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一、沥青乳化剂分类1、按电荷分:①阳离子乳化剂②阴离子乳化剂③非离子型乳化剂2、按破乳速度分:①快裂型②中裂型③慢裂型(慢凝、快凝)我公司生产的802(中裂型、不需调酸); 803(慢裂慢凝型、需调酸) ; 801(慢裂快凝型、需调酸)二、乳化沥青1、乳化沥青的组成:①沥青②乳化剂③水(井水,自来水)④盐酸(需要时)⑤稳定剂(需要时)2、乳化沥青制备:是将沥青热融后,通过乳化剂(水溶液)和机械的作用,使沥青以细小的颗粒分散在一定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沥青乳液。
乳化剂水溶液也称为皂液生产时皂液温度60-70℃,沥青温度130-140℃,皂液温度和沥青温度之和不能大于200℃.3、改性乳化沥青:①加胶乳(SBR)分內掺和外掺:生产乳化沥青时胶乳加在皂液里或直接进入胶体磨的为内掺;加在乳化沥青里搅拌的为外掺。
②直接用SBS改性沥青乳化成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生产乳化沥青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机械分散法具有效率高,速度快,产量大,调节控制容易等优点,因而在乳化沥青生产中广为采用。
所谓机械分散法,是依靠机械的强力搅拌作用力,把沥青液相剪切形成微小的颗粒,悬浮在乳化剂水溶液中,成为水包油状的沥青乳液。
一般习惯上把用来完成沥青乳化所需的全部装置称为乳化沥青生产设备,把沥青液相粉碎的机器称之为乳化机。
沥青乳化不仅需要专用的生产设备,而且要在一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下才能完成。
通常把沥青,乳化机,水从初始进入生产设备到乳液成品输出的这一全过程及每一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称之为乳化工艺。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生产配方,温度控制,油水比例控制等内容。
一般应根据乳液技术要求,乳化剂性能,沥青性能,水质,设备性能,生产规模,施工要求等技术条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初步确定乳化工艺,然后在生产设备上试生产。
检验和修正室内试验所确定的工艺,补充试验室无法确定的其它工艺问题,最后得到正式用于生产的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乳化沥青生产过程一般分为沥青配置,乳化剂水溶液配置,沥青乳化和乳液储存四个主要工序。
用机械分散法生产乳化沥青的工艺流程是:将沥青加热到额定温度,将水,乳化剂,外掺剂,(稳定剂,酸等)混合到一起并加热到额定温度,然后将热沥青与乳化剂水溶液一起送入沥青乳化机,即可生产出成品乳化沥青。
成品乳化沥青可放入储存罐内,随时供施工应用。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图水酸稳定剂乳化剂热沥青加热计量计量计量计量计量乳化剂水溶液(皂液)计量胶体磨(乳化机)冷却乳化沥青成品贮存4、常用的乳化沥青: ①慢裂慢凝乳化沥青用于:(803)a、路面基层透层(新修、改建工程用量1L/㎡左右)b、稀浆封层(养护,新建、改建工程路面基层下封层)c、混合料拌合(路面坑槽修补、罩面)d、路面冷再生②慢裂快凝乳化沥青用于(801):a、微表处(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乳化沥青需SBR改性);b、各级公路的稀浆封层c、路面基层下封层③中裂、快裂乳化沥青用于(802):a、路面沥青层之间、水泥路面加铺沥青路面之间的粘层(用量0.5L/㎡左右)b、碎石封层(养护、改建工程路面基层下封层)c、桥面防水5、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分类品种及代号适用范围PC-1 (快)表处、贯入式路面及下封层用PC-2 (慢)透层油及路基层养生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3 (快或中)粘层油用BC-1 (慢或中)稀浆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用PA-1 (快)表处、贯入式路面及下封层用PA-2 (慢)透层油及路基层养生用阴离子乳化沥青PA-3 (快或中)粘层油用BA-1 (慢或中)稀浆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用PN-2 (慢)透层油用非离子乳化沥青BN-1 (慢)与水泥稳定集料同时使用(基层路拌或再生)①喷洒型(P)②拌合型(B) C、A、N分别代表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乳化沥青。
6、改性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品种代号适用范围喷洒型PCR 粘层、封层、桥面防水粘结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拌合型BCR 改性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用公路知识一、术语1、沥青路面:铺筑沥青面层的结构。
2、半刚性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
3、稀浆封层: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摊铺于路面上的封层。
4、微表处: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摊铺于路面上的封层。
5、乳化沥青: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称乳化沥青。
6、液体沥青: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
7、改性沥青: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橡胶粉等改性剂制成的沥青。
8、改性乳化沥青: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9、透层: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10、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薄层。
二、路面构造图:三、道路石油沥青1、沥青标号:30号50号70号90号110号130号160号号越大沥青越软越好乳化2、沥青的三大指标:针入度(25℃,5s,100g)软化点(℃)延度(cm)表1 道路石油沥青质量要求沥青标号单等技术指标位级110号90号70号[3] 50号[3]针入度(25℃,5s,0.1m 100~120 80~100 60~80 40~60 100g)m[5A~+ ][1]针入度指数PIB ~+ A 43 45 46 49软化点(R&B)≥℃B 42 43 44 46[2]60℃动力粘度PaA 120 160 180 200≥·sA 40 20 15 15[2]10℃延度≥cmB 30 15 10 1015℃延度≥cm 100A 蜡含量(蒸馏法) %≤B 闪点≥℃230 245 260 溶解度≥%g/c密度(15℃)实测值3m[4]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 ±A 55 57 61 63残留针入度比%(25℃)≥B 52 54 58 60试验[1]方法T0604 T0604 T0606 T0620 T0605 T0615 T0611 T0607 T0603 T0610或T0609 T0604残留延度(10℃)cm≥A 10 8 6 4 T0605试验项目破乳速度粒子电荷筛上残留物(1.18mm筛) % T 0652 不大于恩格拉粘度2-12-11-6 1-6 2-30 1-6 1-6 2-30 1-6 2-30 T 0622计E25 0 0粘度道路标准粘10-8-210-8-2s 8-20 10-60 8-20 10-60 8-20 10-60 T 0621度计25 0 25 0 残留分含量%50 50 50 55 50 50 50 55 50 55 T 0651不小于溶解度,不小%T 0607蒸发于残留针入度50-50-350-50-50-3060-30物dmm 45-150 45-150 T 0604 (25℃) 200 00 200 300 0 0延度(15℃),cm 40 40 40 T 0605不小于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2/3 —2/3 —2/3 —T 0654小于与粗、细粒式集料-均匀-均匀-T 0659拌和试验水泥拌和试验的% ---3 T 0657筛上剩余不大于表2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品种及代号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单拌和拌和喷洒拌和试验喷洒用喷洒用位用用用用方法PC-PC-PA-PA-PC-2 BC-1 PA-3 BA-1 PN-2 BN-1 1 3 1 2快裂慢裂快裂慢裂快快慢慢裂或或中或中或中慢裂慢裂T 0658裂裂裂中裂裂裂裂阳离子(+) 阴离子(-) 非离子T 0653常温贮存稳定性:1d 不大于% 5d 不大于1 5 1 5 1 5T 0655表3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品种及代号试验方试验项目单位法PCR BCR快裂或中破乳速度慢裂T0658裂阳离子阳离子粒子电荷T0653(+) (+)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T0652恩格拉粘度E25 1~10 3~30 T0622粘度沥青标准粘度C25,3 s 8~25 12~60 T0621含量不小于%50 60 T0651 针入度(100g,dmm 40~120 40~100 T060425℃,5s)蒸发残软化点不小于℃50 53 T0606留物延度(5℃)不小于cm 20 20 T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 T0607不小于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2/3 —T0654小于1天不大于% 1 1 T0655贮存稳定性5天不大于% 5 5 T0655筛孔尺寸(mm)一层的适宜厚度(mm)表4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矿料级配不同类型通过各筛孔的百分率(%) 微表处稀浆封层MS-2型MS-3型ES-1型ES~2型ES~3型100 100 100 100 95~100 70~90 100 95~100 70~90 65~90 45~70 90~100 65~90 45~70 45~70 28~50 60~90 45~70 28~50 30~50 19~34 40~65 30~50 19~34 18~30 12~25 25~42 18~30 12~25 10~21 7~18 15~30 10~21 7~18 5~15 5~15 10~20 5~15 5~154~78~10~3 4~7 8~10表5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项目单位微表处稀浆封层试验方法可拌和时间s >120 手工拌和稠度cm -2~3 T 0751(仅适用于快粘聚力试验开放交通的稀浆封层)T 0754 ≥30min(初凝时间)≥≥60min(开放交通时间)≥(仅适用于重负荷轮碾压试验(LWT)交通道路表层时)T 0755g/m2 <450 粘附砂量<450 %<5 轮迹宽度变化率[1]-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值(WTAT)浸水1h 浸水6d g/m2 g/m2<540 <800 <800 -T 0752公路施工常用机械设备智能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车同步碎石封层车稀浆封层(微表处)车热沥青料拌合楼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进口全自动乳化设备乳化沥青生产设备乳化沥青试验机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透层油施工下封层(稀浆)下封层(碎石)热沥青下面层施工热沥青层碾压粘层施工面层碾压上封层(稀浆)雾封层微表处补车辙后罩面隧道中微表处微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