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任务书电气篇《强电部分》一、设计依据: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长春市南关区高新开发区,由 16 栋住宅楼、1栋小区会馆及地下车库组成的居住建筑群体,总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8 4 9 1 2 . 9平方米。
本工程的建筑层数最高为6层,高度为20. 5米。
住宅总户数400户。
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结构类型属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2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3 )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4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 B 5 0 0 9 6 - 2 0 1 1《住宅建筑规范》G B 5 0 3 6 8 2 0 0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 B 5 0 0 3 4 - 2 0 0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 B 5 0 0 5 2 - 2 0 0 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 B 5 0 0 5 4 - 2 0 1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 G J 1 6 - 2 0 0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 5 0 0 4 5 - 9 5 ( 2 0 0 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 G B 5 0 0 6 7 - 9 7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 B 5 0 2 1 7 - 2 0 0 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 B 5 0 0 5 5 - 2 0 1 1 《1 0 k 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 B 5 0 0 5 3 - 9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 B 5 0 0 5 7 - 2 0 1 0 )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及规二设计范围1 本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 1 0 / 0 . 4 k V变、配电系统- -电力系统- -照明系统- -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2 电源设计分界,由城市电网引入本工程的二路1 0 K V 电缆线路至本工程的高压配电房,采用环网供电方式,本设计只提供此线路进入本工程建设红线内的路径,电源分界点为本工程变配电室高压电源进线柜进线开关。
三 1 0 / 0 . 4 K V变配电系统。
1 .负荷等级: 本工程的一类建筑所有消防设备电源属于一级负荷,生活变频给水泵、客梯等为一级负荷,本工程的地下车库所2有消防设备电源属于一级负荷,潜污泵等为一级负荷,其余用电为三级负荷。
2 .变压器设置及负荷计算本工程设六座变配电站,内均设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及低压配电室。
1 0 K V高压采用环网供电方式,其配电装置采用“S F 6” 绝缘的“S M 6” 型负荷式环网开关柜。
高压开关柜采用下进线下出线方式接线。
低压开关柜采用上进线上出线方式接线。
四配电系统1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对一般设备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配电。
2 对生活变频给水泵、电梯等一级负荷采用W D Z C - Y JE - 0 . 6 / 1 kV电缆由配电室沿电缆桥架敷设。
3 对消火栓泵、自动喷淋水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等一级负荷采用专用两路电源供电,用W D ZN - Y J E - 0 . 6 / 1 k V电缆由配电室沿不同路径电缆桥架敷设至配电点,并在末端互投。
4 消火栓泵、喷洒泵、生活水泵等设备的控制柜为落地安装其它控制箱除注明外,顶边距地2 . 0米安装。
5 导线除注明外为W D Z C - B Y J - 3 X 2 . 5 m m 2穿F P C 2 0管敷设。
6 消火栓泵、喷洒泵等设备的控制柜应具有自动巡检功能。
37 本工程消防设备的控制箱,柜,作“ 消防”标志,并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8 本工程小于3 0 k w的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3 0 k w以上电动机采用降压启动方式启动。
9 潜水泵的启停由液位计控制。
1 0 .本工程消防用电设备线路过载保护作用只做信号报警,不作保护之用(不跳闸即不切断电路)。
1 1 .为防止电气火灾设置的3 0 0 ~ 5 0 0 m A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信号向消防控制室报警。
1 2 .非消防电源的切除是通过空气断路器的分励脱扣或接触器来实现。
五照明系统:1 光源: 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户内的灯具由二次装修定,应采用高效节能灯具。
2 照度标准: (另详见电气节能设计篇)。
3 应急照明: 变配电所、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消防,水泵房、消防,楼梯间、电梯前室、风机房等场所设置4应急照明,采用2 2 0 V电源供电。
4 疏散指示: 在大空间用房、走廊、安全出口、楼梯间及其前室、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灯具疏散指示标,采用自带电池的应急灯具,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6 0分钟,采用2 2 0 V电源供电,光源为寿命长的L E D灯。
5 节日/室外照明: 本工程设立面照明,作兼节日照明,在室外绿地,设草坪灯在道路两侧适当位置设道路照明采 2 2 0 V电源供电,采用值班室集中控制。
6 照明配电系统:一般照明采用W D Z C - Y J E - 0 . 6 / 1 k V电缆由配电室沿电缆桥架敷设以树干方式配电,应急照明采用两路专用电源配电,用W DZ N – Y J E - 0 . 6 / 1 K V电缆明敷,并在末端互投,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注明外照明支路导线为W D Z C - B Y J - 3 X 2 . 5 m m 2穿F P C 2 0管敷设,普通插座支路导线为W D Z C - B Y J - 3 X 2 . 5 m m 2穿F P C 2 0管敷设,所有插座支路,空调插座除外,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急照明支路导线为W D Z N - B Y J - 3 X 2 . 5 m m 2穿J D G 2 0管5敷设。
安装在1 . 8 m及以下的插座采用安全型插座。
8 凡安装高度低于2 . 4 m的灯具,增设P E线。
.9 室外线路采用Y J V 2 2 - 3 x 4穿F P C 2 5管敷设,室外灯具采用就地作等电位联接,控制由室内控制室统一控制。
六设备选型及安装1 .变压器按环氧树脂真空浇注节能型干式变压器设计,设强制风冷系统,接线为D , Y n 1 1,保护罩由厂家配套供货,防护等级不低于I P 3 0。
2 高压配电柜依据S M 6型进行设计,额定电流63 0 A、开断电流2 5 K A、直流操作,电缆下进下出。
3 低压配电柜按依据抽插式开关进行设计,落地式安装,电缆上进上出。
4 其它设备待施工图设计时与业主协商考虑。
5 .配电箱、控制箱、开关、插座的选型及安装除符合设计技术参数的要求外,还要求符合国家制造标准的要求及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 5 0 3 0 3 - 2 0 0 2条款所规定的要求。
6 .设备房、地下车库及电气竖井内的配电箱及控制箱为挂墙式户内照明配电箱为嵌入式,开关及插座均为暗装。
67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应进行抗震设计并应符合本建筑抗震等级的要求。
七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1 防雷保护:( 1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措施设防,本工程电子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等级为C级。
(2 )在楼座屋顶设避雷带(φ1 2热镀锌圆钢) 和避雷短针(φ1 6热镀锌圆钢L = 0 . 5 m) 由其混合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外皮对角主筋 (不小于φ1 6)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并在在屋面形成不大于1 0m×1 0 m或1 2m×8 m的避雷网格。
高出屋面的金属构件,均采用和避雷带相同的导体或4 0 x 4 0镀锌扁钢和避雷带两点以上连接。
(3) 为防雷电侧击,4 5 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均与防雷装置连接。
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体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相连。
(4) 为防雷电波侵入,埋地进出的电缆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
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7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
2 接地及安全措施:(1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 N – S系统,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 P E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
(2)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 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4) 本工程内电气装置应采用总等电位联结,下列导电部分进入建筑物应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导体可靠连接,并应在处接向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
——P E ( P E N )干线——电气装置中的接地母线——建筑物内的水管、燃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可以利用的建筑物金属构件(5 )在变配电室、风机房、水泵房、带淋浴的卫生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6 )计算机电源系统、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8保护装置。
(7 )在高压侧采用电缆进线的情况下,在变压器高压侧各相上装设避雷器。
(8 )在低压配电系统的低压电源侧设第一级防雷S P D,在有电子设备的机房、消防控制室的电源配电箱处设第二、三级S P D。
(9 )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应与每层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联结。
1 0 )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并应将建筑物内的各种竖向金属管道每三层与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连接一次。
(1 1)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埋地敷设,在直击雷非防护区 L P Z O A或直击雷防护区 L P Z O B与第一防护区 L P Z 1 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
(1 2 )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计算机网络机房、电讯机房、安防控制室、建筑设备监控室等弱电设备用房的接地利用大楼统9一接地装置,独立设引下线采用B V - 1 x 2 5 - F P C 3 2。
(1 3)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 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 N - S系统的接地方式。
八、电气节能设计1、本工程为多层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 B 5 0 0 3 4 - 2 0 0 4 ,各场所的照明设计应符合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的要求,主要功能房间及场所的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设计/显色指数R a指标如下:住宅 1 0 0 L X及6 W / m 2 R a不低于8 0 ;车库 7 5 L X及3 W / m 2 , R a不低于6 0发电机房、高低压配电室 2 0 0 L X及8 W / m 2 R a不低于6 0变压器室 1 0 0 L X及4 W / m 2 R a不低于6 0风机房、泵房 1 0 0 L X及4 W / m 2 R a不低于6 0消防控制室及弱电机房: 5 0 0 L X及1 6 W / m 2 R a不低于8 0商铺 3 0 0 L X及1 1 W / m 2 R a不低于8 0 ;办公室 3 0 0 L X及1 1 W / m 2 R a不低于8 0 ;社区服务站、健康服务中心 3 0 0 L X及1 1 W / m 2 R a不低于8 0 ;10文娱中心 3 0 0 L X及1 1 W / m 2 R a不低于8 0 ;警务室 3 0 0 L X及1 1 W / m 2 R a不低于8 0 ;幼儿园教室 3 0 0 L X及1 1 W / m 2 R a不低于8 0 ;幼儿园厨房 2 0 0 L X及7 W / m 2 R a不低于8 0 ;幼儿园活动室 2 0 0 L X及7 W / m 2 R a不低于8 0 ;2 照明光源满足显色性的要求,住宅户内及公共区域选用紧凑型荧光灯,车库及设备机房等选用细管径直管形荧光灯,照明灯具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条件下,选用高效率的节能灯具,灯具效率符合G B 5 0 03 4 - 2 0 0 4第3 . 3 . 2条规定,选用节能型电气配件,如电子镇流器采用节能控制,在楼梯间及前室等场所除应急照明有要求外均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在地下车库等处采用分散间隔集中控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