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新三板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与投资方案作为与主板、创业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共同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核心市场之一,新三板现在正在处于发展阶段,而正是因为新三板处于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相关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逐步发展的新三板市场上,必然会出现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目前新三板已经晋升为继沪深两市之后第三个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为了更深入更全面的参与资本市场,某某公司(以下简称某某公司或者我公司)需要研究并参与新三板市场投资。
下面关于某某公司参与新三板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投资方案。
一、新三板概况三板市场起源于2001年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最早承接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称为旧三板”。
新三板全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或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2012年9月正式注册成立,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在场所性质和法律定位上,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证券交易所是相同的,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三板主要定位于扶持初创期企业,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发挥主板和创业板孵化器”和蓄水池”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前期融资、估值、股权流动以及企业展示的平台。
旨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与资本市场配套问题。
1新三板发展历程(1)老三板阶段2001年7月16日,成立股权代办转让系统,为了承载退市企业、很久以前的STAQ、NET转让系统三部分的公司股权转让。
(2)新三板启动2006年1月23日,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即新三板”试点推出。
挂牌企业注册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创新性企业”为了成为这些企业成长的孵化器,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3)新三板扩容2012年扩大到4个国家级高新园区,2013年扩大到全国,2014 年做市商上线。
2012年8月3日,新三板试点扩大至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高新区。
2013年1月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正式揭牌。
2013年2月8日,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并于2013年12月30日进行了修改。
2013年02月0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管理细则(试行)》,对券商进行了相关的要求,并提出做市商理念。
2013年6月29日,新三板扩大至全国。
2013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
2013年12月30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根据修订后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配套修订、制定、发布了14项业务制度。
其中,制定8项业务制度,修订6项业务制度。
2013年12月30日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发行业务细则(试行)》。
2014年5月19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新交易结算系统切换上线。
2014年06月05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做市业务管理规定(试行)》,对做市商制度进行了明确。
2014年07月17日,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方式确定及变更指引(试行)》。
2014年8月25日,做市商制度正式上线实施。
2015年7月31日,《场外证券业务备案管理办法》已正式发布,明确新三板属于全国性证券交易所。
2、新三板的定位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多层次资本市场,强调:“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
构建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基于多元化投融资需求和风险分层管理,就其实质来说,当前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与资本形成的需求。
我国资本市场主要由主板(包括中小板)、创业板及新三板组成。
主板市场主要吸纳发展比较成熟、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创业板主要吸纳成长型创新企业,引导风险投资等产业资本进入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新三板主要吸纳成长性较高、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从宏观上看,新三板是我国整个资本市场结构中处于的位置是介于主板市场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之间,每个板块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发挥着不同的职能:(1)主板:央企及大型蓝筹企业的舞台;(2)中小板: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的舞台;(3)创业板:有一定规模、高成长的创业成功期企业的“助推器”;(4)新三板:不分行业、不分大小、定义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服务于中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5)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政府或券商设立的OTC,有地方性限制, 为各地区小微企业、非公众公司设立的非标准化产品及非联系交易的场所。
至2013年1月股转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之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搭建完,京、沪、深三大交易市场将成为中国资本最活跃的板块。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创造型国家的建设,中小科技企业的贡献率不容小视,而融资能力低下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的主板、创业中小板无法有效满足中小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对新兴产支持仍存在很提升空间。
有效满足中小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对新兴产支持仍存在很提升空间。
2004年中小板,2009年创业板的设立为中小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渠道,但相对于庞大的符合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目前仅在新三板做市、大致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就有近200家。
新三板将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结构,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新三板将解决大量初创型的、新型业态的、新商业模式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过滤掉劣质企业的同时,孵化出大量优质企业。
新三板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次基座,将优化中小企业资本配置。
如果大量的优质企业选择继续在新三板进行交易,并且交易足够活跃,新三板未来将成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
3、新三板挂牌和上市的区别(1)服务对象不同《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定位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在准入条件上,不设财务门槛,申请挂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权结构清晰、经营合法规范、公司治理健全、业务明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经主办券商推荐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2)投资者群体不同我国交易所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这类投资者普遍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
(3)交易目的不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小企业与产业资本的服务媒介,主要是为企业发展、资本投入与退出服务,不是以交易为主要目的。
(4)挂牌与上市要求不同4、新三板和场外市场的区别2015年7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告,经证监会批准,《场外证券业务备案管理办法》已正式发布,201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务院决定新三板晋升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
该办法的出台,将打破新三板“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的历史定位,意味着新三板挂牌企业等同于沪、深两市的上市企业,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的地位得到巩固。
现以天津股权交易所为例,新三板与场外市场的具体对比如下:、新三板发展状况1新三板企业挂牌数量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复合增长率 86.6%,随着新 三板制度的逐渐完善,2014年增长率达到了峰值342%,从2013年 的356家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1572家,截至2015年8月14日,更 是达到了 3211家。
截至目前为止,除了已经挂牌的 3211家企业之外,尚有113家 企业已经股转中心审查,处于待挂牌状态。
除此之外,还有 364家企 业正在股转中心审查过程中,预计将于年内完成挂牌。
2、新三板企业挂牌行业分布新三板挂牌企业行业分布(2015. 8. 14)1501000 500 0不同的分类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截至2015年8月14日,新三板企业挂牌数量共3211家。
在行业分类上,根据 WIND 行业分类标准,排名前五位的行业新三板挂牌数筆995 936 50在盈利能力方面,工业、金融、信息技术、材料和医疗保健这五个行业占据着新三板整个市场的净利润的绝大多数,达到82.89%。
3、新三板企业挂牌区域分布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和浙江是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主要分布地,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为创业创新企业的汇聚地, 中小企业资 源比较发达。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受益于区域和资源优 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先,挂牌企业数量相对集中。
西部地区的经 济活动并不活跃,甘肃、内蒙古、青海和西藏四省总共只有 29家挂 为工业、信息技术、材料、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截至2015年8月14日,合计为2909家,占到总数的90.59%。
行业占据着整个新三板企业的绝大多数资产规模,达88.92%新三板挂牌企业各行业资产分布(亿元,2015.8. 14)工nnn在资产分布上,金融、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这五个新三板企业盈利分布(亿元,2015. 8. 14)牌公司。
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的影响,创新经济并不活跃,挂牌企业数量相差悬殊。
西南地区,经历持续发展和累积,一些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强势崛起,通过借力资本市场走向全国新三板企业区域分布(2015. 8. 14)在园区分布上,自新三板扩容以来,非园区企业挂牌热情猛涨,截至2015年8月14日,新三板挂牌企业中有921家来自园区企业,而有2290家来自非园区企业。
4、新三板企业交易方式分布截至2015年8月14日,新三板企业中,有2525家是协议转让交易,有709家是做市转让交易。
而根据WIND资料,目前有223 家协议转让交易的企业拟转为做市转让交易。
2015年7月份,新三板合计成交119.15亿元,其中做市转让成交70.41亿元,协议转让成交48.74亿元。
成交量方面,合计成交17.88 亿股,做市转让成交8.39亿股,协议转让成交9.49亿股。
5、新三板估值情况新三板平均估值(截至2015年8月14日,新三板平均交易市盈率为187.25,平均市净率为7.68。
而通过做市转让交易的企业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97.4和8.47,通过协议转让交易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393.65和35.9。
目前估值仍处于高位,然而相对于中小板,创业板和上证A股,新三板的估值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
6、新三板企业定向发行定向发行简便灵活,是目前新三板应用较为广泛的融资方式。
2014年,挂牌企业定向发行的次数为327次,实现融资129.99亿元,平均每次定向发行实现融资为3975.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