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教师职称论文例文

中级教师职称论文例文

中级教师职称论文例文
浅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职业道德
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综述
80年代,费斯勒(Fessler)提出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整体探讨了教师生涯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了解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架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追求新的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模式,形成教师发展多元化的格局。

教师教育也从只重视职前,到既从事职前,又重视人职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职业认同感与遵守职业道德
1.职业认同感
2.遵守职业道德
(三)提升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育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和本领。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1.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以取得教学效
果的最优化,包括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
目标、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等技能。

2.教学语言能力,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手段,即使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今天,课堂
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功能仍不可替代,是讲究教学语言能力的真谛所在。

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可分为口头言(有声语言)表达、书面语言
表达(板书板画)和身体语言(无声语言)表达三种类型。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这既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需,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社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
教育以及积极投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这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程序是“蓝图”,教学评价是手段,合理组织调控课堂结构是
核心,洞察学生心理是基础,运用教育机智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是
保证,而营造融洽适宜的课堂氛围则是根本。

5.教育研究能力,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

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坚持在教育教学
实践中开展研究,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研究中
提升对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6.创新能力,指创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追求与归宿。

(四)建构专业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
师的情感、气质、兴趣等。

教师的专业人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
基础。

专业人格的建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对教育的本
质与价值、对学生生命与特征、对自我生命与生活的深切感悟理解
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职业道德和
教育理想自觉追求的结果与内化,是教师专业发展心智成熟的表现。

(五)形成专业思想
(六)专业自我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
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教师专业自我
的形成过程,是在教师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教学素养
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也是良好教师形
象形成的过程。

就当前教师专业自我方面而言,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的就是必须充分认识和感悟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及其对社会发展
与自我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

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
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
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
本质所在,也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强专业理念和师
德教育、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是师范生成长为优秀小学教
师的必要途经。

参考文献:
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理论与培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Maril”Tallerico,卢立涛、安传达译:《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理论》中国轻工业出版,20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级教师职称论文例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