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物资产在 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
一、爱德华·肖的观点 1、度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 (1)金融资产存量 (2)金融资产流量 (3)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 (4)金融资产的价格
二、金融自由化的正面效应
肖认为,通过实施促进金融深化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具体 地说就是消除对利率和汇率的人为压制,可以取得一系列的 正面效应:
1、储蓄效应。储蓄实际收益率(实际利率)的上升,私人部门 储蓄的积极性将提高,因而国内私人储蓄对收入的比例将趋 于上升,同时,汇率扭曲的纠正会使得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 行融资更为容易,同时使得资金的外逃得以扭转。
❖ 二者互补的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两个特点: 1)所有经济单位只限于内源融资。 2)投资具有不可分割性,投资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
获得收益。
基于上述理解,麦金农提出了以下的货币需求函数:
2、投资与实际利率的正向关系
❖ 由于货币和实物资本的互补性,麦金农得到了投资与实际 利率在一定条件下的成正向关系的结论。
二、金融抑制政策
在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等人看来,发展中 国家落后的金融体制是由过多的政府管制造成的, 他们称之为金融抑制。具体的金融抑制政策体现在: 1)通过规定存贷款利率和实施通货膨胀人为地压低实 际利率; 2)常常采用信贷配给的方式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 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管制。 4)人为高估本币的汇率。
3、对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拓展
❖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应该等 于,这个国家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率和储蓄率乘 以产出与资本的比率。
G=s/k=s*v 其中,G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储蓄倾向,k表示资
本-产出比,v是k的倒数,即产出与资本存量之比。 ❖ 在一国经济中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率就会越高。 ❖ 麦金农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没有考虑到金融
第十六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背景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二十年,人们并没有将金融政 策视为促进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西方主流 的经济发展理论与金融理论基本上是相互脱离的。
❖ 在发展中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中,大多也漠视金融因素, 或者对金融部门采取抑制的政策。
❖ 1973年,爱德华·肖(Edwafd Shaw)的《经济发展中的 金融深化》,另一本是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Mckinnon)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
❖ 两人证据表明,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关联:一个健全的金融体制有助于有效地动员储蓄,并 将稀缺的储蓄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发 展,而落后和缺乏效率的金融体制则会严重地束缚经济 的发展,并且反过来又受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从而陷入金融呆滞和经济呆滞的恶性循环。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