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残留分析质量控制

农药残留分析质量控制

农药残留分析的质量控制
• 农药残留分析属于痕量分析范畴,分析的农药及 样品基质种类多,成份复杂,分析中投入的成本 高。分析的结果经常用于政府管理部门作为贸易、 生产等活动的决定性依据,具有极大的责任和权 威性。如果没有严格、科学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 制程序,难免出现分析结果不准确而造成决策失 误和花费大量投入建设的残留分析实验室不能合 格有效运行的浪费等现象。因此,做好残留分析 的质量控制是产生准确、可靠的残留分析数据的 重要前提和保证。
• 1.1 试剂要求 (1). 蒸馏水 蒸馏水是残留分析实验室最常用的水之一,
通过蒸馏可以大大减少水中所含有的农药或其它 杂质,有效减少对残留分析的干扰。但是,蒸馏 水中常含有可溶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残留分析 实验室一般不用金属蒸馏器。也不采用离子交换 法制备的去离子水,因为去离子水中仍然含有影 响残留农药分析的杂质。最好采用石英玻璃蒸馏 器蒸出的重蒸馏水。
• ②. 取1000mL石油醚,加4gNaOH(A.R),于水 浴上回流2小时,再经全玻璃系统蒸馏器蒸馏。收 集其标程范围内的馏出部分(60~75℃)。
• ③. 将1000mL石油醚置于分液漏斗中,加 入100mL浓硫酸(石油醚与硫酸的比例为 10:1)充分混匀后,让其分层,放去硫酸层。 重复上述操作2~3次,然后用水洗,再用无 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经全玻璃系统蒸 馏器蒸馏。收集其标程范围内的馏出部分 (以下各种溶剂提纯中,所说的蒸馏,均 指全玻璃系统蒸馏器蒸馏)。
由于市售的试剂往往达不到残留分析 的要求,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为了确定溶剂的纯度是否满足农药残 留分析的要求,对市售的溶剂按下法检验:
– 取300mL溶剂,放入旋转蒸发器中,浓缩至5mL。取 5μL,在准备应用的色谱条件下,注入气相色谱仪内, 在色谱图上于2~60min内,不应有1mm以上的杂质峰。
• ⑸. 脱脂棉及玻璃棉: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加4% 丙酮-正己烷溶剂,在水浴上回流4小时后,在通 风橱内让其自行挥发干。
• ⑹. 石油醚或正己烷:石油醚通常用沸程60~90℃。 其主要成分是脂肪族烃类的混合物,杂质主要为 芳香族不饱和化合物。提纯方法有: ①. 将石油醚通过中性的氧化铝柱吸附后,再经全 玻璃系统蒸馏器蒸馏。收集其标程范围内的馏出 部分(60~75℃)。
– 某溶剂在整个分析方法过程中使用一定数量,取总量 的2倍量,浓缩并定容到最小体积,取最大进样量进样, 不出现杂质峰或产生小于噪音两倍或小于1~2mm的峰 为标准。
• 达到上述检验要求的溶剂,可以直接供农药残留 分析使用。达不到要求的溶剂,根据溶剂的性质 和所含的杂质,分别选择提纯方法。
• ⑴. 氧化铝(层析用):在550℃灼烧4小 时。用前于130℃烘5小时,储存于干燥器 内备用。
• ⑺. 丙酮:一般,市售的丙酮均能达到要求。 其中含有大量水分,通常不超过0.5%。如 果含水量较大,直接通过3A或4A分子筛层 析柱脱水后,即可使用。如果丙酮中含有
醛类和其他杂质时,可向丙酮中逐次加入
少量高锰酸钾进行回流,直至紫色不褪为 止。然后蒸馏,收集沸程为55~57℃的馏分, 置于棕色瓶中保存。
• 2. 试剂
一般化学试剂分为四级,其规格见表1。
• 表7-1 化学试剂的规格 级 别 名 称 代号标志
颜色
特级 基准试剂、光谱纯 S•P 白色
一级 保证试剂、优级纯 G•R 绿色
二级 析试剂、分析纯 A•R 红色
三级 化学纯
C•P 蓝色
• 残留分析中所用试剂均应为二级或二级以 上,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则应使用一级 (或称色谱纯)。
• 农药残留分析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使分析结 果达到预定的准确和精密程度。为了达到 这一预定目的所应采取的措施和工作步骤 都是事先规划好的,通过一系列的规约加 以确定,并要求有关分析人员按照规约操 作,由此使分析过程处于受检状态。
1 农药残留分析实验室的基础条件
• 实验室是获得残留分析结果的关键场 所,要使残留分析质量达到规定水平,必 须要有合格的实验室和合格的分析操作人 员。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定期校正;玻 璃仪器的选用和校正;化学试剂和溶剂的 选用;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试剂的提纯; 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工作;分析人员的 操作技术等。
⑵. 弗罗里硅土(florisil):在 600~650℃灼烧3小时。用前于130℃烘5小 时,储存于干燥器内备用。
⑶.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干燥脱水用): 在700℃灼烧4小时,用前于130℃烘5小时, 储存于干燥器内备用。
• ⑷. 活性炭:分为两种,第一,层析用活性炭: 20~40目;第二,化学纯级活性炭:黑色无定型 颗粒物或粉末。处理方法:将活性炭放入浓盐酸 中,加热煮沸1小时,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后, 放入带盖瓷皿内、盖上皿盖,在600℃灼烧2小时, 用前在105℃烘4小时,储存于干燥器内备用。
• ⑻. 醋酸乙酯:醋酸乙酯中通常含有少量的游离酸 (醋酸)、乙醇和水等杂质。提纯时,将醋酸乙 酯置于分液漏斗中,用同等体积的5%Na2CO3水 溶液充分洗涤后,弃去水层。然后,无水碳酸钾 进行干燥,过滤后,蒸馏。收集沸程为 76.5~77.5℃的馏分。或1000mL乙酸乙酯,加入 100 mL乙酸酐和10滴浓硫酸,加热回流4小时, 蒸出后,再用碳酸钾干燥,过滤,再蒸馏,收集 沸程为76.5~77.5℃的馏分。
• ②. 取1L乙腈,加入1mL磷酸,再加入30g 五氧化二磷,加沸石进行蒸馏。收集 81~82℃的馏分(不超过82℃)。 ③. 如果乙腈中所含杂质较少,可直接通过 硅胶或分子筛层析柱脱水后,蒸馏。收集 81~82℃的馏分。
• ⑼. 乙腈:该溶剂由于毒性非常大,使用时 应特别注意。在国内残留分析方法中使用 较少,国外使用较多。乙腈是一种非常惰 性的试剂,可与水、醇和醚任意混合。其 提纯方法如下:
– ①. 向乙腈中加入数克无水碳酸钠,至不溶为 止。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回流至紫色不 褪为止。然后进行蒸馏。蒸馏液用硫酸调至微 酸性后,再进行精馏,收集81~82℃的馏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