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_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学校:区伊克昭中学时间:二O一三年三月“少教多学”实验课题阶段性汇报总结—“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时光荏苒,转瞬即逝。

从课题立项到今,八个多月已过去了,回顾我们学校实验的历程,特将实验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一、承办开题确立子题2012年10月,由鄂尔多斯市教育局主办,区教育局、教研中心承办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开题活动,在我校隆重开幕。

同时,我校加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的实验研究行列。

在校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导下,我们确定研究实验的子课题是“‘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又将子课题细化,每个年级组各侧重负责一个版块,初一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初二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作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初三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经过周密的准备与安排,“‘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实验课题于10月20日正式开题,从11月10日开始,全校15名实验教师全部承担了公开课教学研究工作,伊克昭中学实践“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实验正式启程,并很快步入科学的愉悦而神奇的旅程。

二、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根据开题仪式明先生及其他专家、领导的指导和深入我们学校15位教师的“少教多学”公开课的课堂,我们深切的认识到:(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先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这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达成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结果,其实质则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

叶圣先生还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大之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而这种“自能”式的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

这种教学状态的下的教师,自然不能“多教”,不能霸占课堂,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

或者说,《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

(二)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得让学生学,并且要多学。

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得让学生学,并且要多学。

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条件,给学生更多的尊重与关怀,给学生充分的发现和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广阔的实践和展示的舞台,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和限制,真正实行“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学习“生产力”。

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最简单、最朴素、最实用的做法就是从“少教多学”做起,让学生行动起来,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去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

倘若教师以教为主,只顾自己多教,势必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销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被动学习,且学习方式不科学,那就不仅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而且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三)确立“三讲”“三不讲”原则一堂课要从“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课堂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

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在全体实验教师达到思想认识一致的前提下,我们确立了课堂上教师的“三讲”“三不讲”原则:1.三讲:(1)讲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现阶段的能力所理解不了问题;(2)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3)讲本节课教学重点中的难点问题。

2.三不讲:(1)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知识不讲;(2)只有极个别学生听懂的知识不讲;(3)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知识,老师不讲。

(三)评价:“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

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回答问题的人数。

二是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三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探究的问题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确立目标付诸实施在确立“三讲、三不讲”的教学原则之后,校长、马校长又指导我们确立了研究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少教多学,打造高校课堂,实现教学双赢。

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这方面,我们侧重研究和探索以下几方面的课题: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简化教学流程。

即:(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学生自学——合学质疑——难点点拨。

通过预习、自学理解教材,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为此,学校领导为我们请进全国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合学教育领军人物素兰、景隆老师,深入课堂,实地指导。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在学习动力。

以学案或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学,致力于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少留或不留作业。

四、研究思路以课题组为单位,由各备课组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设信息库,利用学校信息组、计算机房、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重视横向、纵向比较研究,充实课堂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制订相关措施和计划,下达任务,明确责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举行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

开展教研组研究,组织听课小组观课、议课;围绕“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校备课组赛课活动和研讨会。

五、研究方法1.观察法研究课堂必须观察课堂。

本课题将采用两种方式实地观察课堂:一是日常课堂观察,即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学、审视自己的教;二是局外结构观察,即课题组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深入某位教师的课堂,带着研究的问题,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观察、记录。

2.案例研究法本课题将经常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最终形成一批体现课题研究特色、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3.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的研究,将注重实际、注重实践、注重实效。

在大量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并适当进行理论上的提升。

六、初步研究初出成果历经八个月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实验活动强度高、活动节奏紧、投入的精力大,参与人数多,反响效果好,实验收获丰,个人提高快。

我们真真正正的从心底认可了“少教多学”的理念和模式。

通过小结实验教师展示每一节不同体裁、不同容的公开课,我校基本确定了各种不同教学容的板块和可操作、简单易行的课题模式。

(一)“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1.诗歌欣赏阅读第一板块:资料助读了解常识第二板块:朗读训练落实基础第三版块:反复朗读艺术穿插①感知意象——描绘意境——感悟主旨②品味语言美——建筑美——图画美③拓展延伸——类文积累——美文背诵2.说明文阅读教学第一板块:资料助读了解常识第二板块:理清思路把握容第三版块:精段细读落实知识①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几方面)②品味语言(准确、生动)——说明方法——作用——仿写③说明顺序——空间、时间、逻辑3.议论文阅读教学第一板块:资料助读了解常识第二板块:理清思路把握文脉第三版块:精段精读落实知识①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的(开头的作用)②论据——类型——概括——作用——补充③论证过程——论证方法——作用④品味语言(准确、严密)————仿写4. 作文教学第一板块:细读资料精细审题第二板块:精心选材确立主旨第三板块:技巧点拨构思谋篇第四板块:锤炼语言精心修改5.文言文教学第一板块:反复朗读明确句读第二板块:理解文意把握主旨第三板块:落眼细处虚实第四板块:把握句型正确翻译(二)需要改进的问题:1.吸引学生的情景创设较少,平铺直叙多。

2.教师课改的步伐小,放手学生学习的机会少。

3.互动活动的质量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小。

4.课堂重复容多、环节僵硬不生动。

5.课型研究少,传统课堂多。

6.个性化课堂呈现不足,老方法运用多。

7.创新型课堂少,拓展延伸体现不够。

总论:总之,“少教多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许多学校都在尝试使用并且初见成效。

通过实践表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起一种学习的责任感。

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

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将再接再厉,在课改的路上唱响伊克昭中学的旋律,为学校争光,为教育添彩!区伊克昭中学2013年2月2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