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Recording a Standard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一、目的
了解患者心电活动情况。
二、适应证
1.
胸痛、胸闷、上腹不适等可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者。
2.
心
律不齐可疑期前收缩(、心动过速、传导阻滞者。 3. 黑噱、晕厥、头晕可疑窦房结功能降低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
4.
了解某些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如洋地黄、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5.
了解某些电解质异常对心脏的影响,如血钾、血钙等。
6.
心肌梗死的演变与定位。
7.
心脏手术或大型手术的术前、术后检查及术中监测。
8.
心脏起搏器植入前、植入后及随访。
9.
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监测、随访。
10.
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
11.
心血管以外其他系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监测。
12.
对心脏可能产生影响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呼吸、血液、神经、内分泌及肾脏疾
病等。
13.
运动医学及航天医学。
14.
正常人群体检。
15.
心血管疾病的科研与教学。
三、操作前准备
1.
医生着装准备
按医院要求着装,衣帽整洁得体。
2.
核对医嘱
3.
患者准备
1)
向患者解释心电图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
协助患者采取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前胸及手腕、脚踝。
4.
环境及器械(物品)准备
1)
室内温度不应低于 18C,以免因寒冷引起患者产生肌电干扰。
2)
诊察床的宽度应大于 80cm,避免肌体不能放松引起肌电干扰。
3)
电源及地线。
4)
心电图机、外接电缆、导联电缆、探查电极(四肢及胸部)。
5)
心电图记录纸。
6)
导电糊或导电膏。
四、操作步骤
1.
使用交流电的心电图机必须连接可靠地线。
2.
接好电源,打开心电图机开关。
3.
检查记录纸是否充足。
4.
. 无自动记录 ImV 定标方波的热笔式心电图机时, 必须首先描记标定电压
ImV=10mm 的方波,同时检查各导联记录的同步性、灵敏性、阻尼及热笔温度。
5.
了解患者病情、检查目的及要求。
6.
让患者取平卧位,做好解释工作,取消紧张心理。放松肢体,解开上衣,露出
胸前皮肤及两上肢腕关节和两下肢踝关节的皮肤,保持平稳呼吸。
7.
皮肤应用导电糊(或导电膏)涂于放置电极处的皮肤上,以减少皮肤阻抗。应
尽量避免使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处理皮肤。肢体导联电极应选择两上肢内侧腕关节和两下肢 内踝关
节上方 5-6 厘米处,因为内侧皮肤较外侧皮肤细腻阻抗小。
8.
严格按照估计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探查电极。即:
注意:不能以导联线的颜色分辨上肢或下肢或左右,必须按照标记符号判识。
肢体导联:
RA-右上肢(红色) LA-
左上肢(黄色) RL-
右下肢(黑色) LL-左
下肢(绿色) 胸前导联:
(图 15-1)
CI (Vl)-胸骨右缘第 4 肋间
C2(V2) -胸骨左缘第 4 肋间
C3( V3) -V2 与 V4 连线中点
C4(V4) -左锁骨中线第 5 肋
间
C5 (V5) -左腋前线与 V4 同一水平处
C6( V6) -左腋中线与 V4 同一水平处
若病情需要记录 18 导联心电图,需加做如下导联:
C7 (V7) -左腋后线与 V4
同一水平处C8 (V8) -左肩
胛线与 V4 同一水平处
C9(V9) -左脊柱旁线与 V4
同一水平处V3R-右胸与
V3 相对应处
V4R-右胸与 V4 相对应处
V5R-右胸与 V5 相对应处
注意;描记 V7、V8、V9 导联时患者必须采取平卧位,可选扁平电极或吸杯
电极,不应取侧位进行描记。
9.
描记心电图
1)
纸速放置在 25mm/s。
2)
手动方式记录必须在每个导联转换时记录定标方波。每个导联记录长度不少于 3
—4 个完整的心动周期。
注意:遇有心律失常时应做长程记录,做多导联同步记录最好。
3)
疑有或已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心电图检查必须加做 V7、V8、V9、V3R、
V4R、V5R。并将胸前各导联放置部位用彩色笔做标记,以便以后进行动态比较。
4)
记录的心电图必须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时间。手动记录
要标 明导联。不能平卧位的患者应注明体位。
重要: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和时间,不能平卧的患者应注明体
位。
10.
工作结束后,清洁电极,关闭开关、拔掉电源。避免日晒、高温计
防尘。交直流电两用的心电图机,应定期充电,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五、并发
症及处
理 局部
皮肤不
良反应:
原因:胸部探查电极吸附时间过长或对导
电膏过敏。表现:局部皮肤出现小水泡或
红、痒、皮疹。
预防及处理: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去掉电极观察,严重者可予抗
过敏治疗。六、相关知识
心脏约 2/3 位于正中线的左侧,1/3 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前方对向胸骨体
和第 2-6 肋软骨;后方平对第 5—8 胸椎。心脏在发育过程中出现沿心脏纵轴的
轻度向左旋转,故左半
心位于右半心的左后方。若平第 4 肋间隙通过心脏做一水平切面并标以钟面数字,有助于对
心腔位置关系的了解:右室在 5—8 点;右房在 8—11 点;左房在 11—1 点;左室相当于 2
—5 点;房间隔和室间隔大致在 10 点半和 4 点半位上,与身体正中面约呈 450 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