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新月派与《再别康桥》
第6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新月派与《再别康桥》
他只向下钻早没有工夫对了我点头微笑;
堰下的潭,深过了我的根了。 我生在小河旁边,
我可怜我的好朋友,
但实在也为我自己着急。" 田里的草和虾蟆。听了两下的话,
夏天晒不枯我的枝条。
冬天冻不坏我的根。 如今只怕我的好朋友,
也都叹气,各有他们自己的心事。
水只在堰前乱转; 坚固的石堰,还是一毫不摇动。
将我带到沙滩上,
●一、“五四”新诗运动思潮
除胡适的作品以外,早期新诗的代表作品还有沈尹默的《三
弦》、《月夜》,俞平伯的《冬夜》集、康白情的《草儿》集,
周作人的《小河》,朱自清的抒情长诗《毁灭》。
《小河》诗中的第一首杰作(胡适) 周作人
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 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 下流干了;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 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
●新月社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及影响
3.新月派新诗创作尝试与实践 第二种尝试:增强诗歌的叙事成分。 诗人们尝试了现代叙 事诗的实验和 “新诗的戏剧化和小说化” 4.新月派诗歌的审美特征 为实践其“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新月派明确提出以 “和谐”与“均齐”为新诗的审美特征的主张。
闻一多:“新诗格律化”主张就是体现,它提出了新诗的“三美”(“音乐
思考与练习
1.结合具体的作品简析早期白话新诗的主要特点 2.分析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3. 新月派诗歌主要有哪些理论主张,其对早期白话 新诗的理论主张有何突破? 4.简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5.简述《再别康桥》的艺术魅力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一九二六年五月中旬作
由主义的张扬及其浪漫主义的呈现。
《女神》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等来反映现实。其中《女 神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
●二、早期白话新诗类型及主要表现手法
2.创造社新诗主张及代表作《女神》
●《女神》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一、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彻底反帝反封建 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 二、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 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 三、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 创造树立了榜样。
水要保他的生命,总须流动,便只在堰前乱转。
堰下的土,逐渐淘去,成了深潭。 水也不怨这堰,--便只是想流动,
想同从前一般,稳稳地向前流动。
一日农夫又来,土堰外筑起一道石堰。土堰坍了; 水冲着坚固的石堰,还只是乱转。
堰外田里的稻,听着水声,皱眉说道, 他在地底呻吟, "我是一株稻,是一株可怜的小草, 我喜欢水来润泽我, 怯怕他在我身上流过。 小河的水是我的好朋友; 他曾经稳稳的流过我面前, 我对他点头,他向我微笑。 我愿他能够放出了石堰, 仍然稳稳地流着, 向我们微笑; 曲曲折折的尽量向前流着, 听去虽然微细,却又如何可怕! 这不你我的朋友平日的声音, --被轻风搀着走上沙滩来时, 快活的声音。 我只怕他这回出来的时候, 不认识从前的朋友了,--
当时的思想矛盾:既要求冲决封建罗网,实现个性解放,又担心群众运动势
不可挡,过火过头。 在艺术表现上,《小河》采用象征、拟人手法,形式上完全摆脱旧镣铐, 追求自然的节奏。
●二、早期白话新诗类型及主要表现手法
1.早期新诗从表现手法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白描新 诗,二是象征新诗
白描新诗:
象征新诗:
白描、比喻象征新诗:重内容、轻形式,散文化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赏析
1.《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是一首清新隽永
的现代抒情诗。
和新的美学原则,新月派可谓最典型、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2.新月派的诗歌理论主张
❶批判《女神》过于欧化,提出要写中国新诗;反对郭沫若关于诗只是一
种“自然流露”“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主张,提出“自然 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
❷要在新诗与旧诗之间架设一座不可少的桥梁;要把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
●新月社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及影响
1.新月派简介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 ▪主要刊物:前期他们把《晨报副刊》的《诗镌》作为阵地,后期创办《新 月》月刊(1928.3.10),《诗刊》周刊(1931年)。
●新月社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及影响
▪在郭沫若及其作品《女神》的启发下,中国诗界积极探索诗歌新的表现形式
●二、早期白话新诗类型及主要表现手法
2.创造社新诗主张及代表作《女神》
●关于《女神》
《女神》收入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57篇。多为诗人留
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 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
《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便在我身上大踏步过去;
我所以正在这里忧虑。" 田边的桑树,也摇头说,--
"我生的高,能望见那条小河,-他是我的好朋友, 他送清水给我喝,
经过两面地方,都变成一片锦绣。
他本是我的好朋友, 只怕他如今不认识我了;
使我能生肥绿的叶,紫红的桑葚。
他从前清澈的颜色,
现在变了青黑; 又是终年挣扎,脸上添许多痉挛的皱纹。
徐志摩
一代诗人远去: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 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
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
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飞机失事 遇难。
徐志摩热烈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与他活泼好动、潇洒浪漫的个性和横溢才华是相一致的。 ❷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他执着的追寻“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在诗里真诚地表
●二、早期白话新诗类型及主要表现手法
2.创造社新诗主张及代表作《女神》
●《女神》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在诗歌形式上,《女神》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 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 之作,也被称为中国新诗革命先行和里程碑式的作品。 《女神》在新诗发展上的主要贡献:一是把“五四”新诗运动的诗体解 放推向极致;二是充分发挥了彰显了诗的抒情化与个性化,它是彰显“五四” 自由精神的诗歌典范,也是诗歌抒情艺术蕴含的代表。三是手法上善于利用 奇幻想象、比喻、夸张等手法,风格上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英雄主义与自
美、绘画美、建筑美”)
5.新月派代表诗人及作品:闻一多《死水》、《红烛》,徐志 摩《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闻一多的主要作品及艺术特色:
❶其作品大多包含着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忧国忧民的意识, 表达了现代知识分子深邃而炽热、悲怆而激越的内心矛盾与痛苦。 ❷其作品充满矛盾的张力,彰显其沉郁醇厚的诗歌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 六 讲
新月派与《再别康桥》
●一、“五四”新诗运动思潮
梁启超、胡适等人的新理论主张可谓“五四”新诗的理论基础。
主张新诗要有“新意境”“新语句”、“新风格”(梁启超);
新诗要打破传统诗歌词调曲谱的束缚,不拘格律、平仄、长短句, 主张“作诗如作文”(胡适《谈新诗》),倡导诗歌“散文化” 和“平民化”。
拌着他卷来的水草。
筑堰的人,不知到哪里去了。
《小河》赏析
这是一首“融景入情,融情入理”的喻理诗。
两层意义:通过对家规筑堰拦水给两岸生物造成威胁的描写,主张顺应 自然法则,保持生态平衡,如果违反自然法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深层的意义是:把“小河”比作民情,借用“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的古训,小河如不被正确引导,将泛滥成灾,诗歌写出稳稳向前流 动的小河,被农夫筑起一道堰给拦住了“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表现了诗人
现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并外射于客观对象对,
追求主客内在神韵及外在形态之间的契合。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那榆荫下的一潭, 但我不能放歌,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话诗人关注“白话”(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使新诗成为诗”。
❸为反叛早期新诗情感的过度泛滥和自由抒写,新月派提出 “理性节制情感”的诗歌美学原则与诗歌形式格律化。
●新月社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及影响
3.新月派新诗创作尝试与实践
第一种尝试:客观抒情诗的创造,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 主观情感对象化。
口 供(闻一多)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 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青松和大海,鸦背驮著夕阳, 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 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记著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2.形式上,全诗7节、每节4句、共28句;每行两顿或三顿, 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 朗上口。 3.审美追求上,该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