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未来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未来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未来关键词:互联网支付支付宝财付通第三方支付企业同质化竞争第三方支付行业洗牌第三方支付行业争夺牌照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发展剑指互联网①当时为了解决电子商务网站买家卖家之间的交易问题,阿里巴巴基于此开发了支付宝,意在用此软件解决当时淘宝上买卖双方的交易问题,但是意料不到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需求,却来开了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的序幕。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由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先生在2004年12月创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

支付宝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

①最初的支付宝只是为了解决淘宝交易问题,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一个小小的想法,开拓了国内第三方支付大大的市场,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开拓者和领头羊,支付宝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下,急速成长。

②支付宝提出的建立信任,化繁为简,以技术的创新带动信用体系完善的理念,深得人心。

在六年不到的时间内,为电子商务各个领域的用户创造了丰富的价值,成长为全球最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

截止到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5.5亿,日交易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

支付宝创新的产品技术、独特的理念及庞大的用户群吸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商家主动选择支付宝作为其在线支付体系。

除淘宝和阿里巴巴外,支持使用支付宝交易服务的商家已经超过46万家;涵盖了虚拟游戏、数码通讯、商业服务、机票等行业。

这些商家在享受支付宝服务的同时,还拥有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

②几乎在支付宝诞生发展的同时,腾讯自然也不甘落后,其自主开发的财付通迅速上线使用,虽然此时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依然巨大,但是支付宝和财付通的竞争已初见端倪。

③财付通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9月正式推出专业在线支付平台,致力于为互联网用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捷、专业的在线支付服务。

财付通构建全新的综合支付平台,业务覆盖B2B、B2C和C2C各领域,提供卓越的网上支付及清算服务。

针对个人用户,财付通提供了包括在线充值、提现、支付、交易管理等丰富功能;针对企业用户,财付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服务和极富特色的QQ营销资源支持。

财付通先后荣膺2006年电子支付平台十佳奖、2006年最佳便捷支付奖、2006年中国电子支付最具增长潜力平台奖和2007年最具竞争力电子支付企业奖等奖项,并于2007年首创获得“国家电子商务专项基金”资金支持。

③虽然腾讯旗下的电子商务交易网站腾讯拍拍至今仍然没有发展成为目前国内主流的电子商务网站(例如京东,天猫,淘宝,当当)但是其财付通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在其他领域开拓了自己的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硝烟四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线交易额呈井喷式增长,截至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6万亿之多,网上交易总额有700万亿之多。

还有一些居民生活缴费需求的不断增大,第三方支付行业呈一片蓝海之势,众多企业纷纷涉足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时间,第三方支付企业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长起来。

④目前中国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PayPal(易趣公司产品)、支付宝(阿里巴巴旗下)、财付通(腾讯公司,腾讯拍拍)、盛付通(盛大旗下)、易宝支付(Yeepay)、快钱(99bill)、国付宝(Gopay)、百付宝(百度C2C)、物流宝(网达网旗下)、网易宝(网易旗下)、网银在线(chinabank)、环迅支付、汇付天下、汇聚支付(joinpay)、宝付(我的支付导航)等多家平台。

④和众多新兴行业一样,在行业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行业发展方向和行业规则,大多数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向,自己的规则发展,这导致行业发展一段时间后,除了一部分较为有实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之外,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的第三方支付,这些企业同质化严重,很多没有正规经营资格,并大多在亏损的边缘。

一时间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丛生。

行业洗牌乱象丛生的到来,也同时意味着离行业洗牌已经不远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和其他所有从年轻到成熟的行业一样,从最初的傻子都能赚钱到逐渐的转型阵痛。

⑤央行“许可证”申请门槛将使一半企业离开”,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方盈芝对记者表示。

第三方支付平台近年来迅速增多,2005年前后仅有40家左右,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现在已达320家。

方盈芝表示,符合申请全国性支付公司许可证的公司初步统计仅有支付宝、易宝支付、财付通等少数几家公司,而全国300多家支付公司有一半的注册资本达不到3000万(省级运营)或1亿(全国运营)全国的门槛,这就要求想要在此领域立足的企业必须通过增资来获得“准生证”。

除了对注册资本之外,《办法》还对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企业设置了其他门槛,比如要求企业连续盈利2年以上,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等等。

方盈芝表示,特别是对涉嫌违法犯罪活动第三方支付企业要当心。

公安部日前通报称,在江苏苏州侦破的“乐天堂”开设赌场案中,抓获快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梅某,经查梅某与境外赌博集团勾结,协助境外赌博集团流转资金30余亿元,快钱公司从中获利1700余万。

“这一事件将为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敲响警钟,也或将使快钱几年在行业积累付诸东流。

”方盈芝说。

由于长期没有准入门槛,第三方支付行业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用户也频频遭遇利益侵害,使得他们对第三方支付的信心不足。

《办法》的实施,将合格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纳入“正规军”,会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提升用户的信心。

⑤只有经历了转型,建立了行业内的规则,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健全了行业的法律法规,第三方支付行业才能正常、茁壮的成长,这其实也告诉我们,在任何“蓝海”的行业里,刚开始我们或许做不了很大,但是我们要朝着正规,成熟的发展模式努力,希望凭借刚行业混乱而从中牟利的想法,终究逃不过被洗牌的命运。

牌照之争为了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提高准入门槛和出台法律法规之后,正规的经营牌照又成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正规化的一个硬指标。

⑥中国人民银行去年6月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非金融机构应当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事实上,从2010年12月起,央行已陆续公示第三方支付牌照申报企业,这份名单也已经从最初的17家,扩容到目前的32家。

而此后有关支付牌照发放的消息就一直备受媒体关注,牌照发放日期也一延再延。

一位与央行关系密切的电子安全公司高层人士表示,央行在给支付企业发放牌照时,其安全性能经过了反复地检查和检测,应该没有问题。

但他认为,银行与支付企业的关系仍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一家国有大型银行某南方支行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支行与当地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保持业务关系,这家公司用该行的支付平台进行买卖双方的交易,银行逐笔收取费用,是该行一笔重要的收入。

但随着这家公司的壮大,以及支付行业的前景逐渐明朗,它也开始筹建自己的支付工具平台。

业内人士指出,牌照的发放对于各界而言都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民营第三方支付终于可以摆脱无休止的关于资质的质疑,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调查机构艾瑞咨询分析认为,随着管理办法的实施,第三方支付被纳入到央行管理体系,合法性地位得到了确认,在这一前提下,第三方支付公司扩张规模和拓展新兴市场的力度将会逐步加大。

艾瑞咨询支付行业分析师程善宝指出,此前围绕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发放,整个市场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充分的预热,这为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

易宝支付CEO唐彬对此表示,根据此次公布的获批企业名单来看,央行还是做了周密的考虑,真正做到了“国进民进”。

唐彬认为拿到牌照对支付企业来说最大的利好体现在两个方面:把控风险和行业规范。

支付牌照一拖再拖,外界猜测主要是由于国企和民营这两种身份的利益纠葛没能很好平衡。

但唐彬却不这么认为。

他指出,此次央行还是做了周全的考虑,基本做到了“国进民进”。

唐彬强调在这27家企业中,民营国企注定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互联网领域还是民营企业为主,收单方面是国企更多,只有预支付卡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行业。

”分析师张萌认为,从首批获得牌照的企业来看,央行更加看重电子支付企业包括经营水平、盈利能力、治理结构、风险防范等在内的“系统重要性”。

未来一年的电子支付行业将面临放量增长,同时,在截至2011年9月1日的大限之内,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有可能出现兼并整合。

唐彬对此表示,对于电子支付的企业来说,不能获得牌照将意味着不能继续提供支付服务,最终的结果要么被并购,要么是从此行业退出。

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被并购也是一条有价值的出路。

据了解,截至2010年年底,国内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机构已达到300多家。

事实上,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本次落选的上海银联电子支付已在与此次得牌的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整合。

⑥未来展望⑦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司自我治理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监管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行业往往在过度监管下创新乏力,导致企业依赖监管权力,进一步导致权力越位,进而寻租;同时市场之手太弱,无法建立诚信、公开、透明的市场机制,严重阻碍了资源市场化调配和创新。

需要尽快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要放松管制,加强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并立足于公司的自我治理,通过创新求长远发展。

政府在行业监管上首先要改变监管理念,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市场的作用。

笔者曾在美国生活多年,对美国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印象深刻。

在一个高效透明的市场体系中,在监管底线确保的情况下,行业协会往往能比政府监管发挥更为重要的日常作用,而且机制更灵活,更透明,更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因为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创新,而通过行业协会能更加高效发挥个体和行业的创新优势。

政府监管只是规定了法律法规这一底线,行业协会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自律共识,而公司的自我治理则对自我的要求更高。

政府监管应当从允许金融机构做什么,转变到只规定不许金融机构做什么,之外均可以去尝试。

只规定允许做什么,就意味规定之外的事情一概不能做,这和互联时代开放的精神也不符合;规定不许做什么,那么在规定的禁区之外就可以自由地发挥。

其次,应该注意监管与时效性相结合,尤其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领域。

对于创新性和时效性要求高的金融业务,依赖耗时耗力的审批制容易坐失市场良机,因为客户不会有耐心长久等待新金融产品报批;在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被过度监管束缚的企业也不可能形成全球化的竞争能力。

监管要把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规定重点放在禁止条款上,明确底线和原则即可,不必作过于具体、死板的规定,要给金融机构留出足够的自主创新的空间,最终形成全球化的竞争能力,这在开放、透明、全球化的互联时代尤为重要。

相关主题