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团委新媒体工作总结[工作范文]

团委新媒体工作总结[工作范文]

团委新媒体工作总结篇一:校20XX~20XX学年上学期福建医科大学团委新媒体平台工作总结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学期里,青年宣传中心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较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宣传阵地,在新媒体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本学期,我中心承担的新媒体工作主要包括“微博、微信、微视”,努力打造“三微一体”的新格局,我中心的新媒体部、传媒部、络信息部在平台建设、内涵提升、团队培养等多个方面承担了大量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腾讯微信1、发展概况“福建医科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平台是基于腾讯微信打造的团学宣传与服务的新阵地,于20XX年7月1日注册上线。

本期逐步启动各项建设工作,于9月20日推出3G首页,9月27日推送首期《微观福医》微信报,10月16日关注数突破1000人,11月9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启动,11与14日关注数突破20XX人,12月5日“空教室查询”功能推出,12月13日推送第20期微信报,12月15日关注数突破3000人。

截止20XX年12月20日,关注数已达3230人。

图片说明:自正式启动以来,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平台关注数便已突破3000人。

2、理念建设在提高平台覆盖规模的同时,我们还积极进行运营理念建设,提出通过“四种微体验”和“五个新引领”打造一个“全线聚合服务平台”。

“四种微体验”是指:以权威渠道传播全视角资讯微体验;以全线交互拓展宽领域互动微体验;以青春风尚引导正能量价值微体验;以今昔福医感知劲发展梦想微体验。

“五个新引领”是指:全心引领师生成长发展;精心引领高校文化创新;贴心引领第二课堂建设;用心引领青年健康心态;尽心引领校园文明新风。

3、模块与功能平台现有“微信报”“雷锋岗OL”“妙趣盒”“微生活”“留言板”“点我啊”等六大模块,有空教室查询、成绩查询、课表查询、等级考试查询、天气查询等30余项实用功能。

其中:①《微观福医》微信报以多图文群发模式每周二、五分别推送校园版、周末版两期。

每期微信报容纳5个栏目,提供碎片化阅读体验,信息包括社会新闻、校园动态、生活百科、周边优惠等,以微视距观微校园,以微方式感微生活,以微动态传微能量,打造新媒体最真实的“六微”校园资讯服务。

②雷锋岗Online是共青团福建医科大学雷锋岗的微信线上服务平台,聚合微信实时信息传递模式,打通线上线下,用最直接高效的方式体验雷锋岗服务。

现已有失物招领与寻物启事两大板块,“锋蜜事迹”板块将于下学期上线。

③微生活是V-LIFE俱乐部等一系列校园生活服务板块,通过发行V-LIFE俱乐部会员卡,持卡师生可享受合作商家周边优惠,目前已签约50余商家提供全方位线下服务。

另外还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

④妙趣盒是集中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所有的功能介绍板,让你了解平台一步到位,各种奇妙好玩的功能等待你和我们一起去发现。

空教室查询、成绩查询、课表查询、等级考试查询、天气查询、穿衣提醒、快递查询、公交查询、人脸检测等。

⑤留言板是平台服务的反馈中心,提供给所有使用者进行线上留言,同时也是供稿通道,通过邮箱发送稿件给我们,让其他人也能听到你的心声。

图片说明:空教室查询”已服务愈4200次。

仅12月中上旬总请求数已达到5180次。

数据统计截止20XX年12月20日。

4、V-LIFE俱乐部平台为使医大师生享受更多的线下优惠,与50余商家签署协议,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生活优惠服务。

(右下图)5、平台形象建设平台推出拟人化卡通人物“小伊”,力求打造平台亲和的形象,更快地融入学生群体。

同时在青宣及青马班等主要活动中不断增加小伊的曝光率,迅速引发了我校学生的关注热潮。

(左上图)6、媒体关注本学期开展的“福建医科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平台相关活动得到了诸多媒体的广泛报道,除以下罗列9次纸媒或媒报道外,还两次登上福建教育电视台的《教育新闻联播》,一次登上福建省学联《学生观察》内参报送团省委领导。

媒体名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中国广播(央广)福建日报福州日报东南福州新闻新闻标题福建医大:应用微信全方位服务学生福建医大微信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福建医大全线聚合微信服务平台多方位服务学生大学新生报到凸显“络味”微信公众平台变成学生生活助手福医大大学城首个迎新二维码学长受热捧福建医大官方微信推『空教室』查询晚起族有福啦福医大微信公众平台启动“雷锋岗”有了线上版微信公众平台变成学生生活助手可查四六级分数二、新浪微博、腾讯微博1、概况新浪微博:关注量174粉丝数2674微博数880腾讯微博:听众3659收听38广播223另:“福建医科大学青年宣传中心”新浪微博的粉丝数业已突破2300。

(数据统计截止至20XX年12月19日)2、开展的线上互动●国际志愿者#医大最美志愿者之随手拍#活动●#青宣加油#年欢会互动微博●#晚安医大#系列微博●#清早正能量#系列微博●“志愿服务好故事”系列长微博采访:①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访优秀志愿者黄桂莲②志愿的青春最美丽——访优秀志愿者洪梁川③奉献自我,不改初心——访优秀志愿者曾爱华●“拯救白血病青年刘寿黎同学”跟踪报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习总书记讲话#系列微博●#福建医科大学第三十二届校运会#系列微博●#选出你心中的福医好记者#系列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启动仪式#系列微博●#大报记者路#、#小妹去哪儿福建医大站#系列微博●#我的道德梦#系列微博●#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系列微博●#争做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系列微博●#迎新锋行动#系列微博3、舆情监察职能青年宣传中心信息通讯站积极利用微博开展舆情信息监察,及时监控到舆情并迅速反应,开展了“宿舍水电费异常的学生权益维护行动”,并协助解决了11级成教生学费缴纳、研究生报考、新生军训等多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

现已制定“福建医科大学络舆情监测解决方案”、“福建医科大学舆情监测流程”、“福建医科大学舆情监测员奖励办法”、“关于设立舆情监测专项人员的通知”等6份文件。

三、腾讯微视1、概况腾讯微视是腾讯新近推出并高度重视的一款短视频分享软件,我中心在该软件发布后迅速反应,建立官方账号“福医新媒体”,迅速聚拢了243个关注量和164位粉丝。

同时积极原创或转发微视40条,包括#惊悚实验室#系列微视,引发18次评论,92次点赞。

2、开展活动利用12月“志愿服务月”的契机发动校院两级青协利用腾讯微视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成果显著,总计原创微视84条,转发36次。

(数据统计截止20XX年12月14日)校团委青年宣传中心新媒体部20XX年12月19日篇二:校园新媒体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反思校团委宣传部官方微博熊璐敏接任这一部门已然将近一年,接任之时为自己设下的目标已经实现,并且远远超出预期设想,但却也有一些缺憾。

对于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工作,想说的很多,下面大致说一下:一、部门内部1、基本架构的稳定:(1)重要的一点是部门的定位:团委有是三个宣传部,每个的定位是不同的,本部门的定位是以线上活动来辅助本部门、其他各部门的线下活动,我们一直秉承着这个观点,并以此指导着我们的工作。

(2)微博、微信上学期对于固定板块的设定、划分;这一学期对于微信自定义板块的创建,对于本部门而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日常的更新维护,只有基本框架构建起来,保证日常更新,整个工作才可以顺利进行2、人员调配:目前,大致分为三个小组,微博小组、微信小组、青梅小组,人员并不固定,会进行定期的轮换,以确保培养的每个干事可以对于每一个平台有清楚的定位和运营认知。

3、品牌打造:对于这一项工作,需要通过来两个步骤来实现:(1)细水慢流、潜移默化的进行:日常的更新,橱窗的海报,唯一的官方平台等等,在不知不觉中让大家对于平台有了深刻的认同感,以及营造同学们对于平台的认同感、归属感;(2)以声势浩大、规模较大的活动来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提高知名度,,从而达到引领的作用:例如青梅开学季,是三个平台同时推广,对新生的第一次的指导,提升认同感。

(3)小活动的举办:以同学们喜欢的方式,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举办一些小活动,例如:有一种美叫中劳之春。

4、灵活调配:对于新媒体平台,没有变化是最大的威胁,新媒体是日新月异的,随时都会有变化的,只有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变化,我们一直在做着这样的工作:微博、微信固定板块的调整,自定义板块的调整、青梅板块的删减、保留、新建等等:除板块的调配外,人员的调配也是很重要的,对于每一个部门都是,需要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地方做工作。

二、对外联系1、校内联系:一直坚信,团委是个大家庭,各部门紧密合作,并且在之前的日子里,我们一直紧密合作,这个也是之后的工作重心之一。

2、校外联系:作为首都高校传媒联盟的常委成员之一,我们一直致力于借助这一平台,与其他高校多多沟通,紧密合作,互相学习:参加每个月的团刊界别会,以及各种不定期的活动,逐步提升本部门的整体水平;在微博上与共青团中央互动,参与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各个活动,增加我们微博的关注量。

三、未来发展1、换届之后,团委微博与团委站合成媒体部,对一个新的部门而言,同样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2、基本设想:大概分为两个部分:专业组与技术组:专业组负责文字、图片视频的采写,xx;技术组负责微博、微信、青梅、站四个平台的日常维护,内容发布,将资源完全整合。

3、站部与新媒体部密不可分,二者可以实现最新资讯的共享,活动消息的及时发布。

同时,合并后的部门也能在更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将团委的络宣传直接划分为一个整体,使得络媒体宣传更规范化,让团委的整体形象更科学合理。

篇三:年度新媒体工作总结20XX-20XX年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新媒体宣传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学年里,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新媒体宣传工作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较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宣传阵地,在新媒体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本学年,我学院的新媒体工作主要包括:新媒体工作队伍的培养建设;PU平台建设使用;微博、微信、公众QQ 这三大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对“团学苏刊”,校团委平台的推广和响应等。

现就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队伍培养新媒体平台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学生兴趣特点开展思想教育、舆论引导的新阵线。

在过去的一学年我们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出了一支由学院团委书记领导,八位院学生会成员带头的新媒体精英工作团队。

我学院形成了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内更新学院新媒体平台密码,由院教师牵头对院络宣传员进行培训,再由院络宣传员对班级络宣传员进行培训,络宣传员每周三定期召开例会讨论周工作计划的一系列工作培训机制。

(下图一为3月12日我院郑老师对宣传员进行培训,图二为3月23日院络宣传与班络宣传员进行探讨研究)经过一系列的培养和建设,我院的这支络宣传队伍虽然仅占学员人数的%,但是有着很高的运转效率、执行力和保密能力,他们肩负起了学院PU等四大平台管理,联络各班新媒体平台控制人,组织新媒体平台培训等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