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单片机概述 (2)PPT课件
单片机概述 (2)PPT课件
15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2. AT89C2051单片机的基本特性
▪ AT89C2051单片机的引脚排列与AT89C1051U单片 机的引脚排列完全相同。
▪ 与T89C1051U单片机相比,AT89C2051增加了64B 的芯片内RAM外。
16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3. AT89C4051单片机的基本特性
复位电路 电源 时钟电路
10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2 AT89系列单片机及主要特性
▪ AT89系列单片机是美国ATMEL公司的产品。 AT89系列单片机的内部功能、引脚的数量和排 列方式、指令系统与MCS-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 容,因此对于以MCS-51系列产品为基础的应用 系统而言,十分容易进行取代。
▪ AT89多种系列单片机可分为低档型、标准型 和高档型三个系列
11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2.1 低档型AT89系列单片机的 基本特性
▪ 低档型AT89系列单片机是AT89多种系列单片机中 的低档型产品。
▪ 所谓低档型指的是在标准型的结构基础上,为了适 应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的需要而适当的减少一些功 能部件,形成一种体积更加小巧、功能简化或单一, 价格更加低廉的单片机
式; l可编程的3级程序锁定位; l工作电源的电压为(5±0.2)V l振荡器最高频率为24MHz; l编程频率3~24 MHz,编程电流1mA,编程
电压VPp为5 V或12V。
20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PDIP封 装形式
的
AT89C 51单片 机的引 脚排列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RST RXD/P3.0 TXD/P3.1
14
▪ AT89C1051U单片机的引脚排列
RST/VPP RXD/P3.0 TXD/P3.1
XTAL2 XTAL1
INT 0 /P3.2
INT 1/P3. 3
T0/P3.4 T1/P3.5
GND
AT89C1051U
1
20
2
19
3
18
4
17
5
16
6
15
7
14
8
13
9
12
10
11
VCC P1.7 P1.6 P1.5 P1.4 P1.3 P1.2 P1.1/AIN1 P1.0/AIN0 P3.7
展主要体现在内部资源的增加和实时处理 功能的加强方面,增加了多通道10位的 A/D转换器、高速输入/输出部件HSIO、脉 宽调制输出装置PWM、外围传送服务功能 等,CPU的位数达到了16位、32位,因此 又称这一阶段为16位单片机阶段。
6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MCS-96部分产品型号和性能
7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串行通信口;
l具有“空闲”和“掉电”两种低功耗工作 模式;
l可编程的2级程序锁定位;
l工作电源电压为2.7~6.0V;
l完全静态操作模式为0~24MHz;
l内部含有一个模拟比较器;
l可直接驱动LED。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 AT89C4051单片机的引脚排列与AT89C1051U单 片机的引脚排列完全相同。
▪ 与AT89C2051相比,AT89C4051C除增加了2KB 的片内ROM外,还增加了电压掉电检测功能。
▪ 所谓电压掉电检测就是当电源电压VCC下降到检 测门限电压以下,并重新升高超过检测门限电压 延迟15ms后,单片机内部将自动产生一个复位信 号。
1.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应用
▪ 1.1.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 单片机的发展迄今经历了四个阶段: ▪ 初级阶段 ▪ 技术成熟阶段 ▪ 发展和推广阶段 ▪ 16位单片机阶段
1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1.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 1. 第一阶段 ▪ 1974年~1976年,为单片机的初级阶段。 ▪ 2. 第二阶段 ▪ 1976年~1980年,是单片机技术走向成
擦写次数为1000次; l256B的RAM,其中高128B字节地址被特殊功能
寄存器SFR占用; l32根可编程I/O线; l2个可编程16位定时器; l具有6个中断源、5个中断矢量、2级优先权的中断
系统; l一个数据指针DPTR;
19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 AT89C51的主要工作特性
l1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口; l具有“空闲”和“掉电”两种低功耗工作方
1.1.2 单片机的应用
▪ 分为基本应用系统
▪ 扩展应用系统两类。
8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 基本应用系统
I/O设备 时钟电路
单片机
复位电路 电源
9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2. 扩展应用系统
模拟输入
A/D转换器
外部扩展总线
模拟输出
D/A转换器
串行接口
程序存储器 EPROM
单片机
并行接口
数据存储器 RAM
熟的阶段。
2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1.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3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1.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 3. 第三阶段
▪ 1980~1983年,是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和推 广阶段。
4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5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1.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 4. 第四阶段 ▪ 1983年~现在,这一阶段单片机技术的发
17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2.2 标准型AT89系列单片机的 基本特性
▪ 标准型AT89系列单片机包括AT89C51、 AT89C52、AT89S51和AT89S52。
18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 AT89C51的主要工作特性
l8031CPU; l4KB的快速擦写Flash存储器,用于程序存储,可
(00H~3FH) 和 1 2 8 B 的 特 殊 功 能 寄 存 器 SFR 区 域 (80H~FFH); l15根可编程I/O线; l2个可编程16位定时器; l6个中断源、5个中断矢量、2级中断优先权的中断系统;
13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 AT89C1051U单片机的基本特性
l1 个 可 编 程 的 UART(Universal
▪ 包括 AT89C1051U、AT89C2051和AT89C4051单 片机 。
12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
1. AT89C1051U单片机的基本特性
l8031CPU; l1KB的快速擦写Flash存储器,用于程序存储,可擦写次
数为1000次; l 芯 片 内 数 据 存 储 器 空 间 包 括 6 4 B 的 芯 片 内 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