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的教学方法
摘要: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能够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本文对开展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说明,并对此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开放性阅读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处于教学的启蒙阶段,对学生一生的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是一项充满乐趣的工作,蕴含着很多教学的奥妙和艺术。
现在,小学语文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如何教好小学语文的阅读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通常都是由教师主宰着学生的思维,因此,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开放式阅读的教学十分必要。
一方面,开放性阅读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促使其不断掌握新知识;另一方面,开放性阅读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主动接触到多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开放性阅读的教学目标
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
”因此,进行开放性阅读教学,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
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并营造良好的开放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建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三、开放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把学生放在阅读的主体地位上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都是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来统一教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灌输式教学。
教学模式一般为“教师——学生”的单向型教学模式,整堂课教师耐心讲解,学生埋头做笔记,这种课堂灌输的方式,使得整堂课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一个人从头“唱”到尾。
开放性阅读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是主体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注重师生间的互动。
开放性阅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
这样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发展,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重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个性理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注重标准答案,与答案不符的即为错。
但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都不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学生不应该是被动地被灌输思想,而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得到尊重和重视。
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改变消极被动接受的方式,去主动积极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开放性教学的氛围
要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发展,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体验氛围。
要打破以往教师千篇一律的进行讲解的模式,使课堂气氛日益开放,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学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互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挖掘出其自主学习的潜力。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开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多元化。
其一,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语文涵盖面十分广阔,在开放性阅读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如引入音乐、科学、体育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丰富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二,要灵活地运用课文内容,比如教学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或者是历史课文时,可以给学生分配表演任务,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表演的方式诠释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在情境表演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同时,这也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表演中得到锻炼,展现他们的个性和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把课文的文字变得“有声有色”,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视听,又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五)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学科,所以
与语文知识相关的开放性阅读内容的选择就更加广泛,各种知识、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内容都会有所涉猎。
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阅读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课外读物,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这对他们今后的语文写作也非常有帮助。
小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教师要抓住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尽可能地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阅读中去领悟生活的哲理,陶冶情操。
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大到天宇苍穹、小到微土尘埃,学生都能够尽收眼底,进而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生动和有趣,认识到其亲切力和生活性。
四、结语
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快乐,这在新时代的教学活动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进行开放性阅读,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加工、处理信息,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学得快乐。
参考文献:
1.邵明灿.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j].教育科学论坛,2008(1 ).
2.何海波.构建语文开放性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07).
3.韩美祥.提高开放性—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过程[j]. 新课程学
习(基础教育).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