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模块教材轨道车司机综合能力D模块—基本要求专项技能D1—燃料、润滑油、工作液的编号、专项技能D2—电气化铁路基本知识专项技能D3—JY290-10型电路基本知识专项技能D4—常用量具、仪器的名称、规格一、燃料(一)柴油1.柴油的基本概念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
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
0号柴油的密度在标准温度20℃,一般是0.84--0.86g/cm之间2.柴油的主要性能柴油最重要的性能是着火性和流动性。
①着火性。
高速柴油机要求柴油喷入燃烧室后迅速与空气形成均匀的混合气,并立即自动着火燃烧,因此要求燃料易于自燃。
燃料自燃点低,则滞燃期短,即着火性能好。
一般以十六烷值作为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
②流动性。
凝点是评定柴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燃料不经加热而能输送的最低温度。
一般选用柴油要求凝点低于环境温度3~5℃。
3.柴油的分级轻柴油有10、0、-10、-20、-35五个牌号,重柴油有10、20、30三个牌号。
4.柴油的主要指标:有十六烷值、黏度、凝固点等。
5.柴油的毒性柴油属低毒类,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毒性相似煤油,但由于添加剂,如硫化酯类的影响,毒性比煤油略大。
①毒性对健康的影响:柴油为高沸点成份,故使用时由于蒸汽所致的毒性机会较小。
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
皮肤接触柴油可致接触性皮炎,多见于两手、腕部与前臂。
柴油废气,内燃机燃烧柴油所产生的废气常能严重污染环境。
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醛类和不完全燃烧时的大量黑烟。
黑烟中有未经燃烧的油雾、碳粒,一些高沸点的杂环和芳烃物质,并有些致癌物如3.4-苯并芘。
②柴油对人体侵入途径:皮肤吸收为主、呼吸道吸入。
③防范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能用口吸堵塞油管。
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二)汽油1.汽油的基本概念汽油是油品的一大类。
复杂烃类的混合物。
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
沸点范围约初馏点30℃至25℃,空气中含量为74~123g/m3时遇火爆炸。
主要组分是四碳至十二碳烃类,易燃,热值约为44000kJ/kg。
2.汽油的主要性能汽油最重要的性能为蒸发性、抗爆性、安定性和腐蚀性。
①蒸发性:指汽油在汽化器中蒸发的难易程度。
对发动机的起动、暖机、加速、气阻、燃料耗量等有重要影响。
汽油的蒸发性由馏程、蒸气压、气液比3个指标综合评定。
②抗爆性:指汽油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抗爆震燃烧的能力。
③安定性:指汽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间放置的稳定性。
用胶质和诱导期及碘价表征。
胶质越低越好,诱导期越长越好,碘价表示烯烃的含量。
④腐蚀性:用总硫、硫醇、铜片和酸值表征。
此外,汽油还可以溶解油污等水无法溶解的物质,具有清洁油污的性能。
3.汽油的分类根据制造过程可分为直馏汽油、热裂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焦化汽油、叠合汽油、加氢裂化汽油、裂解汽油和烷基化汽油、合成汽油等。
根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等三大类。
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
4.汽油的重要指标①辛烷值。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它是汽油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我国车用汽油的标号采用研究法测定的数值,93号汽油表示它的辛烷值不低于93#,依此类推。
②实际胶质。
实际胶质是评定汽油安定性,判断汽油能否使用和能否继续储存的重要指标。
当加入的汽油实际胶质过高时,会在油路形成结胶,腐蚀油路。
③冷滤点。
冷滤点是衡量轻柴油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具体来说,就是在规定条件下,柴油开始堵塞发动机滤网的最高温度。
5号轻柴油的冷滤点为8℃,0号轻柴油的冷滤点为4℃,-10号轻柴油的冷滤点为-5℃,-20号轻柴油的冷滤点为-14℃。
④闪点。
闪点是表示汽油蒸发和安全性能的指标。
国家标准严格规定的闪点值为≥55℃5.汽油的毒性汽油属低毒类,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①毒性对健康的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皮肤损害。
②汽油对人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③防范方法: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苯耐油手套。
二、润滑油(一)润滑油的概念:润滑油是涂在机器或人体某个部位等运动部分表面的油状液体,亦称“润滑脂”。
属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
(二)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润滑油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三)润滑油的主要性能: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
1.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
2.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
3.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四)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润滑油的存储1.桶装及罐装润滑油在可能范围内应存储于仓库内,以免受气候影响,已开桶的润滑油必须存储在仓库内。
2.水对任何润滑油均有不良影响。
应避免雨水聚集于桶面淹盖桶拴或渗入润滑油内。
3.不宜将润滑油长久存储于过冷或过热的地方。
三、液压油(一)液压油的概念:通常将利用压力能的液压系统所使用的液压介质称为液压油(液)。
(二)液压油的主要作用: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系统润滑、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
(三)液压油的分类、牌号划分及规格1.根据GB7631.2一8以及ⅠS06743/4的规定,液压油采用统一的命名方式,其一般形式如下:LHv22其中:L--类别(润滑剂及有关产品);HV--品种(低温抗磨)。
22-- 牌号(粘度级)。
2.在GB/T7631.2一87分类中的HH、HL、HM、HR、H Ⅴ、HG液压油均属矿油型液压油,这类油的品种多,使用量约占液压油总量的85%以上,汽车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常用的液压油也多属这类。
(四)液压油的质量要求1.适宜的粘度及良好的粘温性能,以确保在工作温度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能准确、灵敏地传递动力,并能保证液压元件的正常润滑。
2.具有良好的防锈性及抗氧化安定性,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易氧化变质,使用寿命长。
3.具有良好的抗泡沫性,使油品在受机械不断搅拌的工作条件下,产生的泡沫易于消失,以使动力传递稳定,避免液压油的加速氧化。
4.良好的抗乳化性,能与混入油中的水迅速分离,以免形成乳化液导致液压系统金属材质的锈蚀和降低使用效果。
5.良好的极压抗磨性,以保证液压油泵、液压马达、控制阀和油缸中的摩擦副在高压、高速苛刻条件下得到正常的润滑,减少磨损。
综合能力D模块—公共基础专项技能D2—电气化铁路基本知识一、电气化铁路设备概述1.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
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
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
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
2.电气化铁路的心脏--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国家电力系统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换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单相交流电。
牵引变电所从国家电网引入l10千伏三相交流电源将三相电转换为适合电气列车使用的单相交流27.5千伏电源并送上接触网。
为确保牵引供电万无一失,牵引供电系统都采用“双备份”模式,两套设备通过切换装置可以互为备用,并随时处于“战备”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3.电气化铁路的动脉--接触网。
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采用额定电压25kV,牵引变压器为27.5kV和55kV两种,接触网的制式有BT制和AT制两种,其中BT制采用27.5kV,AT 制采用55kV。
过去我国电气化铁路主要采用BT制,少量采用AT制。
电气化铁路有一条架空的接触网,机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受电,接触网也叫接触线。
另外还有一根不太被注意的线,在BT制中叫回流线,在AT制中叫正馈线。
回流线和正馈线的作用都是为了减少机车入轨电流在地中的扩散,限制谐波电流对通信的干扰,限制感应过电压和地电流造成的腐蚀。
二、电气化铁路安全基本知识1.安全电压、安全电流安全电压是指对人体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电压,它是根据人体电阻确定的,人体电阻一般在800Ω~1MΩ兆之间,流经人体不至发生生命危险的电流一般不会超过50mA,按照欧姆定律可推知人体安全电压应小于40V,我国规定36V以下为安全电压,在某些特殊场合则规定12V为安全电压。
2.跨步电压跨步电压是指电气设备碰壳或电力系统一相发生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处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走近短路点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
当跨步电压达到40V以上时,将使人有触电危险,特别是人被跨步电压击倒后加大了人体的触电电压,从而造成意外和死亡。
发现有跨步电压危险时,应单足或并双足跳离危险区,亦可沿半径垂直方向小步慢慢退出。
发生高压接地故障时,在切断电源前,任何人与接地点的距离,室内不得小于4米,室外不得小于8米。
接触网断线接地不得小于10米。
必须进入上述范围作业时,作业人员要穿绝缘靴。
实践证明,穿着绝缘靴是防护跨步电压的一种有效措施。
3.安全距离接触网的电气安全距离是以过电压的最高幅值为根据,计算出危险距离,再考虑安全系数而确定的(额定电压比照电力系统35KV等级)。
其值分别为300mm(按内部过电压)和600mm(按外部过电压)。
《技规》规定,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接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 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铁路职工岗位培训综合能力D模块—基本要求专项技能D3—JY290-10型电路基本知识一、JY290-10轨道车电气系统主要部件JY290-10轨道车的供电为直流24V负极搭铁的单线制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