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_《中国传统文化“奇妙的对联”》课件(共31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_《中国传统文化“奇妙的对联”》课件(共31张PPT)
仄起平收,右上左下
福 仄送
万 平家
天 仄地 平和
春 匀平 一 笔仄 江 淮平 绿仄
鉴赏对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比喻联。以天为盘星为子, 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 情溢于言表。
鉴赏对联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赏析】谐音联。“莲子”即“怜 子”,“梨儿”即“离儿”,表达了 离别时的父母心中忧伤之情。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小大 乔帝 夫君 婿臣 是同 英骨 雄肉
二乔公园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旧雨,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六十《杜甫二·秋述》。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意思是过去宾客遇 雨也来,而今遇雨却不来了。后以“旧雨”作为老友的代称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 中国何人领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文坛从此感 彷徨。 横批:领袖群伦
——悼念鲁迅挽联
• 高考对联 • 1987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
QIMIAO DE DUILIAN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当时著名史学 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 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 花八门。
答案:祖冲之 韩退之 王引之 胡适之
对联的起源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 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三千 国年 相犹 随带 天胭 柱脂 魂色
胭脂井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 守株待兔 --- 缘木求鱼
• 釜底抽薪 --- 火上加油
• 兔死狗烹 --- 鸟尽弓藏 • 狗仗人势 --- 狐假虎威 • 动如脱兔 --- 呆若木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横批:南北 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赏析】隐字联。该对联隐藏着“缺 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的 意思。
• 新笠翁对韵(一) •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 • 雷隐隐,雾蒙蒙,雨伯对雷公。 •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 红杏有颜清露洗,玄关无锁白云封。
鉴赏对联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赏析】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 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 其中又暗藏不恭。“婢”“奴”意含讥 讽,对仗十分工稳。
鉴赏对联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赏析】回文联。顺读倒读,一气呵成。
鉴赏对联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 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宋史·蜀世家》记载, 五代后蜀主孟昶撰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是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 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 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 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的分类
• 以功用分——春联,节日联,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 交际联,名胜联,书画联,文艺联,寺庙联,庆贺联, 宣传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
• 以艺术形式为——回文联,叠字联,顶针联,嵌字联, 集句联,联边联,拆字联等。
• 以字数分——长联、中联、短联。 • 对联在对仗方面的格律要求和严谨程度分——宽对、工对。 • 以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
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 • a 柳絮池塘淡淡风 • b 榆荚临窗片片雪 • c 带水芙蓉点点雨 • d 丁香初绽悠悠云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成语对联
• 望梅止渴 --- 画饼充饥 • 顺藤摸瓜 --- 按图索骥 • 雪中送炭 --- 锦上添花
洞天 门柱 千一 仞峰 锁擎 风曰 雷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三祖寺对联
• 是僧皆佛印
• 无客不东坡
•
——潜山三祖禅寺客堂
• 佛说法时,白鹿衔花猿献果
• 僧谈经处,青龙侧耳虎低头
•
——三祖寺大佛殿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 “奇妙 的对联 ”》课 件(共3 1张PPT )
黑对白,绿对红,日下对天中。 依依河畔柳,郁郁涧边松。 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
清暑殿,广寒宫,明月对清风。 朝霞对晚露,彩云对长虹。 腊梅吐芳迎Hale Waihona Puke 日,绿柳展枝舞春风。连一连
世事洞明皆学问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一寸丹心图报国 发愤识遍天下字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两行清泪为思亲 立志读尽人间书 人情练达即文章
水对。
对联的特点
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动形名 动 名 名 动名 容
词词词 词 词 词 词词
下联:斩白蛇入咸阳高祖是刘
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对联的特点
对 联 “六 相”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反; 内容相关;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 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 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 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 遵循着仄起平收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 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 自右而左。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自左往右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