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读英语新课标有感

研读英语新课标有感

研读英语新课标有感
感受一: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标》中提到:“要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探究等方式,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倡导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呢?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存在着“被自主”的现象,也就是说,所谓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其实老师在牵引着,而非引导。

学生们缺乏真正的体验、参与和探究,无法体会自主学习的愉悦感和成绩感。

改变孩子的这种“被自主”的状态,就要让他们通过体验、实践等方式,真正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自主学习应该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自主学习。

我们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适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生活实际情况。

其次,需要老师的指导。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

”很多学生不知该从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去自主学习。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指导他们,比如学习新课前,老师可以用预习卡或者是导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或者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学习目标,这样可以找到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虽然方式不同,选择不同,但都学有所获。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漫长的阶段。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正如我们在教学道路上一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学生而言,也是如此。

感受二:小组合作如何合理分组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交流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1)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有时会出现“冷清”的场面,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没有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合作流于形式。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很明显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对要多,而另有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

很少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在进行学习和应用教学实践后,我发现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

合作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优势互补。

我们要开展合作学习,第一步要分析学生的学习优势,第二步老师要设计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合作活动。

第三步老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优势发挥出来,形成互补。

第四步老师要做好评价,这样我们的合作学习就会做得很好。

那么关于合作学习我们怎样形成
优势互补?我们找到每位学生的优势后,有两种不同的分组,一种是异质分组,每个人的优势不一样,把不同水平和性格的学生可以分在一组,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另一种是形成一种合力,同质分组,就是把风格、能力等处于相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一起。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我们做异质分组有时我们做同质分组,这是根据活动决定的。

这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活学活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