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郑州师范面向全国聋人语文单招试卷(A)

2015年郑州师范面向全国聋人语文单招试卷(A)

郑州师范学院2015年面向全国聋人单考单招试卷语文(A 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规定位置。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题 (本题均为选择题。

各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拖沓 娇生贯养 伶俐 倜傥不羁 B. 造次 索然寡味 迁徙 惨绝人圜 C. 描摹 幅员辽阔 惶恐 法网恢恢 D. 窥测 慷慨激昂 装祯 提要钩玄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B .在极端贫困的生活条件下,曹雪芹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十余年,先后修改五次,终于完成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

C .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D .一些学校将奥数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一些家长亦步亦趋....,送孩子上奥数班,以增加上重点中学的几率。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B .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抢窃一空。

C .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D .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总分 核分人①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_______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②2006年,中国外交依然面对许多悬疑:中日关系僵局能否_______,中俄合作能否深化,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积极稳定的发展态势,等等,这些问题仍然值得世界充分关注。

③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______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_______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漫延打破也/就B.蔓延突破也/就C.漫延突破但/才D.蔓延打破但/才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刘向的重要著作。

B.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子夜》等。

C.鲁智深、燕青、范进等都是《水浒传》中的著名文学人物。

D.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其四大悲剧为《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二、古诗文默写及阅读(本部分共41分)6.古诗文默写(共8分,每空2分)(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3)楼船夜雨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阅读下面古文,回答7-10题(共15分)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承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注:①承摄:继承掌管。

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

③黄武:年号。

④皖:地名。

下文“建业”也是地名⑤进达:举荐人才。

7.对下面语句中黑体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既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

B.后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

C.权遂舍之遂:于是。

D.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左右:身边的人,近臣。

8.下面语句中黑体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休到,大破之。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吾欲之南海。

D.彼竭我盈,故克之。

9.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污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10.请把文中出现的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3分)②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2题(共10分)山坡羊·潼关怀古(唐)孙逖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远,梦与白云游。

11.这首诗技术结构高超,诗人以空间为序,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环环相连;又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写足“宿”字。

(4分)12.试分析颔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的艺术特色。

(6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14题(共8分)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3.词人的“关河梦”指的是什么?(2分)14.请结合全词,赏析“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一句的佳妙。

(6分)三、现代文阅读(共18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7题。

(共9分)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

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则不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语文试卷(A) 共10页第4页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

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

”有人写诗就是怕写得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

而王维的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

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15.下列关于“意境”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

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1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语文试卷(A) 共10页第5页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意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