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一)
回顾以往的音乐教学过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尤其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内容,自己
还教得特别累。

拿到了新教材时,一开始还是很茫然的,不知
如何去教。

细看后觉得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更适合学生
的年龄特点,更生活化,大众化。

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
有趣。

在教学中,我就感到,新教材一定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它,要用新得方法去教学生。

在旧的“课标”里,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

学生只是知道“唱”,老师
一句学生一句,学生可以不用书本,不用耳朵听琴,就能够学
会一首歌曲。

而我们会很少让学生去体验“为什么?”这样就
导致了,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

课堂的模式基本上是老师
在台上拼命讲,唱,学生在下面很安静的,很乖的听或者是机
械化的跟唱,我们经常用“这个时候,除了老师的歌声和琴声,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话语来赞扬课堂的良好。

比如说,我在这最近的一两年里,在课堂教学中,逐步让
学生自己听琴声,自己模唱旋律,或者一句句唱乐谱,小组合
作学习,之后给予奖励的方式进行教学。

有了成功感之后,绝
大部分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学生主动学习,
遇到新的歌曲的学习,能够跃跃欲试,抢着出来给大家范唱。

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伴奏”,还有就是“及时纠正错误”,
比如,“音高不到位”,比如,“节奏唱得不太好等问题”。

一节课下来,老师轻松,学生开心。

在欣赏课的教学中,
学生依然是欣赏的主体。

但是,学生的欣赏,审美是有个体的
差异的。

这些都与他们的阅历,文化背景,家庭教育,音乐技能,基础知识有关。

一首乐曲,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会让他们用语言,肢体,或者是图画,或提供乐器给学生的
方式表达出来,但是,不会给予绝对的评价。

因为,艺术本来
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差”。

当然,不是说,新的教学模式都是好的,旧的就都不是好的。

也不是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

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会比另一种模式显得更加高贵。

也所有
的内容都适合让学生去探究。

一些很容易的知识和一些很难的
知识都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

太容易了,浪费时间;太难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探究”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只有中等难
度的问题,才比较适合让学生去探究。

而且,考虑到各方面的
问题,一个学期,我们能有几次很成功的“探究式教学”和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已经很好了。

我们不能因为提“新课标”而把过去所有的东西都否定掉。

其实,如果从教学效率上来说,讲授式教学模式(满堂灌)是最有效率的,一节课下来,能教唱好几首歌。

最终,我们教学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