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类论述题的答题模式之九

十类论述题的答题模式之九

十类论述题的答题模式之九——工程建设区位因素(一)铁路建设区位1.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2.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3.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

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

③有利于社会稳定;(4)战略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南昆线的建设使西南区具有“三沿”的区位优势,南连北海、湛江、钦州和防城港等港口,东西有国际铁路、公路通往滇桂两省众多的过境口岸,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南昆铁路穿越在西南边疆,在战时对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港口的建设(上海、纽约等)1.荷兰的鹿特丹的区位因素:2.地理位置:位置适中,位于欧洲西部的中部。

3.自然区位: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港阔水深,不淤不冻;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口。

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广阔;位于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连接中欧、中亚、东亚等地;以鹿特丹为依托。

4.如果是上海港的区位因素还需要说明不利因素:三角洲地形坡度缓,水流慢,泥沙容易淤积,影响通航。

(目前泥沙淤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三)三峡工程1.意义:防洪(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发电(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著);航运;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

2.环境效益:防洪、防治血吸虫病、有利于中下游减轻洞庭湖淤积、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质、调节局部气候,减轻环境污染。

3.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长江上游的通航能力;有利于该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4.对库区不利:淹没土地、耕地、加剧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加重泥沙淤积、加重泥沙淤积、影响物种生存、增加蚊虫孳生5.对长江三角洲影响:★不利影响:长江三角洲长速减慢;长江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长江河口生态环境改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

★有利影响:河口淤泥减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泥沙减少,枯水期水质变好)四大工程练习一、青藏铁路东(北)起青海西宁市,西(南)至拉萨,全长1963千米,其中西宁─格尔木段845千米线路早已建成通车,而格尔木─拉萨段1118千米线路已经开工修建。

格尔木─拉萨路段因途经长达600千米的全年冻土地区,沿线海拔高于4000米的地段有960多千米,施工难度非常艰巨。

青藏铁路的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修建青藏铁路对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福沿线各族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读上述材料回答:1.青藏铁路途经的青海、西藏两省区均有着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铁路途经地区的居民以_______族为主,而青海省东部_______族人数较多。

3.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牲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区农作物主要有喜温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并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这里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高,雨量充沛B.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4.青藏高原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A.藏北高原和昆仑山南麓B.三江源地区C.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5.西藏是我国目前唯一没通铁路的省区,但先后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还修筑了从拉萨通往邻国尼泊尔的___________公路。

6.青藏铁路将穿越的山脉是:()A.祁连山B.喀喇昆仑山C.唐古拉山D.喜马拉雅山7.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青藏铁路的修建,这是由于铁路运输具有:()A.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把货物送到工矿企业、乡村甚至边远地区B.运量大、速度最快、时间效益高的特点C.虽然速度最慢,但运量大,运输价格低D.运输速度较快,运输量大,运输价格较低二、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五大气区,其中四大盆地气区分布在陆地,具体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这四大盆地气区全部分布在我国中西部,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为全国之最,累计达419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能源短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西气东输的主干线是由塔里木至上海的4200千米管道,它西起新疆的轮南油田,经甘肃武威、宁夏干塘、陕西靖边、山西长治、河南郑州、安徽淮南、江苏南京等,最终到达上海市区。

西气东输意义重大,可以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也会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人力拉动相关产业,从而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按能源的分类,天然气应属于:()①来自太阳能、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③可再生能源、④非可再生能源、⑤常规能源、⑥新能源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⑤2.下列有关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有大面积的花岗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B.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C.地质史上,激烈的地壳运动也带来丰富的天然气资源D.只要是盆地,就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3.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经的地区,自然带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反映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主要是:()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4.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地区,属于我国能源最大的输出省(市)是_________,属于我国最大的输入省(市)是___________。

5.利用管道运输天然气有何优点?6.在天然气分布丰富的四大盆地中,属于全国商品粮农业基地的是_____________盆地,属于全国商品棉农业基地的是____________盆地,号称“聚宝盆”的是______________盆地,有着“天府之国”之称是_________盆地,即将建成我国西部石油工业基地的是___________盆地。

三、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39%。

2000年11月8日,贵州省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和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同时开工。

这标志着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全面启动,“西电东送”将形成三大通道:一是将乌江、云南澜沧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

二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东华地区,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北部“西电东送”工程。

西电东送,可以推动西部电力工业开展,改善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同时,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冶金、化工等高能耗产业。

西电东送也可以改变东部地区电力供应不充裕、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与西部比较,下列资源在东部地区具有优势的是:()A.土地资源、矿产资源B.水资源、生物资源C.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D.木材资源、草场资源、水资源2.贵阳炼铝工业的发展,其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贵阳附近有丰富的铝土矿,为炼铝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B.贵阳附近的六盘水煤矿、乌江渡水电站为炼铝提供了充足的能源C.贵阳对铝消费量大,有消费市场D.这里劳力充足,工资水平低,有利于工业布局3.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所出现的______________技术和核电技术,以及能耗少的电子工业的兴起,进一步使工业布局摆脱了能源的地域限制。

上述技术的出现,也使我国“西电东送”的实现成为可能。

4.我国常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区。

5.目前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在水能资源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流域。

6.目前我国晋煤外运的两条途径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能源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四、南水北调工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

规划中的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水量充沛的长江流域向干旱缺水的北方诸流域输入的大型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要目标。

这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12%,而水资源仅占1.5%。

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是:从南至北,途经鄂、豫、冀、苏、鲁、津、京七个省市,调水距离1000多千米,供水目标为黄淮平原、京津、华北、西北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

目前东线、中线工程实施方案基本敲定,西线方案正在抓紧规划。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2.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何在?3.南水北调工程三条路线的规划是:东线方案计划从长江_______游扬州市江都段取水,利用_______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取隧洞虹吸方式穿越________河进入天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