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
特点:物体在运动中,运动快慢在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用 平均速度来粗略的描述物体在某一 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4、匀速直线运动图象:
5、有关速度的常见计算题:所由有v计算题s必须得写必须已写知;、单求位、参解与、计答算;过程。 t
(1)交通标志、计程车票问题 鸣笛问题
A、在公路旁,我们经常 看到下图 所示的交通标志牌,(1)请说出A,B 两牌的含义;(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 情况下,汽车到长江大桥最快要多长 时间? B、右图是小红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 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秒?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大?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4、乐音与噪声:
(1)乐音: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特征:音色: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和距发声体的
距离共同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一
般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3)鸣笛问题;
例: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 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 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4)利用超声波可探测海洋的深度。
例: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103 m / s,
若从船上竖直向下发出超声波,6s后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回 来的超声波,则海底深度是多少米?
2、长度的测量: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会认: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长度。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 分度值 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了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没有改变,则是静止的。) 选取原则:(1)参照物的选取是 任意的 ,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为了方便研究问题,一般选择地球(地面) 作为参照物; (3)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设该物体是静止 的。 3、相对静止的条件: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运动 例:地球与同步卫星、空中加油站
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
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1)测量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 累积法 。
(2)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等常用 辅助法 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
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3、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秒(s)
常用单位: 小时、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
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米(m) 。
常用单位: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 (1000) m (10) dm (10) ㎝ (10) mm (1000)μm (1000) nm
换算关系:1km=1000m;
1m= 10 dm = 102 ㎝ = 103 mm= 106μm= 109 nm
分、
秒、
毫秒、 微秒
h (60) min (60) s (1000) ms(1000)μm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
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4、误差: 定义: 测量值与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
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
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
③测量者估读不准确。
(3)、公式: v s
t
(4)、变形公式: s vt
ts
(5)、单位:国际单位:m/s
v
常用单位:km/h 换算关系:m/s
×3.6
km/h
÷3.6
自行车的速度为 1.5m/s,表示的物理 意义是:自行车在一秒
内通过的路程 为1.5m
3、(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 ,速 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误差的减小:①改进测量方法。②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④校准测量仪器;
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
第三节 快与慢
2、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 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用v表示。
(2)、物理意义:速表度示大物的体运动的快慢。
40
长江桥 16km
A
B
车票发票
车号 A-88888
上车 9:00
下车 9:10
里程 6.0公里
金额 14.40元Fra bibliotek(2)过桥或过隧道的问题:A、车全部通过时:S=S车+S桥 B、车全部在桥上或隧道内时:S=S桥-S车
例:某辆列车行驶途中以 144km/ 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 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火车的长度。
第三章 声音的世界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体 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体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声音, 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 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是 340 m/s。 3、回声与运用: ①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②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晚 0.1s以上 ③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
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 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 运动。 2、参照物:定义: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 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快慢决定,物体的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的声音
噪声的防治:在 声源处 (产生处)减弱,如禁止鸣笛;
在 传播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