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库存管理的流程主要分为采购、验收、保管、出库和盘点等五个
部分。
加强库存的日常管理,有效降低存货管理风险,保证信息的账
实相符。
1.
库存采购环节。
首先,要做好库存规划,合理制定经济订货批量和
存货资金的占用额。
2.
验收入库环节。
外购货物都必须经过验收质检环节,以保证存货的
数量和质量符合合同规定及产品质量要求。
验收程序不规范、验收标准不明确,可能导致存货数量账实不符。
库存验收入库环节,应着力做好外购存货的验收,应当重点关注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库存的数量、质量、规格等核对一致。
3.
库存仓储保管环节。
库存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应当及时办理出
入库及调拨手续;存货要按照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妥善保管,
做好防火、防水、防盗、防变质等保管工作;不同批次、型号和用途的存
货分类存放,防止周转成本的浪费。
4.
出库环节。
应当明确库存发出的审批权限,健全出库手续,应核对
经过审批的销售发货通知单的内容,做到单据齐全,名称、规格、计
量单位准确,符合条件的准予发出,并与领用人当面核对、
点清交付、签字确认,单据及时转财务进行账务处理。
5.
盘点环节。
定期和不定期的库存盘点,不仅可以及时检查存货质量
是否有变质损坏现象,以便企业及时处理减少损失,最重要的是检查
库存的账实相符情况。
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盘点周期、盘点流程等控制
程序,检查存货数量,对盘点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闲置以及
需要报废的存货,应当查明原因,落实追究责任,及时处理。
流程:
办理存储入库单——核对单货明细——定期检查清点——出库单与
合同或者发货单核对——月底清点盘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