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二模议论文阅读整理

中考二模议论文阅读整理

议论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共10分)朝阳二模议论文①在与幸福有关的各种因素中,爱无疑是幸福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②说到爱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多想到的是被爱。

这并不奇怪。

从小到大,我们渴望得到许多的爱。

遇到困难时,我们希望有人一伸援助之手。

经受痛苦时,我们希望有人与我们分担。

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幸福系于被他人所爱的程度:如果我们得到的爱太少,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冷酷,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

的确,对于我们的幸福来说,被爱是重要的。

③然而,与是否被爱相比,有无爱心却是更重要的。

一个缺少被爱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这样的人只要具有爱心,他仍会有孤独中的幸福,如雪莱所说,当他的爱心在不理解他的人群中无可寄托时,便会投向花朵、小草、河流和天空,并因此而感到心灵的愉悦。

而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的生活多么热闹,幸福的源泉已经枯竭,他那颗冷漠的心是决不可能真正快乐的。

④一个只想被人爱而没有爱人之心的人,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爱,而是占有。

爱是与占有欲相反的东西,它本质是一种给予,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亲子之爱,有爱心的父母在照料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便感受到了极大的满足。

相反,丧失爱心,也便失去了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在被爱方面受挫,而是爱心的丧失。

⑤当然,爱的给予既不是谦卑的奉献,也不是傲慢的施舍,它应该是出于内在的丰盈的自然而然的流溢。

爱心如同光源,爱者的幸福就在于光照万物。

爱心又如同甘泉,爱者的幸福就在于泽被大地。

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爱心的普遍丧失会使世界变得冷如冰窟,荒如沙漠。

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人们不免寒心,但也不要因此趋于冷漠,而是要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仍葆有一颗爱心,用爱心唤起爱心。

不论个人还是社会,只要爱心犹存,就有希望!(选自周国平《精神的故乡》,有删改)18. 针对“爱无疑是幸福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作者提出了哪两种看法?(2分)答:19.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4分)答:20.请用一个短语概括下面连环画的主要内容,并判断这个故事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4分)答:(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20题。

(共8分)东城二模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

时下一些人没有敬畏,不知珍惜,究其原因,是不懂孝与俭。

在家教中应该力倡孝与俭,它们是敬惜之心的发端。

②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古人精心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其中,孝与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内容。

曾国藩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情况,在家训中,特别强调了“尽孝悌”、“倡勤俭”,教育子女要敬老爱幼,衣勿华美。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导子孙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崇尚“俭而不吝”。

这些家教,在约束子弟、和睦家族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③今天,我们所说的孝是指善事父母。

首先是物质上赡养父母,其次是顺从,言语和气、态度谦恭、及时回应父母的要求。

孝的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对父母的敬爱。

④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正确的孝顺观,可以使子女懂得奉养父母,侍候长辈,是分本。

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出发点。

⑤俭朴是人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诸葛亮的《诫子书》不足白字,思想深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然被奉为圭臬①。

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训俭示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

《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⑥因此,在家教中倡导俭朴,能够培养人们从小自我克制欲望的能力和精神,使人不滋生贪婪物语,不贪图享受,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⑦在家庭教育中从小培养敬老尊长,参加劳动等意识和习惯,从而体会劳动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才能使人具备孝和俭的美德。

【注】①圭臬:借指准则和法度。

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阐明《朱子家训》中的话与本段论点之间的联系。

(3分)20. 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3分)(三)阅读《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完成第20-22题。

(共11分)房山二模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梁衡①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

观者无不惊叹。

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②这个回答很有哲理。

③原子弹爆炸,是因为原子核里本来就有原子能;植物发芽,是因为种子里本来就有生命。

它不爆炸、不发芽,是因为它有一个多余的外壳,我们去掉它,它就实现了它自己的价值。

达尔文本酷爱自然,但父亲一定要他学医,他不遵父命,就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

【甲】鲁迅先是选学地质,后又学医,当把这两层都剥去时,一位文学大师就出现了。

就是宋徽宗、李后主也不该披那身本来就不属于他们的龙袍,他们在公务中痛苦地挣扎,还算不错,一个画家、词人终于浮出水面。

这是历史的悲剧,但是成才的规律,也是做事的规律。

物各有主,人各其用,有舍弃才有个人的成长、发展。

④每当我看杂技演出时,总不由联想到一个问题,人体内到底有多少种潜能。

同样是人,你看,我们的腰腿硬得像根木棍,而演员却软得像块面团。

因为她只要一个“软”字,把那些无用的附加统统去掉,她就是石头里飞出来的一只鹰。

但谁又敢说台下的这么多的观众里,当初就没有一个身软如她的人?只是没有人发现, 自己也没有敢去想。

好画,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色彩;好歌,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音符;好文章,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废话。

一个有魅力的人,是因为他超凡脱俗。

超脱了什么?常人视之为宝的,他像灰尘一样轻轻抹去。

【乙】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的骄傲,以色列建国,想请他当第一任总统,他赶快写信谢绝。

他们都去掉了虚荣,舍弃了那些不该干的事,留下了事业,留下了人格。

⑤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算加法比算减法多,总要把一只鹰一层层地裹在石头里。

欲让孩子成才,就拼命地给他补课训练,结果心理逆反,成绩反差;想要快发展,就去搞“大跃进”,结果欲速不达;想建设,就去破坏环境,结果生态失衡,反遭报复。

何时我们才能学会以减为加,以静制动呢?(选文有删改)20.分别说出题目中“石头”和“会飞的鹰”的含义。

(4分)答:21.本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3分)答:22. 根据文意,将下面两个事例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并说明理由。

(4分)①居里夫人得了诺贝尔奖,她将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在地上玩。

②居里夫人25岁时还是一名家庭教师,还差一点当了小财主家的儿媳妇。

她勇敢地甩掉这些羁绊,远走巴黎,终于成为一代名人。

【甲】处应填:理由:【乙】处应填:理由:(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1题。

(共8分)丰台二模①平静是平和安静的心态,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心态,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

这就如建筑学家林徽因所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②平静的心态有利于我们认识自己和外界。

一杯干净的水,如果不停地摇晃,也不会清澈;一杯浑浊的水,如果静静地沉淀,也会变得清澈。

我们的心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的心总是不能安静,就会处在一种浑浊的状态,很难有自知之明,就看不清真实的世界了。

③平静的心态有利于成功。

心态越平静,做事越沉稳,成功的几率越大。

很多成名的影视大腕起先都是静下心来跑龙套,学会了、学精了跑龙套,才慢慢有了演主角的机会。

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沉静应对,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

只有在挫折与厄运面前保持心态平和的人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④怎样才能做一个心态平静的人呢?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的戴尔•卡耐基曾深有感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活了50多岁,如果问我在生活中学到了什么,那么,我的回答就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可以给你带来平静。

”不错,要做一个心态平静的人,关键是自己能克服内心的私欲杂念。

⑥有些人之所以一遇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事情的能力和本领。

其实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

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

还要善养正气。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平静的心态要靠正气来支撑。

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⑦我们正处在社会高速发展时期,各种问题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做到举重若轻。

这样才能临事不乱,把握好局面,处理好问题。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20.阅读第③段,简要分析影视大腕的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本段观点。

(3分)答:21.简要分析怎样才能做一个心态平静的人。

(3分)答:(三)阅读《谣言止于智者》,完成第20-22题。

(共8分)海淀二模谣言止于智者①近来,社会上“妖言惑众”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危害。

虽然人们知道,谣言是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捏造的谎言,但仍有不少善良的人在无意之中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

许多人被谣言迷惑,而智者却往往能化谣言于无形,也就是说,谣言止于智者。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风风火火地跑到哲人那儿,说想要告诉他一个消息。

哲人平静地打断他的话说:“等一等,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哲人所说的“筛”,就是看消息是否真实,是否经过审查,是否具有善意。

来人表示只是听来的。

最后哲人说:“那就别说了吧,免得人们被这虚假的谣传所困扰。

”哲人面对看似令人激动的消息,淡定从容,以自己的标准过滤虚假信息,让谣言停止了传播。

【甲】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淡定的心态,理智应对,不为谣言所惑。

③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不为谣言所困。

谣言像四处游走的无根之风,而知识却正如遮挡、消解它的高山茂林。

当智者遇到谣言的无根之风时,能运用知识的高山茂林,使谣言得以消解。

【乙】自2007年至今,对于拟建PX(对二甲苯、低毒化合物)项目,多地民众均选择坚决抵制,被谣言所惑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间,某搜索网站上的“PX”词条多次被人篡改,将PX解释为“剧毒”。

为了阻止妖言惑众,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生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大量的科学依据进行论证说明,还原了科学的真相,从而攻破谣言。

这次破谣的成功,表明了知识对于明辨是非的必要性。

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让谣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因此,对于不确定的信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所能组织谣言的传播,在谣言面前我们人人都应该做一个“智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