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1.空怀期。

指从羔羊断奶到母羊再次配种前的时期,也为恢复期,大约3个月。

这时期母羊饲养的重点是抓膘复壮,体况恢复到中等
以上,以利配种。

中等体况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80-85%,体况差的
只达到65-75%。

加强母羊配种前一个半月的饲养,尽量选择草质好
的草场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如草地草质不好,吃不饱时,每只羊
每日补饲0.2-0.3千克的混合精料,达到中等以上营养水平,以促
进发情,使发情整齐,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

有资料报道:配种前每
提高1千克体重,双羔率可提高2%。

2.妊振期。

母羊妊娠期为5个月,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较慢,只占出生重的10-20%,母羊
维持配种前体重就可以。

这时期正值秋季,是草结籽期,营养较丰富,放牧能满足母羊营养的需求,不必补饲。

妊娠后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较快,约80-90%的胎儿体重在
妊娠后期形成,需供给较高营养,如营养不足,则羔羊出生重小,
成活率低,母羊泌乳能力下降。

此时的母羊营养中,能量比空怀期
增加30-40%,蛋白质增加40-60%,钙磷增加1-2倍,维生素增加2倍。

除放牧外,应补饲野干草0.5-1千克;青贮料1千克;精料0.5-
1千克,其比例为玉米52%,豆饼25%,糠麸18%,食盐、石粉、骨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

妊娠母羊的管理: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冷冻的水,放牧时
不能紧追急赶,不跳沟跃壕,出入舍时不要拥挤,临产前1周不能
远离羊舍放牧,便于分娩时及时回羊舍。

3.哺乳期。

哺乳期为2.5-3个月。

产羔羊后,母羊应饮些温盐水或在温盐水中加一些麸皮,以调节消化机能,促进恶露的排出。


后3天内母羊只能喂一些优质干草,不要饲喂精料和多汁料,以免
造成消化不良或乳房炎,3天之后可饲喂少量的混合精料和多汁料,逐渐达到哺乳期的饲喂量。

产羔后,泌乳量逐渐上升。

在4-6周时达到高峰,10周后开始
下降,羔羊产后20天内的营养完全依靠母乳供给。

产羔后前1.5个月为哺乳前期,母羊饲养标准:野干草1.5千克,青贮料1千克,胡萝卜0.5千克,混合精料1-1.5千克(玉米52%,
麸子18%,豆饼25%,盐、小苏打、石粉、骨粉、预混料各1%)。

后1.5个月为哺乳后期,母羊饲养标准:野干草1一1.5千克,青贮料
1千克,胡萝卜0.5千克,混合精料0.5-1千克。

饲料
饲料是养羊的基础,是养羊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般情况下,饲料费用占养羊成本的70%-80%。

所以,合理地选择、利用、开发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
的作用。

品种
品种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羊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

经验表明,饲养
优良的杂种羊,可使母羊每窝断乳仔羊增加l-2头,增重提高l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l5%。

好的品种比本地羊生长速度快、饲
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l0%-l2%。

防疫
养羊场一旦暴发疫情,一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所以防疫就尤为重要。

养殖户要根据免疫程序注射羊四防、
口蹄疫、羊痘等疫苗。

并随时注意观察羊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
情况。

当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及时请兽医进
行观察治疗,对病死羊的尸体要深埋或焚烧。

夏季母羊普遍产羔结束,可用阿维菌素驱除体内线虫及体外虱、螨、蜱、蝇及蛆等寄生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