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承接前面学习的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对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细胞的进一步学习。

新课标中与细胞膜有关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

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随后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讲述了癌细胞的一些特征;其次教材分析了细胞膜的功能;最后简要讲述了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二章中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功能的认识具体化、结构化,将前后知识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并为后面学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②理解细胞膜制备的方法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阅读教材相关实验内容,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②通过学生带问题阅读,完成自学导读,多媒体展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
细胞膜组成成分与其功能的相适应特点是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的基础,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和体会细胞膜作为细胞生命系统边界的重要意义。

4.教学难点
①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②体会细胞膜作为细胞生命系统边界的重要意义,为后面把细胞作为一个活系统来研究做了一个起点示范,是一个重要却相对难理解的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了解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学法指导
采用类比、打比方、讨论、图文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通过问题引导读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利用模型,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观察、体验实验、读书做题,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板书和学生一起完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转化成了课堂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多种活动,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形象记忆,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细胞膜功能部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难点突破
本节课,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是一个难点,该难点主要通过学生带问题阅读教材及相关图解;分析材料的选择、方法的选择、实验的基本要求来达到目的;对于细胞膜的功能,通过讨论、举例、看图、多媒体展示等方法,让学生感受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从今天开始,我们将
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结合初中有关细胞的知识复习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先建立对细胞膜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细胞膜。

(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二)、分析讨论,理解实验
我们要分析细胞膜的成分,首先要获得细胞膜。

那么,怎样获得比较纯净的细胞膜呢?
请大家阅读课本P40-41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完成下面几个问题的思考。

问题:1、选用植物细胞好不好?
2、为什么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3、细胞破裂后,怎样分离出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4、血液中为什么要加适量的生理盐水?
(讨论、归纳实验的原理和基本要求——媒体课件辅助)
(三)自主学习,能力比拼
现在细胞膜的提取过程大家已经体验过了,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请学生阅读41-42的内容,完成学案上的空格。

(师生一起讨论、总结、深化——媒体课件辅助)。

(四)分析讨论、能力提升
1、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你能否推测一下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可能有哪些?
2、取新的玉米种子若干粒浸泡吸胀,(30~35 ℃浸泡5 h;20 ℃浸泡15 h),然后用小刀将每粒玉米沿中线切成两半,分成两组。

其中一组放入烧杯加清水煮沸10 min。

然后将两组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都倒入稀释的红墨水(1份墨水加10份清水)浸泡5 min后取出种子,洗去浮色,观察染色情况: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全都染上了红色,而没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仅表层带有浅浅的红色。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请分析回答:
(1)未煮过的胚细胞内没有被染色,说明红墨水中的染料成分对种子的胚细胞是________(需要、不需要)的;而煮过的种子胚全被染上红色,说明煮过的胚细胞已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五)、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可归纳成六个词(脂质、蛋白质、糖类、分隔、控制、交流)。

(六)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反馈练习——媒体课件辅助
2、巩固练习: A、教材P43 1 、2 、3 B、学案上第2页跟踪训练
(七)板书设计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
主要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

二、细胞膜的功能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功能
1、组成: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

2、功能:对植物细胞有_______和______作用。

六、教学设计反思
1.以“问题探讨”中的动物细胞的显微镜物像和第1章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为基础,完成“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感知细胞膜的存在。

2.利用已知,获取新知,提高学习能力。

联系《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知识,蛋白质占细胞膜总量的40%,脂质约占总量的50%,使学生将前后知识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同时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学习奠定基础。

3.利用视频图像,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认同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