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有:缺乏守恒概念、不可逆性、 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有:缺乏守恒概念、不可逆性、 自我中心(只注意主观的观点,只考虑自己的观点, 自我中心(只注意主观的观点,只考虑自己的观点, 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 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 容器倒珠子实验、 容器倒珠子实验、三山实验
三山实验
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岁
认知发展的过程之平衡
平衡(equilibration) 平衡(equilibration)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 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 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 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 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 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 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 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 的新的平衡
前运算阶段(2~7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有质的飞跃。 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有质的飞跃。感知动作阶段 只能对当前知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行思 维,而前运算阶段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 可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 现,可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图 式在头脑中进行思维。 式在头脑中进行思维。 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 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 维支配,依赖于感觉而不是依赖于推理。 维支配,依赖于感觉而不是依赖于推理。
前运算阶段(2~7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两个子阶段: 两个子阶段: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5岁):出现象征性功能。象 ):出现象征性功能。 出现象征性功能 征性游戏的产生是象征思维开始的标志 的产生是象征思维开始的标志; 征性游戏的产生是象征思维开始的标志;儿童运用的概 念不是抽象的, 念不是抽象的,往往摇摆于概念的一般性和组成部分的 个别性之间。 个别性之间。 直觉思维阶段( ):前概念阶段向运算思维过渡 前概念阶段向运算思维过渡。 直觉思维阶段(4-7岁):前概念阶段向运算思维过渡。 思维主要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左右。 思维主要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左右。
客体永恒性获得:早期 看不到就不存在。 客体永恒性获得:早期——看不到就不存在。 看不到就不存在 七個月后 六、七個月后——物体消失但仍能在心中存在 物 符号性心像 完成“哥白尼式的革命” 性心像。 符号性心像。完成“哥白尼式的革命” 因果关系联系形成:在儿童的动作与客体的相 因果关系联系形成: 互作用中, 互作用中,逐渐产生了动作与由动作造成的对 客体影响的结果的分化, 客体影响的结果的分化,又扩大到动作与客体 的关系上,使动作目的性更明确。 的关系上,使动作目的性更明确。
具体运算阶段两大显著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两大显著特点:获得守恒概 念 、群集结构的形成
同化的例子
(1)吸允,用小奶瓶,而后用大奶瓶吸允 (1)吸允,用小奶瓶,而后用大奶瓶吸允 吸允 (2)從公共汽車 從公共汽車学 图式, 遇見游览车 游览车喊它 (2)從公共汽車学到 顺应 ( accommodation ) 是 指有机体调节 自己内部结构一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自己内部结构一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 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 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 。 当个体遇到不 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 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 , 便要对 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 以适应环境, 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 , 以适应环境 , 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可见就本质而言, 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 可见就本质而言 , 同 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 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 ; 顺应主要 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认知结构的发展
同化(assimilation)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 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 同化 它是指 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 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认知发 展理论中, 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 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 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 到刺激时, 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 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象消化 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 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
认知的结构
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 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 生到成熟一直处在不断编织、 生到成熟一直处在不断编织、演变和递进 的过程中, 的过程中, 认知结构组成的最基本单元是图式 scheme) (scheme)
图式的概念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 ( schema, 在 他 后 期 著 作 中 用 scheme 一 ,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 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 词 ) 。 图式 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 、 理解 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 和思考的方式 。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 心 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 图式是认知结 构的起点和核心, 构的起点和核心 , 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 的基础。 的基础 。 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 展的实质。 展的实质。
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 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 但只限于眼见的具体情境或熟悉之经验
皮亚杰的“运算” 1.内化的动作, 皮亚杰的“运算”:1.内化的动作,能在头脑 内化的动作 中进行的思维活动;2.是可逆的动作 是可逆的动作, 中进行的思维活动;2.是可逆的动作,能朝向 一个方向也能朝向相反的方向;3.具有一种守 一个方向也能朝向相反的方向;3.具有一种守 恒性;4.系统性 系统性。 恒性;4.系统性。
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算阶段 (0 ~ 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后)
感知运动阶段 (0 ~ 2岁)
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 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适应周围世界 , 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 依赖于身体的互动经验。 依赖于身体的互动经验。两大成就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的起源 图式的概念 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 认知发展的阶段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评论
认知的起源
皮亚杰在讲认知发展时,把思维、认知、智 皮亚杰在讲认知发展时,把思维、认知、 慧作为同义语来使用。 慧作为同义语来使用。 过去看法:唯心论、 过去看法:唯心论、成熟论与经验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 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主体与客体相 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 互作用的结果。 互作用的结果。 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知识不 是简单的摹写, 是简单的摹写,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和 运算才能获得。改变行为主义的S R 运算才能获得。改变行为主义的S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其人(Jean Piaget, 1896~1980) 1896~1980) 皮亚杰其人(
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 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儿童心理学、 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 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 人” 皮亚杰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自幼聪慧过人,10岁发表 皮亚杰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自幼聪慧过人,10岁发表 有关鸟类生活论文,有科学神童之称。1915年和 年和1918 有关鸟类生活论文,有科学神童之称。1915年和1918 年相继获得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生物学) 年相继获得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生物学)学 位。 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 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 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 年在日内瓦创立“ 主任,直至去世。皮亚杰曾被哈佛、巴黎、布鲁塞尔、 主任,直至去世。皮亚杰曾被哈佛、巴黎、布鲁塞尔、 剑桥、耶鲁、坦普尔等20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 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 剑桥、耶鲁、坦普尔等20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 并获得埃拉斯穆斯、巴尔赞、桑代克等多种科学奖。 并获得埃拉斯穆斯、巴尔赞、桑代克等多种科学奖。皮 亚杰一生发表500多篇论文和 多部专著 多篇论文和50多部专著。 亚杰一生发表500多篇论文和50多部专著。
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 展的阶段, 展的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 累积的过程, 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 儿童认知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儿童认知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 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 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 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 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 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 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 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图式的概念
最初的图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此基础上, 最初的图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此基础上,随着 儿童的成熟, 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认知结构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年龄阶 段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 段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体现出了认知发展的阶 段性。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 段性。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需要对个 体构建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组和重 认知结构的变化按一定次序进行,不能改变。 建。认知结构的变化按一定次序进行,不能改变。
认知结构的发展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认知的发展 他认为认知或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 的,他认为认知或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 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 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同其他种系 一样,儿童在发育成长中, 一样,儿童在发育成长中,适应水平也经 历了不同的层次、不同水平。 历了不同的层次、不同水平。 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是适应和组织的结 果。 适应包括同化 顺应两个过程 同化和 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