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水灯设计报告

流水灯设计报告

流水灯设计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教学,学习数字电路综合应用(将单元电路组成系统电路的方法),掌握简单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万用电表等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

获得数字电路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
用D 触发器和译码器设计一个8位可循环的流水灯,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最后根据电路图在万能板上焊接出来。

三、实验原理
1.D 触发器
D 触发器的状态方程为:Q n+1=D 。

其状态的更新发生在CP 脉冲的边沿,74LS74(CC4013)、74LS175(CC4042)等均为上升沿触发,故又称之为上升沿触发器的边沿触发器,触发器的状态只取决于时针到来前D 端的状态。

D 触发器应用很广,可用做数字信号的寄存,移位寄存,分频和波形发生器等,图A 为74LS74外引线排列,图B 为D 触发器逻辑符号。

2.译码器
74LS138 为3 线-8 线译码器,共有 54LS138和 74LS138 两种线路结构型式
工作原理:
① 当一个选通端(E1)为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E2))和/(E3))为低电平时,可将地址端(A0、A1、A2)的二进制编码在Y0至Y7对应的输出端以低电平译出。

比如:A2A1A0=110时,则Y6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

图A 74LS74外引线排列
图B D 触发器逻辑符号
表1 74LS138逻辑功能表
② 利用 E1、E2和E3可级联扩展成 24 线译码器;若外接一个反相器还可级联扩展成 32 线译码器。

③ 若将选通端中的一个作为数据输入端时,74LS138还可作数据分配器。

④ 可用在8086的译码电路中,扩展内存。

引脚功能:
A0∽A2:地址输入端
STA (E1):选通端
/STB (/E2)、/STC (/E3):选通端(低电平有效)
/Y0∽/Y7: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VCC :电源正
GND :地
A0∽A2对应Y0——Y7;A0,A1,A2以二进制形式输入,然后转换成十进制,对应相应Y 的序号输出低电平,其他均为高电平。

如图C 所示为74LS138译码器的引脚排列图。

功能表如表1所示
四、实验结果
图C 74LS138的引脚排列图
2.PCB仿真图
3. 仿真波形图
四、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设计报告,我们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能力,综合素质得了较大的提高。

让我们找出自身状况和实际需要的差距,并且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的知识,为以后的求职和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的准备,从而缩短了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心理的转型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